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复盘!走完大运河,茅台1935交出怎样的成绩单?2024年10月24日文|知酒团队10月23日,第二季“茅台1935•寻道中国”科学探索之旅在北京正式收官。活动现场宣布,“寻道”继续,明年将循着北纬30度展开对东西一脉的深度探索。本季“寻道中国”沿着大运河,茅台1935从开封出发,历宁波,下扬州,经淮安,越济宁,渡天津,止北京。时间空间跨度之长,令人惊叹。知酒君亲历了全程,第一站的初春暖意,江浙多站的夏日炎热还记忆深刻,却在收官之站感受了深秋初冬之凉意。从这个角度,于昨日活动现场写下了一个亲历者的感受笔记:这一季喜相逢了春夏秋冬,这是时间上的长度——茅台1935四季相伴;这一季喜相逢了南北山河,这是地理上的广度——茅台1935处处相伴;这一季喜相逢了文博非遗,这是文化上的厚度——茅台1935深情相伴。回到“知酒”这一行业记录者的身份,也是时候复盘“茅台1935•寻道中国”共赴大运河的这一年了。以及回答最根本的那个问题:从“胡焕庸线”到“大运河”,以地理角度,可以怎样解释一瓶酒?以“水”造福一方《十三邀》一期节目中,嘉宾蔡皋发出感慨,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小镇,有沈从文描写的《边城》。一直保持童心的蔡皋相信,是水滋养了生命、也催生了浪漫。水善万物,茅台1935本季“寻道中国”选定大运河,用意巧妙。大运河为人力造就,巧变“水患”为“水利”,让沿途百姓世代安居乐业,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河、幸福河”。而赤水河是世界闻名的美酒河,独一无二的“山、水、林、土、河、微”共同体,造就了茅台的酿造传奇。“两河不同风,但都以‘水’造福一方、惠泽沿岸百姓。”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直陈大运河、赤水河频繁对话达成多项探索成果。从江南到北京,每一站探索走进博物馆,都可以切身感受到与大运河有关的智慧、匠心与文化遗产。茅台1935借此多次表达了自身的匠酿与产品力,茅台 1935 遵循“四时八节”之律,万千工匠铸就了这瓶底蕴深厚的文化之作、品质卓越的匠心之作。大运河与茅台1935,虽相隔千年,创造却高度相通。最终,经过6000多公里的探索后,茅台1935和中国国家地理决定将成果凝聚于——茅台1935•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酒——这瓶酒中。此外,第二季“茅台1935•寻道中国”科学探索之旅还交出了三项成果。一是酒脉、河脉广泛链接文脉。知酒君此前多次报道,“楹联”作为串联起本季不同站之间的另一条线索,起到了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伴随本季“寻道中国”的楹联活动,共有3700余幅投稿作品,140幅入围精品,7对晋级楹联,每一副楹联描写的是河、是历史、是地理、是酒,也从中感受到茅台1935的独特魅力。二是“国之大医”深度链接公益。伴随全程活动,“茅台1935•国之大医”公益基金共捐赠350万元,助力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活动现场带来另一好消息,伴随着“国之大医”公益项目的展开,大型人文纪录片《国之大医》已经拍摄完毕,现场的播放的预告片透露,即将与受众见面。三是再次奔赴大运河持续链接全社会。知酒君获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2024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项目:“闪耀吧,大运河”即将接力登场,茅台1935现场完成了启动。由此可以看出本季“寻道中国”的厚重成绩单,既有从江南到北京,历时七个月,行程六千里的细致考察;也有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酒(喜逢大运河)的惊喜亮相;更有3700余幅楹联作品、350万公益基金、一部纪录片、一部值得期待的影视作品……考察虽然结束,但成果还在持续放大,这无疑有益于茅台1935品牌影响力、美誉度的持续提升。发现运河中“美酒带”总结第二季“茅台1935•寻道中国”科学探索之旅的最大成绩,有必要细致提下茅台1935• 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酒(喜逢大运河)的创造意图、设计理念。这是一瓶集“运河”文化和茅台文化的文创产品。从目的看,茅台1935•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酒(喜逢大运河),将大运河历史巧妙地融入产品设计中,展现出一种融合共生的美感。 这款产品灵感源自古老的大运河,瓶身设计采用立体浮雕技术,精心呈现主题字、大运河图案以及航迹插画,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酒在其内,河表其外。值得注意的是,茅台1935•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酒(喜逢大运河)核心视觉元素聚焦于大运河上的第一桥——拱宸桥,同时融入了标志性建筑群、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等具有运河特色的文化元素,展现了大运河南北往来的繁荣景象,让历史触手可及。据了解,该产品采用2024年东方主题色缃叶色,且已经在i茅台平台上线。茅台1935•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酒(喜逢大运河)出现在北京站的餐叙晚宴中,由于它出众的颜值,受到现场嘉宾一致好评。事实上,这瓶酒的颜值来源于大运河底蕴深厚的酒文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对此有精彩的解释,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带是中国第一条城市带的雏形,这里有大量的、高频的古代旅行者,是中国最早诞生文旅现象的集中地。经济发达之地,向来是酒文化繁荣之地。李栓科认为,中国的大运河,不仅是文艺之河、文旅之河,更是弥漫着千年酒香的美酒之河。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大量的酒楼、酒坊;传世名著《东京梦华录》描写的酿酒许可证的街巷夜市;沿岸人民以酒明志,借酒抒情,千年不变。 从古代到现在,大运河沿岸已经形成了经济高度繁荣的城市群,诸如宁波、扬州、开封、淮安、济宁、天津、北京等城市,恰是茅台1935的市场之地。知酒君此前发布的《开封/宁波/扬州三站后,说透茅台1935“酒与城-人-历史”的品牌之道》(点击阅读)一文,便直陈了茅台1935这瓶酒,实现了“酒是载体、城是内涵、品牌是目的”的融合表达。相较于单独举行品鉴会等活动,茅台1935的科学探索类活动在接待、布置等方面投入更大。但显然,占位高端价格带,承担茅台发展重要使命的茅台1935,以高规格体现了向上向久发展的决心。开启北纬30度,用地理解释一瓶酒连续两年,茅台1935都与中国国家地理紧密合作进行品牌表达,去年沿“胡焕庸线”寻道中国,今年以“大运河”共赴山河。知酒君获悉,明年,茅台1935将沿着神奇的北纬30度,开展第三季探索。为什么选定这条线?在北纬30度这一纬度线上,就中国范围看,奇观绝景比比皆是,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人文现象也伟大而神秘,比如四川的三星堆。而在世界范围内,还诞生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 “火神火种”壁画、远古玛雅文明遗址。相较于大运河和“胡焕庸线”的南北线为主,北纬30度线将是一条完整的东西路线。据了解,下一季将结合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走向一条高度整合了我国东部、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路线。毫无疑问,茅台1935将开拓更多新的城市,找到更多的品牌链接点。知酒君认为,品牌表达的效果由触达面和触达率共同决定。对茅台1935而言,触达面由地理决定,北纬30度聚集了广泛的城市和人群,决定了宽广的触达;与此同时,触达效率以文化为依托,茅台1935弱化商业目的,摒弃功利性做品牌沟通,前两季“寻道中国”已经说明该形式的触达效率极高。可以想象得到,明年又将是一场“不说酒,却处处有酒”的品牌之旅。放眼更远的未来,中国善之多、江之长、之多,茅台1935永远探索不完,这意味着茅台1935要做一件长远的事,这也是其品牌走向长青的关键所在。一起期待来年的“茅台1935•寻道中国”——北纬30度——科学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