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执笔 | 姜   姜

编辑 | 骆   言


2025年上半年,在全国酒企普遍面临库存压力的背景下,一批深耕区域市场、深谙本土消费文化的区域性品牌却逆势崛起。


杜康控股省内线下业务实现翻倍增长;小劲酒全国市场供不应求,单品年销售额剑指百亿大关;川酒集团酒业板块同比增长27.4%;枝江酒业在省内核心市场取得33%的增幅,其中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显著提升至38%……这些区域品牌正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01

区域酒企半年报亮眼:

杜康增40%,川酒集团增7.5%


进入7月,区域酒企陆续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业绩表现抢眼,在行业调整期中展现出强劲韧性。


杜康控股7月15日宣布,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其中省内线下业务实现翻倍式增长,增幅高达100%。


图片


川酒集团16日召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宣布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5%,酒业板块成为强劲引擎,增速达27.4%。同时,利润总额增长15.5%,总资产增长14.3%,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枝江酒业在16日至17日上半年销售工作总结暨中层干部述职会议上宣布,公司上半年回款稳健增长3.9%,省内大本营市场销量同比飙升27%。尤为亮眼的是,宜昌等核心战略市场增幅达33%。


图片


小劲酒(红标125ml)则展现出爆发性增长。7月16日,盛初咨询总经理杨大玉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该单品上半年逆势增长50%,全国多地断货,劲酒经销商普遍反馈同比增长超40%。


结合2024年1—7月小劲酒销售额31.1亿元的数据推算,其2025年上半年规模或已接近50亿元。这也不外乎杨大玉直言“小劲酒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如若实现,小劲酒成为中国露酒领域首个百亿级超级单品。


02

增长三动力:

渠道、产品、营销


细看区域酒企交出的答卷,或许可以解构它们逆势高增长的奥义。当全国性品牌受制于战线过长的困境,区域龙头正通过本土化战略将大本营市场转化为增长。


枝江酒业上半年终端网点覆盖率骤增20%,形成毛细血管级渠道渗透。这样做的结果是,省内大本营市场销量同比飙升27%,宜昌等核心战略市场销量飙升33%。


图片


洛阳杜康控股在2024总结表彰暨2025共启大会传递出了“强攻郑洛、深耕地市、挺进县城、覆盖乡镇、将根据地市场做强做大”的战略主基调。


2025年,杜康继续加码“冰柜+速冻”营销,推出“1万个门头、2万台冰箱、3万场宴席、4万家终端”,在河南构建起毛细血管级终端网络。


“可以说,在河南,每3公里就有一个冰柜终端。”河南经销商杨先生自信地说,如此密集的终端覆盖让杜康上半年在河南省内线下业绩实现了100%翻倍式增长。


这些数据背后,是区域酒企对“家门口”市场的精耕细作。通过密集的终端网络覆盖、灵活的渠道政策,它们将大本营市场转化为抵御行业风浪的坚实堡垒。


图片


而在产品线上,区域酒企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面对双理性消费趋势,枝江酒业以结构化升级打开增长空间,中高端产品线(谦泰吉系列、年代系列)销量占比跃升至38%;产品吨价同比提升25%,品牌价值突破291亿元,印证价格带突破成效。


7月28日,枝江酒业推出四款39度战略产品,在抓住产品结构升级的同时,切入低度赛道,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小劲酒则以“高性价比+健康属性”精准切入消费降级需求,并且聚焦去中心化传播,每个区域办事处结合区域特色,围绕消费场景开展软性植入。


图片


据杨大玉介绍,长期以来劲酒坚持强化药效,主打保健属性,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价值,做好而不同,走自己的路。长江酒道也留意到,在长期战略坚持及去中心化传播策略下,夜市大排档、便利店冰柜也大量出现劲酒的身影。


在营销上,价值共创成为区域酒企突围的关键。


川酒集团通过白酒个性化定制、城市定制、开发定制小程序、推出亲民“口粮酒”、打造“散酒铺子”新零售渠道等举措,实现产品全价格带覆盖,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图片


正如川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勇所言:“消费者参与到白酒的设计、生产和品鉴过程中来,让消费者从产品的享受者变成生产者和参与者,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将原酒打造成服务型产品,这种与消费者共创产模式相对稀缺,这或许是川酒集团上半年增长的关键。


今年5月,劲酒撤回1万名营销代表,推行“非饱和销售”策略,薪酬去提成化,改变了过去以渠道发货进行激励的管理模式,全面调整到为终端客户、为用户创造价值。这其实是劲酒“四精一网”工作要求的具体落地,劲酒要求在市场营销层面 “精细、精确、精准、精益和网格化”。


当“大而全”遭遇挑战,“小而美”的韧性反而迎来高光时刻。区域酒企上半年增长的案例印证,在存量竞争时代,全国化扩张不再是唯一路径。


图片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铁犁预言,未来,随着消费分层持续深化,谁能吃透本省消费文化、用产品匹配分层需求、让渠道渗透到社区末梢,谁就能在这轮洗牌期构筑不可替代的护城河。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