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舍得,有这么一群人,她们说自己像“空姐”——在空中工作的姐姐。她们就是舍得生态酿酒车间行驾员。
酿酒的工艺繁复,各个工序环环相扣,马虎不得。行车平稳起吊,移动间分毫不差,这不是简单的物料搬运,每一次起吊移动都与窖池发酵的火候、上甑蒸馏的节奏相关。这些“空姐”早与酿酒师傅们形成了默契,她们手底下稳当有准头,让酿酒工艺更加顺畅进行。
她们推杆起吊间移动重物,成为酿酒车间不可或缺的“空中纽带”。让我们走进舍得守艺人,感受这群“空中匠人”的守艺之道。
酿酒车间的“空中枢纽”,安全是第一准则。冯秋霞每天开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行车运行记录表,最新一页停在昨夜收工时的记录,这是她今天要核对的第一本“安全账”。之后她继续对行车的制动性能、钢绳、扁勾、抱斗等安全点一一进行检查,行车每天要在酿酒车间往返上百次,一个细节的差错都会导致操作卡顿,甚至发生意外。
以前的老设备就出过几次状况,突然断电设备往前窜,完全反应不过来,但是她们不能先乱阵脚,保障安全是第一位,她们高声提醒下面的工人避让,并采取应急措施紧急制动,好在有惊无险。现在设备更新后,突然断电会自动报警,安全性大大提升。


窖泥剥除、糟醅转运、粮糠曲装卸、量水吊运……人工搬抬至少需要40分钟才能完成的活儿,行驾员3分钟就能完成。白酒酿酒工艺对环境温湿度和微生物活性要求极高,所以对工艺环节时间的掌握至关重要:糟醅离窖池时间过长微生物活性降低,行车操作的每分每秒,都在为下一道工序抢出黄金时间。行驾员与酿酒师傅高效协作,让窖池发酵更连贯,蒸馏取酒更精准,用匠心守住舍得老酒的品质。


行车又高又陡,在行驶过程中还会摇晃,而窖池下方的空间狭小,所以驾驶行车时必须胆大心细,保证生产工人和窖池的安全。每个行驾员进厂以后有老师傅带,通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张霞说行车要“稳、准、快、安全、合理”,短短几个字是27年的经验心得。每年会有复盘考核,没有合格有一次补考机会,再补考没合格就会调离岗位。工作的时候更是要全程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把失误率降到最低。


驾驶行车远不是看着那样简单,每一个操作都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必须控制自身情绪、保持头脑清醒。冯秋霞她们时常总结复盘,比如这次没有落准,就要找原因:操作是否准确?惯性如何?并对后续的操作提前预判。正是这种时刻精细化的把控,让冯秋霞在高手如云的劳动竞赛中四次夺冠。在规定时间内用直径1020mm的抱斗提起一桶水,连续10次穿过1300mm的杆距,不能洒水不能碰撞,这是对专业能力和抗压能力的双重考验。


天最冷的时候,蒸馏产生的蒸汽会遮挡行车视线,行驾员很多时候看不清下面,即便这样,机器也不能停,除了靠经验操作,更是对班组默契的考验,非一朝一夕能实现。每个班组长期固定搭配合作,邓海霞会摸索跟每个人的相处方式,彼此非常熟悉,常常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整个流程非常顺畅。


车间的气温是两个极端,夏天特别热,冬天眼睫毛上都是水珠,但只要一坐上操作台,行驾员就立刻进入“专注模式”,保持行车平稳精准。她们穿着工装,在酒厂并不亮眼,但用一次次的精准、稳当,展现出飒爽、精炼的一面,利索爽快。

酒厂弥漫着窖泥和糟醅发酵的味道,一天下来人也“腌入味”了,有时出去会被人“嫌弃”。母玉华说:“虽然家里人已经习惯了,但基本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头洗澡。”高空作业不让穿裙子高跟鞋,一开始也觉得不得劲儿,可慢慢地就沉下心来,天天练推杆准头,把心思全扑在工作上,文雪梅看到自己的成果酿出好酒,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

她们在高空方寸之地,用成千上万次重复的操作,将经验烂熟于心,匠艺环环相扣,推进白酒酿造的安全与高效生产。推杆行车间都是对胆识、心力、责任感和技艺的全面考验,她们把“精准到位”的匠心,凝聚在那平稳移动的行车上。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