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颁发给了李元胜的诗集《无限事》,授奖词这样赞誉:“他有着开阔的精神向度,善于以直觉贯通感性和理性,在日常化的事物和场景中揭示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内涵。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又具内在逻辑,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
那时,已经是李元胜从事诗歌写作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从事自然生态摄影和田野考察也已十年有余。他的《昆虫之美》《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系列丛书获得两项全国出版奖,纪实文学《与万物同行——三位自然科学家的考察记》、博物旅行笔记《旷野的诗意》《万物闪耀》等作品也广受欢迎,被誉为中国当代生态文学领域的重要作家之一。


他一直对自然生态有着深厚的积累和浓厚的兴趣,自诩是一个在旷野中行走的人,并将其中的体验和感悟融入文学创作,独添魅力。作品《寻蝶记》把蝴蝶等物种的知识、长期田野考察形成的生态观念,融入富有悬念的故事里,讲述了他在不同情境中与蝴蝶的偶遇,还收录了他 20 年间拍摄的 300 余张蝴蝶照片。将摄影与文学相结合,是李元胜作品的独特之处,这种跨学科的方式为生态文学的表达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博物旅行笔记《万物闪耀》便兼具科普性和文艺性,书中精美的图片、诗意的文字以及从容的人生感悟,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自然与文学的魅力。

在李元胜看来,文学需要承载更多,诗歌必须走得更远。它是语言艺术的极致,是想象力的极致,是对一个时代世道人心的概括和提炼的极致。因此,他的诗歌涵盖了丰富的主题,从田野中的蝴蝶、花草到日常场景、细微情感,既具有自然的清新,又蕴含深刻的内涵,不故作高深,不无病呻吟。他的生态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生命的敬畏心,还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这个庞大的系统为他提供了无比多的全新启发,是在书斋阅读、书本阅读中根本无法接触到的。同时,这样的写作因为更多来自于自然的影响,从而保持了对世界、对时代的独立看法。

“李元胜是当代抒情诗的代表诗人,其诗歌形象也愈来愈鲜明,他既是一名博物学家,对花草植物和昆虫蝴蝶了如指掌,经常参与艰苦细致的野外考察;他又是一个都市抒情诗人,在大地山河之间高咏低吟,在书店和咖啡馆徘徊流连和阅读创作。李元胜的生活及其诗歌写作,已成为当代诗歌的一个传奇,构成一道独特的诗意景观。”
2015 年,他的诗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被歌手谱曲演唱,突破了诗歌圈广为流传。同年,他离开服务30年的媒体,专心投入写作、旅行和自然考察。2017年底前后,他一共写完了《命有繁花》《忘机之年》《沙哑》三个小诗集。2019年,从这三本小诗集中精选约200首诗,出版了诗集《沙哑》。现在,他是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但更多时候,他依然在路上,在旷野,在写作。

他说:“文学作品是作家诗人创作形成的一个语言的客观现实,不同时代的人,甚至同一个时代有着不同经验的人,在阅读作品的时候都可能读到不同的意蕴。所以越是好的作品,越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一点,恰如泸州老窖特曲60版,经典复刻60年代“中国名酒”,穿越时空,依旧品质如一。如同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学作品,放得越久,越能被新的时代读出新的意蕴,它们都是时间的容器,珍藏了时光的味道”。
当下人物微访谈进行时,诚邀您一起共品时光珍藏的味道!
如果您也有在岁月中步履不停的故事,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官方将根据内容质量抽取三位幸运粉丝,送上价值188元的【泸州老窖特曲60版125ml礼盒】!
活动截止时间为1月24日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