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刚部长的演讲以经济数据开篇,将其化作时代的刻度与产业的镜鉴。前三季度101.5万亿元GDP总量、5.2%的同比增速,是中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浪中,踏浪而行的坚韧足印;这组数据背后,是无数产业的坚守与奋进,而酒业作为兼具物质消费与精神价值的特色产业,正是其中最具韵味的注脚。与此同时,4.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GDP增速的现实,也如一面镜子,照见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让“提振消费”成为关乎经济循环健康发展的紧迫课题。
消费的本质不是单纯的物物交换,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投射。在传统商品消费升级、服务消费与数字消费兴起的当下,中华酒文化这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恰好成为激活消费潜力的精神密码。它早已超越了饮品的物质属性:从新石器时代陶土酒器上未褪的指纹,到西汉海昏侯墓疑似蒸馏器具的历史遗存;从庙堂之上“礼序乾坤”的宴饮礼仪,到市井之间“温情联结”的亲朋欢聚,酒文化早已深度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肌理,成为承载情感、维系伦理、传承记忆的文化符号。当一瓶酒不再只是舌尖的味觉体验,更成为礼仪的载体、情怀的寄托与文化的象征,它便拥有了穿越市场周期、抵御消费波动的持久生命力。
张志刚部长从历史、文学、工艺、精神四个维度,为我们铺展开一幅立体丰满的文化长卷。
在历史的维度上,酒是文明的“活态年轮”,镌刻着民族的繁衍与文明的演进:《吕氏春秋》记载的杜康酿酒传说,是先民“观物取象、化自然为滋味”的智慧结晶;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酒风俗、酒礼仪、酒器具,构成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图谱;“无酒不成席”的民间传统,让酒成为连接人情、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从婚丧嫁娶到嘉宾来访,从山野乡宴到庙堂盛典,酒始终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仪式,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情感基因。
在文学的维度上,酒是灵感的火种与精神的港湾: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豪情,是个体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由;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沉郁,是家国情怀的深沉寄托;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哲思,是对人生终极命题的叩问。王羲之酒酣耳热之际挥毫写下《兰亭序》,墨香与酒香在宣纸上晕染,不仅是艺术创作的灵感迸发,更是“天人合一”“群贤毕至”文化理想的瞬间定格;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壮志、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的婉约,让酒成为承载人生际遇、抒发生命情志的精神容器,沉淀下千年不散的文学芬芳。
若论工艺之妙,中国白酒的香型文化更是世界蒸馏酒史上的独绝篇章。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中国白酒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地域风土与匠心工艺的完美共生——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千年传承的酿造技法、因地制宜的储酒方式,孕育出以酯类为核心的天然香味,成就了“未饮三分醉,开瓶满室香”的嗅觉盛宴。张志刚部长细致梳理了这张璀璨的味觉谱系: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以己酸乙酯为核心,醇厚绵长如江南烟雨,浸润味蕾;以汾酒、二锅头为代表的清香型,以乙酸乙酯为主导,清雅纯正似松间清风,涤荡心神;以茅台、郎酒为代表的酱香型,复合酯香层次丰富,绵柔回甘若高原厚土,意蕴悠长。此外,米香、特香、凤香等十大香型及新兴的老白干香、馥郁香型,共同构成了中国白酒多元共生的味觉格局。每一种香型都是地域风土的味觉表达,每一款佳酿都是工艺匠心的结晶,蕴含着传统文化与自然法则的深层契合。
更动人的是,张志刚部长点明了酒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继承创新、重信守信、开放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酒业凭借坚守与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寻根论古”挖掘历史底蕴,到年份酒、纪念酒层出不穷;从包装设计紧跟潮流,到利税贡献支撑地方发展与脱贫攻坚,酒业的成长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而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酒企的探索同样坚实而灵动:为适应青年消费者需求,尝试用白酒勾兑鸡尾酒,让传统味道碰撞现代潮流;与主流媒体联姻,赞助《中国书法大会》等栏目走向世界,让酒文化与传统文化同频出海;走出国门举办论坛,依托华人圈与中资企业搭建文化桥梁,让中国味道融入全球生活;在世界知名体育赛事上亮相,让中国酒文化的光芒照亮全球。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刻内涵,也印证了文化是产业走向国际的最鲜活“通行证”。

张志刚部长的演讲,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而深刻的逻辑主线:文化为产业铸魂,消费为产业聚力,国际化为产业拓疆。没有文化的引领,消费便失去了精神内核,产业只能在低层次竞争中打转;没有消费的聚力,文化便缺乏落地的载体,国际化也无从谈起;而没有国际化的视野,文化与产业便局限于一隅,难以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价值。正如他所强调的:“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的灵魂”。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以“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定位坚守,以亲民价格与文化深耕在市场中独树一帜,正是文化赋能产业的生动范例。而《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的发布,更将为酒业的文化建设与国际化传播提供清晰指引,推动酒业从“企业文化时代”迈向“产业文化时代”。
在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新蓝图下,中国酒业的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张志刚的演讲,不仅是对酒业现状的梳理与展望,更是对传统文化如何赋能现代产业、如何参与文明对话的深层思考。当多元香型穿越山海,当诗酒精神与世界共鸣,当诚信伦理赢得全球认同,中国酒业必将以文化为魂、以消费为翼、以创新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在文明互鉴的舞台上书写东方文明的独特神韵。这场以酒为媒的文明对话,终将让世界通过一杯佳酿,读懂中国的历史底蕴、匠心精神与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作出独特而厚重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