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酱酒腹地,仁怀酒协发起核心冲击波||穿越贵州
2023年7月15日
作为国内县级市的协会,仁怀酒协的地位与影响力就像茅台酒的热度一样受到尊重,这在中国酒业绝无仅有。本次知酒传媒穿越贵州采访组,自然不少了仁怀酒协这一站。
政府有了新要求
无论采访组先从外围了打探,还是深入产区腹地走访企业,对仁怀酒协的2023年充满了更多期待。按照约定行程,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帮涛因忙于产区推广下沉与商务落地工作出差郑州,打好行囊、准备出差的仁怀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必刚抓紧时间攀谈了起来。首要话题就是“今年太忙了”,因为当地政府交给了协会很多工作。显然,仁怀酒协从过去的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组织变成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向奔赴,承担了政府的更多要求与落地工作。协会不仅是企业的娘家人,更是政府的部分职能分担组织。据了解,政府一方面是出台了更多的管理政策,强有力的管控与产区保护;另一方面就是出台了各项产业、企业的扶持政策。即围绕区域管控、产区保护、产业规模、体系建设、认证管理等方面,全力打造生态基础最牢固、生产工艺最独特、产区品牌最响亮、文化特色最鲜明的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政府依旧在仁怀产区不断发力,并制定2023年新目标。在2023年的预期目标上,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50亿元以上,增长7%;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分别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
对于今年的预期目标上杨必刚表示,我们要做到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一区两市”发展目标、谱写酒都仁怀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夯实更加坚实的基础。其中政府对仁怀市提出8项“全力推进”要求,剑指“高质量酱酒之都”。1、 全力推进“四化”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力推进以酱香白酒为首位产业的新型工业化。2、 全力补齐生态环保领域短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垃圾分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处理97%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30%以上。强化溪沟治理。3、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现代物流、金融、科技、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延伸。多措并举扩大消费。4、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5、 全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强化现代化建设支撑。6、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纵深推进健康仁怀建设。7、 全力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对于2023年工作发展规划,杨必刚提到,协会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按照“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和“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推动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强化中国酱香酒核心产区全面性、权威性、引领性为目标。
核心腹地,按生态限度
进行产区净化与瘦身
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帮涛曾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做好品质,深耕市场,才能有生命力。”这个生命力的核心就是“地有多大产”,按生态资源来配置酱酒产能与分布。生命力的第二层意思是市场竞争力,就是走出去一路向C。“上半年工作推进较为顺利,在海口举办的仁怀酱香酒产区品牌全国推介会,以及春交会等系列活动,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是对仁怀产区来说,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在上半年的工作上杨必刚进行了简单总结。2月22日,以“厂商同携手·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仁怀酱香酒产区品品牌推介会在海口举办。仁怀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仁怀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进在大会中表示,只有深入推进核心产区建设,强化企业品牌培育,加大产品质量管控,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在区域竞相发展中抢占先机。仁怀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仁怀酱酒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未来大有可为。此次大会,来自仁怀产区的酱酒企业拧成一股绳,纷纷登台进行产品推介,为仁怀酱酒集团旗下各大品牌赋能,全面展现了仁怀酱酒集团多样化的产品矩阵。3月2日,“时光陈酿 历久弥香”仁怀酒品牌河南推介会在郑州举行。当仁怀美酒进入河南,在让更多河南消费者喝上高品质酱香美酒的同时,将对河南酱酒市场产生更多影响。国企品牌赋能,有利于保障合作伙伴长期稳定的收益,有利于提高消费者认知,助推河南酱酒市场份额的再扩大。上半年的推介会上,“仁怀酱酒”是行业热词,这也预示着仁怀酒协的全国行号角也正式吹响。当然,迎来高速发展的仁怀产区离不开关键的一步——“保护生态,产区瘦身”。杨必刚表示,“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仁怀酒业协会的重要工作”,为此,一场关于品牌的整合、创新、竞合之战,在仁怀打响。近年来,仁怀清理退出白酒生产企业(作坊)622家、窖池7804口,兑现奖补资金3.4亿元,提前一年完成预期目标;企业累计投入15.6亿元,949家企业完成“四改一建设”(冷却水系统改造、窖池改造、接酒池改造、厂区管网改造、废水应急池建设)、窖池44559口;完成117家白酒生产企业(作坊)兼并重组,兰家湾、青草坝、仁溪沟等综合治理试点有序推进,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在企业上,仁怀酱酒集团积极响应瘦身号召。海口举行的品牌推介会上,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会长、仁怀酱酒集团董事长李武表示,未来,仁怀酱酒集团还将全力推进数智管理大仓储、产业整合大平台、金融赋能大交易、文化展示大酒旅、产业分析大数据、守正创新大科研、产融互动大总部,努力建设基础牢、规模大、效益好的仁怀酱酒集团,打造质量好、品牌强、政策优的仁怀酱香酒产区品牌。![图片]()
自产区瘦身的推进,仁怀在“整合关停、改造升级、转型发展、产业优化、品质打造、品牌塑造”等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进一步迈向区域化、集约化、高端化、品牌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强势助力、产业首位度提升、布局优化、品牌梯队打造提速、产业发展进一步规范下,贵州省正在为2023年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力争全省白酒产量达到60万千升的目标,持续释放出推动酱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信号。“净化”后的仁怀产区,有实力中小型白酒企业有了更加优渥的发展空间,产区企业全面规范化。在这样的春风之下,杨必刚表示,快发展是需要双向奔赴的,越发舒适的环境,越应该时刻保持奔跑状态。高质量、不停歇是仁怀产区在这条赛道上的态度。“我们要跑,就跑长跑,而且要以短跑的状态,去跑赢这场比赛。我们下半年还有更多的产区推介会、酱酒展会、酱酒论坛要举办。随着政府的支持,仁怀产区现在步履如飞,有了外部的加持,我们内部也松懈不得,我们近期在开展人才培养方面花了重心思,这也将是下半年以及未来我们的工作重心”。在杨必刚铿锵有力的言语中,不难发现,仁怀产区又再蓄力新动作。推介活动上的大力宣传,让仁怀酱酒持续“热得理性、更有韧性”。上半年的成功,预示着下半年的奔跑要更加卖力。相较于之前以省会为重点开展对象,下半年主要以经济发达城市为中心,以西安为起点,一路向下,到苏州、宁波、厦门、东莞等地区进行产区推介会。![图片]()
对外,积极举办推介会大力宣传;对内,强化人才培养保持高质量输出。杨必刚向知酒传媒一行人表示,政府这几年的扶持力度很大,基本上是政府在补贴大部分资金,为我们成立专项资金。在今年,尤其在人才培养这一块,政府每年要拿出几千万,来支持我们的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奖励计划。在得到政府的扶持之下,对于下半年的工作重心,人才培养对于协会来说是重中之重。杨必刚表示,好的团队,才能做好产区的表达。我们现在正在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跟有资质的培训学校合作。从专业的大规模人才培训,提高一线工人的劳动技能,进行勾调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具备干好事的能力;到充满竞争氛围的职工技能大赛,让员工充分感受竞争的氛围,塑造竞争意识,以及促进技能交流;再到相应的奖励、证书颁发,对优秀员工进行支持与鼓励,提高工作积极性。总的来看,坚持长跑是仁怀产区的一贯作风,经过去年的调整后,酱酒目前处在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放眼“仁怀酱酒”,其正处于“2000亿目标”的长跑中段,所以坚持长跑是关键。仁怀酒协不仅积极响应号召做好产区宣传,而且在对待自身的“弹药库”当面也进行了高精度升级,下半年呈现出的将会是火力全开的仁怀产区。欢迎新闻爆料,独家线索,核实采用即支付1000元。
![图片]()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