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水河畔祭古礼,重阳敬水续匠心。

昨日,以“祭水思源·匠造未来”为主题的仁怀市2025(乙巳)年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在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市茅台镇一九一五广场隆重举行。
九九重阳,既是敬老祭祖之时,也是万物蓄势之始。2025年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的举行,不止是寄托着赤水河沿岸人们祈福未来的美好心愿,更是在行业下行的周期里,创造了一抹极具分量的“产区亮色”——这场由地方政府深度统筹、全产区共同参与的文化盛典,自筹备之初便承载着超越仪式本身的战略意义。
仁怀酱香产业的“主力军”与“生态圈”成员齐聚一堂,展现的不仅是一场礼敬自然的民俗仪式,更是一次彰显仁怀酱香产业文化自信与协作精神的生动实践。

古礼祭水:饮水思源守护产区根脉
二十九日上午九时二十九分,大典在气势恢宏的开场舞蹈《乙巳腾蛟·祭水呈祥》中拉开序幕;十时二十九分,“鸣鼓启祭·龙禧赤河”“恭迎源水·献唱童谣”等八大仪程依次展开,每一步都恪守礼仪、庄重肃穆,体现了仁怀产区对“天人共酿”文化根脉的深度探寻。

“水为酒之血,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正如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焦林在欢迎辞中所言,赤水河不是普通的河流,而是酱香白酒的“灵魂之源”。千百年来,这条“美酒河”以独特的水文、生态,孕育出仁怀酱香酒“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的不可复制性。

而“重阳祭水”则将酿酒人对自然的敬畏、对水源的感恩,凝练成代代相传的仪式。从孩童为赤水河现场歌谣传递纯真敬意,到主祭官诵读祭文追思先祖智慧,再到9位老师傅带领90名弟子行拜师礼、宣《传承人铭言》,彰显传承有序。仪式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仁怀酱香的底气,既来自赤水河的馈赠,更来自“敬天爱人、守正传承”的文化基因。
茅台镇重阳祭水不仅是地方民俗,更是中国白酒“顺应天时、尊重自然”酿造哲学的活态呈现。这种文化传承,早已超越单一企业的范畴,成为整个仁怀产区的“共同语言”。

当78家企业代表共同肃立,见证“分泽圣水”,这一刻,仪式已升华为产区的“文化契约”:所有从业者共享赤水河之福,更共担守护生态、传承技艺的责任。
祭仪启新:文化赋能见证产区发展向心力
当市场面临调整压力,仁怀市政府以祭水大典为抓手,既是对酱香产业“历史经典”属性的坚定锚定,更是对产业扶持的深度延续:它不再是单一的政策支持,而是通过具象化的文化仪式,将“仁怀酱香”从产品标签升级为地域文化IP,推动酒旅融合从“概念”走向“实景”——游客可追随祭水古礼触摸酱香根脉,可走进酒厂车间感受酿造匠心,让“赤水河-酱香酒-文化游”形成闭环,为产区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如果说古礼是仁怀产区的“文化纽带”,那么78家企业的深度参与,则是“核心产区”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力量基石”。此次大典是全产区协同发力的集体行动——从前期筹备中的分工协作,到现场仪式上的有序参与,再到大典后赴各企业深度考察交流,处处体现“仁怀一家亲、产区一条心”的协作精神。

这种合力,首先体现在“生态共护”的共识上。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常文松在致辞中明确提出:仁怀将抢抓酿酒业被列为国家“历史经典产业”的重大机遇,坚持产区标准化、产业绿色化、酒旅融合化、消费多元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奋力开创酱香白酒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所有企业的共同践行。
赤水河的生态保护不是某一家企业能完成的任务:上游企业需严控排污,下游企业要参与河道治理,配套企业需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正如“分泽圣水”所象征的,赤河之水滋养每一家企业,每一家企业也必须成为赤河的守护者。

这种合力,更体现在“品牌共塑”的行动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仁怀产区的核心价值与市场地位,并寄语产区坚持长期主义、深化用户思维、推动数智赋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而仁怀产区的高质量发展背后,是无数企业“不搞恶性竞争、共护产区口碑”的思想自觉,更是常年以来,赤水河两岸众多企业共同创造的奇迹,赋予了“美酒河”以中国酱酒地理中心的神圣地位。

而78家参祭企业的集体躬身,更让这份意义愈发厚重。企业们用行动打破“同行竞争”的惯性认知,将“共护核心产区”的共识转化为“共举金字招牌”的向心力。也高度凝聚了赤水河两岸企业在逆势中凝聚的信念: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中国酱酒核心在仁怀”的根基不会动摇,“抱团发展、传承匠心”的决心不会改变。
这场大典的落幕,实则是仁怀产区向行业、向世界的一次郑重宣告:这里有政府护航的战略定力,有企业同心的发展合力,更有文化传承的深厚底气。中国酱酒的品牌根脉深扎于此,无论市场浪潮如何起伏,仁怀始终是中国酱香的“定盘星”,这片土地上的酱香佳酿,终将在文化与自然风土的滋养中,穿越周期、香溢更远,续写“美酒河”的新传奇。

欢迎文末讨论、点赞、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