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竹,酱酒酿造车间8班酿造工,从青涩学徒到酱酒酿造能手,他用十年光阴在氤氲酒香中淬炼匠心,以坚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每天一大早,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刘明竹已经来到车间,开始一天的准备工作。在酱香型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中,上甑是最关键的工序之一,直接影响着基酒的产量和质量。他凭着勤学多问、勤思多练的韧劲,精准掌握了“轻、松、薄、准、匀、平”的上甑六字工艺标准。并逐渐形成了对这一工序的独到理解:“上甑不是简单的体力活,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温度、湿度、时间的艺术。”2024年夏季,车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6、7月份的轮次酒生产中,由于气温高,糟醅黏度大,降温困难,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面对这一难题,刘明竹没有退缩,而是连续多日守在设备旁观察研究。经过反复试验,他率先提出提高晾糟机挡板高度,降低上料机链板速度的解决方案。这一改进既防止了糟醅挤压成块,又通过降低料层厚度增强了降温效果,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在刘明竹看来,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体现。他始终严格遵守公司和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入职至今一直保持全勤记录,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作为班组的老师傅,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人。刘明竹的匠心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融入到了团队建设中。“酿好酒,先要做好人。”这是刘明竹的人生信条。工作之余,他经常与班组成员交流心得,分享新思路。在他的带动下,8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2024年,8班不仅产量超出计划2.3个百分点,更在年度综合质量考评中荣获第二名。站在蒸腾的甑锅前,刘明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坚实基石,也是传统行业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