
“杯装茅台”撕下了高端名酒奢侈品的制服,也提供了奢侈品祛魅的最佳场景:只需一杯的价格即可品味中国顶级白酒的千年韵味。
“杯装茅台”并非消费水准的萎缩,而是平民消费更宽广的展开,它蕴含着白酒企业广阔的未来生机。
文|夏伟
“48元一杯的茅台、24元一杯的五粮液、12元一杯的剑南春”,让华东师大北门一家3元面馆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
据传,受流量侵扰,面馆老板甚至不得不暂时下架了48元一杯的茅台。
“茅台论杯卖”,看似是大排档里的突发奇想,也不是酒行业可供复制的商业模式,却掀开了白酒行业沉疴的薄纱,传递出的消费深意值得思考。
素面果腹的平凡食客,在忙碌生活中享受一杯日常生活中难以企及的高端名酒,这样的画面,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
长期以来,高端名酒消费被包装成精英化的仪式,茅台被置于收藏架珍玩,五粮液被看做商务酒宴必备的尊贵之礼。这样的消费通路本就不甚健康,高端名酒消费不再是享受酒香,而成为啜饮尊贵身份的符号。
这种符号化定位成就了名酒企业曾经的辉煌,却也逐渐抽离了酒水作为实体的饮用属性和体验价值本质。高端白酒沦为社交场合的敬酒工具和投机市场的筹码,其本身的诱人香味与文化魅力倒显得迷蒙黯淡。
今年6月,茅台董事长提出,推动白酒回归“以之成礼、以之养老、以之成欢”的初心。
成礼、养老、成欢,正是酒最本质的价值,婚丧嫁娶、敬老尊贤、宴饮之乐,是白酒最本真的初心。即便是高端名酒,也不应只是收藏柜里的藏品或社交场上的价值交易工具。
从这个角度看,“杯装茅台”撕下了高端名酒奢侈品的制服,也提供了奢侈品祛魅的最佳场景:只需一杯的价格即可品味中国顶级白酒的千年韵味。
它将名酒滋味从收藏家的橱窗、商务饭局的寒暄里抢夺回来,归还给平凡生活。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商业智慧,只是平凡人们最朴素的生活理想。但酒行业却应该从中找到一些面对真实消费需求的落地方案。
长期以来,名酒渠道往往管控森严,高端名酒价格更是常年高企,厂家潜意识中仍将大众视为仰望者而非服务主体。
疲软的消费市场、高企的库存、不断下滑的终端价格,已经向白酒行业提出了严峻挑战。三元面馆里的朴素一幕,如石子击碎水镜,映照着当下酒业转型的深层困境。
白酒行业的未来商业思路,或许该变变了。
我们应当认识到,“杯装茅台”并非消费水准的萎缩,而是平民消费更宽广的展开,它蕴含着白酒企业广阔的未来生机。
更平易的渠道模式与真正渗透生活日常场景的创新产品,或许才能叩开时代变迁之门。
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文中配图来自企业

本文于#云酒头条 首发,欢迎授权转载
转载/合作/投稿/咨询可回复关键词
欢迎提供线索,采用1000元起
13296381611(手机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