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舍得智慧说的第785篇原创文章
2025 我们一起携手攒劲,实力盛放

今天是康乃馨芬芳萦绕的母亲节,舍得君想和你一起轻轻拂去“母亲”这一称呼的标签,一起走进“妈妈们”的故事,重新解读“奉献”的意义——它不必是牺牲,而可以是成长的另一种姿态。

“妈妈为你付出一切”——这样的赞美像一首悠长的摇篮曲,却也在无形中织成一张温柔的网,将“无私奉献”固化为母爱的唯一注解。
那些深夜台灯下的笔记本、悄悄藏在围裙口袋里的诗稿,悄然搁置的梦想,便成了月光下渐渐褪色的剪影。
爱,本不该是单行道。
就像周冠宇在弯道超车时,他的母亲也成长为能站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维修区、用专业术语与工程师讨论赛车的赛车“发烧友”;也像18岁的陈梦在国际赛场初露锋芒时,看台上总有个身影在比赛间隙默默颠球——那是她做体育老师的母亲保持二十年的习惯。

母亲的身份,不是一场必须熄灭光芒的仪式,而是一段允许她左手牵着孩子、右手握紧热爱的旅程。
她可以是清晨为孩子准备早餐的守护者,也可以是午后伏案工作的追梦人;可以是深夜轻拍孩子入眠的港湾,也可以是黎明时分与自己对话的诗人。
奉献无需以“熄灭自我”为代价,真正的爱,是在给予中依然能看见自己的倒影。

成为母亲,并非要割舍掉自己,而是为人生舞台增添新的角色。
告别运动员身份的吴敏霞,如今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依然站在跳水池旁,从运动员变成了教练。
吴敏霞在《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中提到自己转变成教练的契机恰巧是“因为有了孩子,我知道关注下一代。所以我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出自己的一份力。”
母亲的身份,从未让她割舍过去的荣耀,放弃热爱的跳水事业,反而让她以教练的新角色延续这份热爱。

成为母亲后的吴敏霞更能掌握和青少年选手的相处方式:“我是我,他们是他们。不能说把我的这种固化的一些东西,去套在他们身上。他们有自己可能未来想去追寻的这样一个目标和梦想。”
她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童趣语言,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小运动员突破难关。
吴敏霞在母亲身份的加持下,找到家庭生活和跳水事业中的平衡,温柔且坚定地走向培养新一代跳水运动员的道路。

如果说吴敏霞的故事展现了平衡的艺术,那么何赛飞的抉择则诠释了另一种答案——

“母亲”这一角色背后是职场与家庭的平衡。这一平衡并非被动妥协,而是母亲基于热爱的主动抉择。
电影《追月》的“戚老师”是一个痴迷艺术而“失职”的母亲。
何赛飞在《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中透露,当时她拿到剧本一度不理解:“怎么能不管孩子呢,戚老师她全身心的投到了艺术当中,她的孩子就管了少了,那等她有一天醒悟过来,她忽然想到我还是个妈妈,我还有孩子在家里,她想回去弥补来不及了。”

但当何赛飞在拍摄过程中脱离母亲身份,以演员的视角审视“戚老师”时,她发现原来母亲这个身份是一种选择,而非社会期待中的“标准答案”。舍得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与智慧。
当“戚老师”面临事业与家庭的冲突时,她果断舍去对“完美平衡”的追求,舍掉社会期待中的“标准答案”,转而基于热爱做出主动抉择,选择以母亲身份坚守自我。

正如戏外的何赛飞在演员和母亲的双重身份中,主动选择推掉部分工作,留出更多时间来呵护自己的孩子。

“女强人”与“好母亲”的标签,曾像两座遥望的山峰。
而董明珠用三十年步履丈量出第三种答案:山峰之间,本可以有桥梁,女强人也能是好母亲。
在国际峰会上,董明珠是从容拆解技术难题的领导者,但她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叮嘱家人添衣的普通母亲;她在签完数十亿订单,也能用同一只钢笔在便签纸上给孩子写下鼓励话语。
作为母亲的董明珠舍弃掉对全天候陪伴的执念,却会在清晨会议前与儿子的通话里沉淀温情,让跨国差旅的时差化作深夜的成长倾听,重要节日的行程表永远为家人预留陪伴时间。
她通过高效的时间管理在“女强人”与“好母亲”的双重身份中自如切换。
母亲的身份,从来不是生命的减法题。
她是春天的雨,润泽新芽,也倒映着自己的虹;她是秋天的风,托起风筝,也拂过自己的原野。
舍去刻板叙事中的“必须”,得到多元角色中的“可能”。
这个母亲节,让我们不仅要歌颂“母亲”这一称谓,更要致敬每一位女性在取舍中作为独立个体的光芒。
愿所有母亲,在爱中淬炼出更璀璨的自我。
愿我们的爱,成为她探索世界、奔赴山海的底气。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