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相信大家都被《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刷屏。
截至2月17日14时,《哪吒2》全球总票房超120亿元,成功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0,同时影片票房的销售热潮在全球范围持续高涨,有望创造更多纪录。
在《哪吒2》备受国人期待、屡创纪录之时,同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星的中国白酒能从中汲取哪些成功经验?这又会为中国酒业带来怎样的价值启发?
专业塑立身之本,文化成最大看点
众所周知,哪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哪吒闹海”的故事经典流传。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的号召力有多强?
从火热霸榜春节贺岁档,到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再火出国门在全球影坛崭露锋芒,《哪吒2》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持续攀升的总票房数字,更有来自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实力。
有影评人表示,“六年前,《哪吒1》的横空出世,像一把火点燃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希望之光;六年后,全球爆火的《哪吒2》更像一面旗帜,不断引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辉煌”。
探寻《哪吒2》的爆火密码,文化实力、专业水平和情感共鸣成为影片成功的三大关键词。
首先,让文化会说话。《哪吒2》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演绎,巧妙融入剧情、画面和角色之中,哪吒的人物造型、参考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青铜人像的“结界兽”形象、海底龙宫的建筑风格……无不凝结了中华文化的经典美学,并实现了与现代社会审美的结合。
对于中国白酒而言,同样厚植传统文化精髓,在传承千年酿造技艺的同时,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与创新潜力,通过持续创新品质表达、文化价值等,以不断适应现代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比如,茅台积极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推动从“朋饮”向“友饮”的转变,在创新消费场景上“下功夫”,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这些都为行业提供了有益探索。
其次,凝聚匠心与专业力量。《哪吒2》爆火的背后既有以导演饺子为代表的创作团队“死磕到底”的专业精神、长达两千多天的坚持,更离不开背后138家中国公司、4000余名主创人员的专业托举。
同样的,在行业调整和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酒类企业要始终坚守品质根本,在酿造工艺、原粮甄选、口感调配等方面恪守匠心,不盲目跟风的同时,还要积极推动数智化赋能,持续提升传统酒业的专业水平和创新实力。
再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分别能从哪吒、申公豹这些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某一个场景、某一句台词而触碰到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充分引发情感共鸣。
这一刻,酒的滋味有了更具象化的表达和需求。从勇于拼搏、不甘被定义的年轻人,到努力奋斗、历经百态生活的中年人,酒化身情感的寄托,品味生活的味道,承载着不同人生阶段的酸甜苦辣。
回归产品主义,激发白酒创新力
立足产业视角,酒类行业正在从渠道驱动和营销驱动,向产品主义价值回归。
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和消费变化,大单品是穿越周期的核动力,热产品是稳健前行的定盘星,新产品是培育增长的助推器。
对于酒类厂商而言,只有坚持产品主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产品主义为核心,酒类厂商将充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应对市场竞争,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也是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客户关系以及强化发展势能的必然选择。
一是在细分领域构筑强大领先优势。《哪吒2》在动画电影的细分赛道不断创造纪录,对酒类行业专注品质提升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参考。
比如,酒类企业针对特定酒种与风味的风格创新、上新文创酒以及针对特定消费场景的创新体验等,进一步展示独特的产品魅力和创新能力,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二是积极贴近年轻化需求。《哪吒2》电影针对年轻观众的心理和消费习惯进行了精准定位,同时借助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和符合年轻人个性的多元营销方式,如跨界合作和社交媒体互动,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这无疑让酒业看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巨大潜力和消费活力。酒企可能会更加注重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研究和市场细分,推出更适合年轻人口味、包装和消费场景的产品,如低度酒、果酒、小酒版等。
三是探索国际化新路径。《哪吒2》在海外市场的火热发行,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酒类企业可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以文化共鸣助力白酒文化传播、强化品牌联想、创新营销模式、扩展新消费群体以及开拓国际合作机遇等方式,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更高维度看,中国白酒与中国电影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努力打造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范例,持续赋能中国白酒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白酒故事,让经典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酒说,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