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戴湾镇、金郝庄镇和唐园镇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提升服务理念,打造“美德信用+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服务模式,以惠民举措奏响乡村文化振兴的“幸福曲”。

  花样宣讲谱写乡村文明曲

  戴湾镇“戴”头宣讲、“戴”风化雨等志愿服务队,以实践广场、文化长廊等为载体打造宣讲阵地,采用入户走访、街边宣传、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围绕“提倡文明婚嫁、厚养薄葬、禁止违法赌博、破除抵制迷信、勤俭节约”等内容进行花样宣讲。

  金郝庄镇强化打造宣讲队伍,广泛开展常态化理论宣讲活动,扩大理论宣讲覆盖面。组建“八支队伍”宣讲团,让宣讲团成员带头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党员夜会”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让党的“好声音”飞入百姓家、浸润百姓心。

  唐园镇不断推进宣讲接地气,做到入脑又入心。宣讲形式只有走“新”,才能让听众更走心。唐园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各支宣讲队,根据自身特长,常态化开展“文艺润唐+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把“群众想听什么”和“我们想讲什么”结合起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的生活点滴,不断激活乡村振兴活力。

  多彩志愿唱响乡村暖心曲

  唐园镇积极完善“信用+志愿+N”服务模式,聚焦“五为”服务,创设“四点半学堂”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以信用体系为依托,志愿服务团队与志愿者为基础,精心打造多种运用场景。

  戴湾镇将移风易俗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服务项目。以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活动载体,夯实工作举措,常态化发放移风易俗、文明餐桌等宣传资料,开展全民主题阅读、美德健康大讲堂等宣讲活动,积极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文化氛围。

  金郝庄镇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积极创新,打造特色,以具有了“地方特色”的实践内容,打造真材实料的新时代文明符号。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每到中午便来到幸福食堂给70岁以上的老人分发碗筷、端菜、收拾卫生等,赢得了老人们的好评。

  正向激励演绎乡村前进曲

  戴湾镇积极开展“美德信用”积分制度活动,充分发挥村红白理事会作用,完善婚丧嫁娶积分奖惩制度,建立台账,给予积分奖励,并在村内定期公开美德积分,激发村民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唤起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唐园镇利用“美德+信用”服务契机,探索“信用+企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辖区企业、行业诚信信用文化建设,助力企业快速发展,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数据整合和评估,确定企业信用等级,高信用等级企业享受更加便利的融资条件,包括低利率贷款、信贷额度提升、优先审批等服务。

  金郝庄镇重点围绕移风易俗、家风家教、尊老爱幼、文化文艺等方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开展“美德信用+”建设,辖区群众对美德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持续推进“美德信用+”建设成果转化,让美德信用成果见实效出实绩。(刘阳)

【纠错】 【责任编辑:刘觅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