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姚珺雅

 

近日,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在澳门召开,茅台集团受邀出席系列活动。这是继泰国APEC峰会后,茅台围绕与人们美好生活相关的主题,主动拥抱全球化,助力中外经贸的又一务实举措。

 

 

茅台作为白酒行业龙头企业,也是民族品牌的优秀代表,一直以来深度践行以“品质”为基,携“文化”出海。近日的几番举动,充分说明在“五线发展”指引和“五合营销”指导下,茅台以美为内核,以美为方向,不断丰富和拓展茅台品牌“美”的表达。

 

聚焦品质消费,积极拥抱全球化

 

本次高品会作为世界高品质消费精品聚集的缩影,广泛集聚了地方政府、产业界、投资界、学术界和媒体界的代表。各界大咖从自身行业出发,共同以崭新观察视角、思考方式,围绕着品质消费、商业模式、跨境出海三大关键词开展深入研讨和思维碰撞,探索促消费、扩内需路径。

 

 

长期以来,茅台坚持“质量是生命之魂”,认真践行“五匠”质量观,以质量立企,努力提供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参展本次高品会,与茅台酿造高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高度契合,也是茅台作为世界名酒之一,从全球消费发展趋势出发,提出品牌对国际消费的前沿思考与建议的契机。

 

 

在之前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提出,“全面布局扩大开放,是大势所趋。作为企业来讲,茅台就是要抓住开放政策的红利,拓展国际市场,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与8年前受邀参加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相比,茅台集团的营收从408亿元增至2021年的1326亿元,品牌价值更是连续第7次登顶全球最具价值烈酒品牌50强。

 

据茅台年报显示,2021年茅台在国外市场实现产品销售1560.89吨,实现营收26.18亿元,同比增长7.66%,占比为2.47%。目前,茅台海外市场拥有104家经销商,业务范围已覆盖全球五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近40亿元,创汇5.6亿美元。

 

尽管从数据来看,海外市场在茅台营收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但是广阔的市场前景已然不容小觑。

 

走好“五线发展”,走向“世界一流”

 

此前,茅台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达了对开放合作美好未来的期待。拥抱全球化,共同维护开放包容、和衷共济的贸易环境和稳定的产业、供应链,是当前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中国名酒带来的契机下,茅台走向国际化的坚实基础。

 

去年,中国海关总署已将白酒的英文名称由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中国蒸馏烈酒)更改为Chinese Baijiu,让中国白酒在国际上有了特有的标签,也标志着中国白酒在海外市场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海外华侨华人人数已达6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盟友。茅台作为民族品牌的优秀代表,在海外华人华侨心中的地位,背后代表是中国白酒品牌声望的崛起。

 

白酒作为中华文化的浓缩代表,帮助更多海外的群体建立起对中国文化认知。同时,伴随着中国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白酒拥抱全球化也成为文化对外输出的一部分,这与茅台坚持紫色发展路线的战略不谋而合。

 

 

此外,丁雄军还曾表示,茅台的“五线发展”道路中,“蓝线”发展,聚焦“增长”,茅台的发展蓝图依靠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始终坚持品质第一的茅台,在美丽的赤水河畔核心产区科学扩大产能,在全球布局市场。

 

当前,茅台已步入了“后千亿时代”,其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500强”企业,这也要求茅台要用“世界级”企业的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并指导生产和经营。要走向“世界一流”,开启国际化市场的探索和布局显得更为重要。

 

业内人士看来,国际化是消费企业拓展增长边界的重要方式,中国目前实现国际化的食品饮料企业较为稀缺。要走好国际化道路,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必然趋势,近一年来茅台在两方面都有突破。数字化方面,通过i茅台提升产销效率,丰富销售渠道。绿色化方面,积极保护茅台产区环境,并推出首份ESG报告进行详尽披露。

 

 

主动参与APEC 等国际活动意味着茅台国际化再进一步,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表达将成为茅台在当前发展高度上又一次视野拓展,如何让中国白酒品质出海,也将成为一个业内关注的长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