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产区对白酒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从长远来看,产区建设能够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确保产区品质并享受产区效应带来的红利,因此强化产区名片,凸显产区特色,进而让产区变得更加规模化、具体化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十大烈酒产区中,宜宾、泸州、遵义等产区皆已迈入千亿行列,而吕梁产区凭借多年发展强规模、增实力。因此,吕梁产区也被行业内认为会是下一个千亿产区。
就在前不久,吕梁市召开了打造千亿级白酒产业推进大会,来自产区内的99家白酒企业以及12家包材企业共聚一堂,共话产区发展。这场规模之大、规格之高的会议也意在释放一个信号,吕梁正朝着千亿产区稳步迈进。
吕梁加速迈进千亿产区
众所周知,产区是白酒行业内实力的象征,产量和产值是产区实力的标配。以宜宾为例,2023年宜宾规上白酒企业产量58万千升,营收达到1779亿元,并在今年营收总量有望突破2000亿元,进一步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实力。
近年来,吕梁产区也是逐步崛起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吕梁白酒在全国市场占比达到6.2%,较2022年翻了一番。2024年上半年,吕梁市规模以上白酒产量完成16.8万千升,实现27.9%的增长,占到了全省产量的9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吕梁市的这一增长是在全国白酒产量总体下降的背景下实现的,特别是在2023年,全国白酒产量减少了221.8万千升,进一步凸显了吕梁白酒产区的增长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长江酒道统计近年吕梁白酒产量和营收变化发现,2014年开始,吕梁白酒产量为6.5万千升,到了2023年产量为28.1万千升,2016年(2014至2015年营收不详)吕梁营收为100亿元,到了2023年营收增长至500亿元,增长5倍之多。
总体看来,吕梁白酒产业的规模效应正在逐步形成,产能及营收都呈较大增长,在这形势大好的前提下,吕梁提出迈向“千亿”的目标,并在打造千亿级白酒产业推进大会上发布《吕梁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中提出:2024年-2025年吕梁市每年将新增白酒产量5万千升、新增产值100亿元;到“十四五”末,全市白酒产能将达到60万吨,产量达到50万千升,白酒及链上配套产业实现营业突破700亿元。
对于储酒能力、原料供给等方面,该《计划》中也提出:到2024年底,储酒能力将提升至30万吨,进一步在2025年底达到40万吨。高粱基地的面积2024年底将达到30万亩,到2025年底,将进一步扩大至32万亩。
同时,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勇还在会上明确了吕梁千亿产区的实施路径,即抓好“五个统筹”。
一要统筹发展大、中、小企业“三类主体”,强化龙头引领,壮大腰部支撑,规范小微企业,加快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格局;
二要统筹实施提品质、增品种、强品牌“三品工程”,不断提升白酒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要统筹推进一产、二产、三产“三产融合”,全力打造酿酒专用粮基地、综合配套产业基地和酒文旅融合示范基地,推动白酒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四要统筹建好杏花村酒博会、白酒交易中心、白酒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三大平台”,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掌握发展主动权;
五是要统筹线下、线上、国际“三个市场”,不断优化市场营销模式,构建“形式多样、渠道多元、覆盖广泛”的现代营销网络。
显然,打造千亿级目标,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吕梁而言已经上升到新的战略层面,在清晰的目标之下,吕梁千亿产区的路径也将变得更加清晰。
吕梁底气何在?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指出,产业发展的趋势显示,当前白酒产业由“品类”向“产区”过渡发展的路径已经非常明确,产区化的浪潮正在将白酒产业发展推向新阶段与新高度。
在产区化建设的浪潮之下,各地正蓄积跨越之势,加快迈步崛起。吕梁产区顺应时势,提出千亿目标,其背后自然有着底气所在。

首先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土使得吕梁白酒文化变得愈发丰厚。吕梁清香型白酒酿造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境内有黄河、汾河等穿流,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酿酒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吕梁市的酒文化历史在世界酒类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宋书玉表示,古老的黄河文明孕育了最早的美酒起源,美酒酿造又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亘古不迭。从这一点上讲,吕梁地区可谓地下有黑金,地上有甘醇,书中有故事,院中有文物。黑金照亮了吕梁,甘醇亦当醉了吕梁。

其次是政策支持及明确的产业规划。为推动白酒产业发展,吕梁政府多次出台政策,例如:《关于加快吕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年针对白酒出台的9项支持措施以及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的酒类产业。
这些政策措施从酒企提升改造、市场拓展和品牌培育、人才培养及供应链等方面支持帮扶企业发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再是龙头引领与腰部企业在壮大。每一个产区的发展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而在吕梁产区中,汾酒无疑是定盘星,2023年,山西汾酒的营收突破300亿大关,净利润首破百亿,这也使得“清香崛起”的声量再度高涨。

另外,从市占率来看,山西证券发布的《2024年清香型白酒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清香白酒市场占比已提升至15%左右,预计未来2-3年内将增长至20%左右,进一步说明清香白酒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除了汾酒的引领外,腰部如汾阳王、汾杏等企业也不断通过差异化的战略不断创新着清香品类的品质表达、价值表达,并在市场端高举高打,持续做强品牌声量、做深市场影响、做实消费基础。
其四是制定标准,规范发展。标准的制定意味着拥有了话语权,吕梁作为清香大本营,自然要承担引领作用。而在引领的过程中,标准化的制定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有利于清香白酒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抢占“制高点”,为清香企业的发展赢取更高平台,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吕梁产区大曲清香型白酒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由吕梁市工信局牵头,中酒协、吕梁酒协组织行业顶级专家和吕梁骨干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旨在打造全国大曲清香型白酒产区标准创新高地和标杆,用科学、健全的标准体系为白酒产区科学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吕梁产区清香型白酒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是以酒旅融合为抓手,推动清香核心产区发展。2022年9月,杏花村汾酒专业镇获山西省首批省级重点专业镇称号。2023年年初,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元年这一观点正式被提出。

自去年举办的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期间,以建设杏花村汾酒专业镇为契机,汾酒联合其他清香企业发布了《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宣言》,从品质、品牌、市场、文化、创新、团结六个方面凝聚清香白酒事业的强大势能,在守正创新、团结奋斗重,携手做大清香规模、并肩共创清香品牌。
之后的时间里,围绕打造“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政府部门及核心企业不断落地方案及活动,使得吕梁产区的价值不断得到强化。
诸多优势条件集于一身,让吕梁产区迈进千亿有了更为坚实的保障。伴随着未来吕梁产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区知名度不断扩大,清香消费人群的不断增长,其崛起成势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