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即四川与重庆,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里,无论是山水的秀美、菜肴的麻辣,还是人们的豪爽,都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川渝特色。而作为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文化在川渝地区同样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习俗特点,早在古代就有“巴人善饮”的记载。

图片

川渝产区发展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提到,四川作为中国白酒最重要的酿造大省,酿酒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技艺精湛,产区盛名。川渝地区的产区就设施建设、生态洞藏、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市场拓展、酒旅融合等全产业链深度合作,形成了价值产区化、市场品牌化、服务一体化的优势地位。

当下,产业集群化发展正逐渐成为白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以产区为单位,能够将产区内的优势资源最大化,从而提升产区的整体竞争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川酒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优势,推动产区高级形态发展。自此,川酒形成了宜宾、泸州、成都、德阳、川东北五大产区。

而重庆酒的核心特点,则是烈字少了两点水,讲的是一个“冽”。从“烈”到“冽”,从浓香到清香,口感上的细微不同,背后是一方风土的全然不同。在“十四五”规划中,重庆江津产区明确提出,充分利用清香型高粱酒发源地和标准制定优势,以助推“振兴渝酒”为目标,以江小白酒业等为代表,积极促进白酒产业工、农、文、旅、商协调融合发展,打造“重庆酒城”产业生态圈,到2025年力争实现白酒产业营业收入100亿元。江津产区正积极发展白酒产业,打造重庆酒城,将白沙建设成为清香型白酒的优势产区,全力打造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

川酒的六朵金花

纵观中国白酒地图,不难发现,四川腹地聚集了众多的中国名酒。除却火锅的麻辣、峨眉的秀丽、九寨的神奇,最能体现天府之国精髓的还是川酒。四川人性格中的火辣、辛勤、勇敢、智慧都尽在那醇、香、辣、且回味悠长的酒水里。四川有着数不清的优质好酒,从四川走出的中国名酒,及众多的四川地方名酒。

五粮液坚持“品质为基、文化铸魂、守正创新”的理念,以高品质美酒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泸州老窖凭借悠久的历史以及高端的品质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其产品国学、国礼等都是浓香型白酒中超高端的典范,广受好评;剑南春深入挖掘文化、品质、技艺和品牌特色,将酒文化与文创产品有机结合,精中选精的好酒,表达了剑南春恒久的探索之心;郎酒在思想、团队、产品进行三大升级,战略、品味、产销等方面全面开花,不断迎来新高度;舍得在沱牌曲酒的基础上升华而成,凭借着老酒名号,迅速打开知名度,实现销量翻倍,质的产品,回馈消费者的期待;水井坊发展至今深受大众认可的秘诀之一便是保证和提升产品品质,这一点一直是水井坊为消费者重点把关的环节。

川渝人热情豪放,借酒抒情

川渝酒俗,可以概括为“热情豪放,讲究情意”。酒桌是社交的主场,也是川渝人民诉说情感的空间。在这里,人们通过把酒言欢,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比如,川渝地区的酒桌上常见的“轮饮”形式,即客人依次向主人敬酒,然后主人回敬,形式多样,极其考验酒量与应酬技巧。

在川渝地区,饮酒多以白酒为主,当然也有啤酒、葡萄酒等其他酒类,但由于四川的酿酒工艺历史久远,白酒在此地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四川人喜欢在饭后品酒,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助消化,也能放松心情。

在具体的饮用方式上,四川人强调“三口闷”,即瞬间干掉整杯酒,显示出一种直爽豪迈的性格。饮酒过程中,人们还喜欢互相进行酒令游戏,增添饮酒的趣味性。酒令游戏通常伴随着健康欢乐的内容,体现了川渝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图片

浓酱双优,小酒文化盛行

川渝地区的白酒,代表作当数浓香型白酒和酱香型白酒,这里产酒历史悠久,尤以浓香型白酒最为出名。浓香型白酒的特点是香气浓郁,酒体协调,回味悠长,饮后口齿留香。川酒中蕴含的独特工艺,许多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民族酒造技艺的精湛和文化的深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的小酒文化。四川的小酒采用的是当地纯粮的原料,并且大多小作坊式生产,酒香天然,口感纯正。这些小酒大多酒精度不高,深受川渝人民的喜爱,适合家庭及朋友聚会时享用。

图片

总而言之,川渝地区的酒文化深深植根于其人文土壤之中。从酒俗到酒的饮用习惯,从烈酒的厚重到小酒的淳朴,无不展现出这一地域性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这里,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是承载着地方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美酒美生活新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川酒更大的发展机遇。

川渝的酒文化传承着古老的制酒工艺,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消费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展示着中华民族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即使在当今社会,川渝人的酒文化仍不失其传统的基调,同时不断适应着现代生活的节奏与变化,为我们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一笔不可多得的色彩。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中国酒业协会CADA,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