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举行品牌主题日活动,就是仁怀产区深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信号。

文|云酒团队(ID:YJTT2016)

 

1月,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4月,仁怀市政府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继续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坚定不移地聚焦酱香酒发展。主攻以酱酒为首位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打造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

 

产业政策和市场发展双重利好,仁怀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正迎来发展的强劲东风。

 

然而,市场波动带来渠道受阻,以及品牌发展参差不齐等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酱酒发展。如何将产业热度转化为产业优势,制定更加强有力的产业长期战略,正成为仁怀产区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难题。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的要求,加快实施仁怀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主攻以酱香酒为首位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推动产区高质量发展,以仁怀市政府为主导,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品牌主题日活动进入行业视野。

 

这不仅是一场为仁怀酱酒品牌发展建言献策的活动,也为仁怀产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考。

 

 

深入挖掘产区特色

树立产区效应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酱酒产能约60万千升,约占白酒产能的8.4%;销售收入约1900亿元,约占白酒行业销售收入的31.5%;利润约780亿元,约占白酒行业利润的45.8%。

 

同期,仁怀地方酒企完成产量30.6万千升,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上缴税款59.36亿元,比2020年增加26.29亿元,增长79.5%。

 

从产量看,仁怀地方酒企产量与茅台产量总和占比全国酱酒产能超过50%,是酱酒毋庸置疑的核心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然而与波尔多、波尔图等世界级名酒产区相比,产区特色挖掘和表达尚有不足,尚需不断升级产区“上层建筑”,优化产业“生态”机制。

 

▲宋书玉

 

“没有品类的永久辉煌,只有产区的永恒价值。”

 

在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看来,仁怀要不断完善产区品牌形象输出,助力仁怀酱酒核心产区转型升级,提升消费者对于酱酒品类、品质、品牌、品味的认知,不断挖掘产区特色优势,洞察消费变化,精准研判白酒市场趋势。

 

▲王新国

 

“要坚持产区的价值定位,深刻认识到仁怀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价值定位究竟是什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认为,仁怀产区的价值定位是生态酿造、生态文明的精髓,是匠心酿造、匠心文化的代表。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必须持之以恒、不遗余力、坚持打造、与时俱进地确立其在中国和世界酒业中不可替代的显著势与经典价值地位。

 

 

品牌建设

强化产业效应

 

挖掘产区特色的同时,仁怀产区也在优化产区品牌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仁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十大名酒”在贵州省仁怀市发布,国台酒·国标、夜郎古酒、钓鱼台国宾酒、怀庄酒、无忧·泰然酒、衡昌烧坊·经典、仁怀酱香酒·仁之道、寰九、文中壹品酒·典藏、酣客·经典等十款产品当选,在业内和市场引起巨大反响和广泛关注。

 

 

“十大名酒”的确立,进一步凸显仁怀产区对于推动产区品牌、提升产区形象的决心,仁怀产区品牌之路不断完善

 

正如酒业泰斗季克良所说,仁怀酒企要继续传承工匠精神,坚守品质、珍惜荣誉、做好品牌,提高竞争力,积极推动核心产区的高质量发展。

 

▲季克良

 

目前,仁怀产区正以国际化的标准,朝着区域化、集约化、高端化、规范化发展。需要一批具备酿造实力、根基稳固、有一定市场规模、注重品质、已经形成一定品牌势能的企业作为排头兵,引领企业产区企业率先发展。

 

仁怀产区也在加强中小酒企兼并重组,包括仁怀盐津街道、苍龙街道、鲁班街道、茅台镇、合马镇、美酒河镇几个地区,相关工作都在由仁怀市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指挥部主导下顺利进行。随着产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在仁怀酱酒(集团)等国企的示范下,聚合势能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产区赋能文化

文化反哺产区

 

随着产区名酒的不断涌现,产区文化建设的不足也需及时完善。

 

宋书玉表示,随着酱香型白酒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可期。作为中国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仁怀要正确处理好产能提升与价值提升的关系、物质品质与文化品质的关系、生态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产业规模与产业链提升的关系。

 

仁怀是酱酒发源地,无论产量还是历史,酱酒都已经成为仁怀最厚重的底色。然而作为特色酒产区,仁怀酱酒核心产区文化建设还有待完善。酒厂林立的茅台镇挤满了生产车间,但正如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评价茅台镇:“工业化过度拥挤导致文化建设不足”,这也是目前仁怀产区酒旅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唯有深度挖掘酱酒文化,完善酱酒文化的多维度、多元化表达,才能吸引经销商以外的旅游爱好者进入茅台,拓展酱酒影响力,进而完善消费者培育。

 

围绕丰富提升“中国国酒文化之都”内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酒礼文化传承、酱酒文化弘扬等体系,加强酿酒遗址、文物古迹、酒器酒具等文化遗产保护,推进酱酒文化与红色文化、盐运文化相融合,传承“端午祭麦”“祭水大典”等活动,在继续讲好酱酒与红军长征的故事,讲好酱酒历史文化故事,为产区建设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的基础上,建设好文化产区。

 

 

兴科技之“芯”

完善酱酒品类

 

文化之外,科技建设同样重要。近年来,在政府和协会的大力推动下,仁怀产区在科技与传统结合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

 

2021年5月,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包装分会在仁怀市正式成立,旨在为产区白酒产业发展把好质量关,做好市场和配套的“后勤保障”。

 

2021年6月,遵义市(仁怀市)酒业协会联合红缨子高粱协会,共同成立红缨子高粱专家委员会。委员会还成立专家组,对酒企所用红缨子高粱质量进行管控,保证产区高质量发展。

 

2021年底,仁怀产区也与中国酒业协会共同成立酱酒专业委员会、产业研究院,积极搭建“政、产、学、研、协”联合平台,从原料、工艺、健康属性、配套产业等方面为酱酒植入“科研之芯”,解码酱香酒品质内核,加快构建最具代表性的酱酒科研体系,为国内酱酒产业科研提供指南,持续为消费者酿造高品质的“大国酱香”。

 

继续完善科技建设,建立上下游链条可追溯体制,也是仁怀产区未来升级的一大方向。

 

 

人才兴 企业兴 产区兴

 

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科技建设,始终离不开“人”。以人为本的产区建设,是振兴企业、发展产区的长远之道。

 

作为酱酒核心产区,仁怀人才储备与白酒产业整体发展速度相比仍不匹配,在保留传统师带徒模式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拓宽思路,弥补人才缺口。

 

近年来,仁怀众多酒企纷纷同江南大学、贵州大学、茅台学院等高校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加大在技术、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并将视野望向全国,在各大平台广招人才。

 

随着酱酒市场发展与酱酒品类升级,产业对于人才的数量、质量要求随之增加。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将成为助推仁怀产区升级的重要推手。

 

▲李武

 

诚如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会长、仁怀酱酒集团董事长李武所说,在未来,酱香白酒产业发展将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只要练好内功、抓好生产、做好品质、强化经营、提升服务,与所有经销商保持利益共同体,一起携手同行、团结拼搏、奋勇前行,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仁怀酱香酒”这颗明星就一定会绽放出更加光彩夺目的光芒。

 

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品牌主题日活动的启动,就是仁怀产区深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信号。

 

你怎么看仁怀酱酒产区的转型升级方向?文末留言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