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白酒产业认真落实“5+1”现代工业体系战略布局,不断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的多项重要指标屡创新高,其产量和收入在全国白酒行业占据了“半壁江山”,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走过十三五,开局十四五,以“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为指导思想,以“建设世界级的白酒产业集群”为发展目标,四川白酒又将掀开的新篇章。即日起,川报全媒体推出“四川白酒产业整体发展成就”系列报道,通过广阔的视野、专业的角度、全面的维度系统呈现川酒创新突破的优异成绩,全面展现川酒共赢发展宏伟格局,深度解读川酒产业的源动力。

 

 

在白酒业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酒不入川——除茅台外,省外白酒来四川都要“迷路”,他们走得进糖酒会,却走不进四川省,这样的局面已持续几十年。

 

不少享誉全国的省外名酒都曾发起过市场攻击,但无不遭遇了“滑铁卢”。即便在各路名酒挟巨资意欲撬开四川市场“大门”的当下,这扇“门”不仅没有松动反而更加坚实。这其中原因何在?

 

以下两组数据也许可以解释一二:


一是“底线”数据
即近四年来川酒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居全国第一,这代表着“喝川酒请放心”。

 

二是“高线”数据

即近四年来川酒荣获国家级质量奖、国家级技术创新成果等的数量遥遥领先行业,这代表着“喝川酒有品味”。

 

品质,是川酒的核心代名词,也是川酒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川酒产业按照“川酒振兴”战略部署,不断筑牢川酒质量“压舱石”,追求高质量发展,更加赢得了人人懂酒的本土消费者青睐,让品质川酒越来越成为川酒守住大本营市场和攻城拔寨省外市场的核心武器。

 

 

连出“组合拳”
激发川酒增长新动能

 

“优质酒率稳定提升了3%”——曾经的白酒小作坊泸县鱼儿滩酒厂日前传来喜讯,该公司经过技术改造和工艺流程再造等系统治理,实现了出酒率和优质酒率的双提升。

 

据了解,在鱼儿滩酒厂所在的泸县,共有108家白酒生产企业,其中有52家白酒小作坊。自我省推出川酒质量提升系列举措以来,该县对所有白酒生产企业,尤其是对白酒小作坊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产业链品质提升行动。

 

2021年,泸州全市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速11.1%,白酒(食品)产业生态链营业收入占全市七大产业链61.2%,成为泸州市名副其实的产业第一链。过去一年,泸州的酒业园区集群、重点项目、泸酒品牌都在不断壮大,持续推进。至2021年11月,泸州市涉酒重点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1347.54亿元。

 

 

 

川酒质量提升系列举措

 

去年9月初出台的《四川白酒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提出“提质增效工程”:将引导鼓励企业认证实施HACCP、ISO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涵盖种植、酿造、物流、营销等信息的溯源体系,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

 

去年10月初发布的《四川白酒“十朵小金花”及品牌企业三年培育计划》要求“加强质量建设”:“十朵小金花”要建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开展质量检测技术创新,建立涵盖种植、酿造、物流、营销等环节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去年10月底,“四川白酒品质提升工程”启动,将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夯实质量基础、拓展溯源体系、净化市场秩序和落实四个责任5个专项行动,从全方位布局川酒品质提升,力争到2022年,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HACCP等体系认证实施率达到100%。

 

今年6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川酒质量管理模范效应,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白酒质量追溯体系,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酿造技术深度融合。

 

系列战略部署,赢得了川酒产业的共鸣。“虽然川酒品质代表着全国最为领先的水平,但我们丝毫不能懈怠,必须不断地加强和完善,提升川酒标准和品质,擦亮川酒金字招牌。”多家川酒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品质是川酒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盘,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将引领川酒乃至中国白酒不断追求卓越品质。

 

 

下活“一盘棋”
谋划川酒振兴新篇章

 

质量之魂,源于匠心。头顶多个“第一”荣誉的川酒,云集了中国白酒业高端、富集的大师团队,他们按照我省川酒质量提升相关战略部署,秉持“产品质量是‘川酒振兴’的压舱石”“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川酒品质是川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等企业理念,不断挑高行业质量“天花板”,铸就中国白酒质量新丰碑。

 

 

2021年,春季,郎酒将品质,品牌,品味“极致三品战略”,视作郎酒百年发展的核心定位,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月底,第十九届“全国质量奖”结果出炉,五粮液第四次成功入选,成为中国酒业中,唯一四度摘得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的企业。本月初,由泸州老窖联合江南大学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的关于窖泥质量标准构建等三项科研成果经鉴定达到世界级水平。

 

 

匠心者,以心成酒。一粒粮食如何才能变为一滴美酒?据五粮液质量管理部副部长刘凤翔介绍,为酿造极致好酒,五粮液坚持从粮食种植环节开始,升级建设百万亩专用粮基地,种植符合五粮液酿酒需要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构建“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体系,实现原粮100%可预检、可追溯、可管控,并从原粮进厂开始,历经磨粉、制曲、酿酒、陈酿、勾调、包装出厂等100多道严苛工序。

 

 

卓越品质,源于坚持。去年3月,由泸州老窖发起、双院士挂帅、140名行业顶尖专家参与的我国白酒行业首个企业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泸州正式启动。“该科研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将对白酒风味提升改良具有重要突破。”泸州老窖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建立了三级质量监管模式及多种监管方式,即由生产单位、驻点质量监管队伍、现场巡查队伍,通过现场巡查、质量审核、质量检验、目标管理和质量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质量监管。

 

 

从去年开始,每年三月,郎酒都将在郎酒庄园举办“郎酒庄园节——三品嘉年华”,每年拿出5000万元,奖励对郎酒品质,品牌,品味提升有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郎酒庄园是郎酒“生、长、养、藏”酿储系统的独特载体和生动体现。以品质主义为根,以郎酒庄园为载体,未来5至10年,郎酒要在白酒行业具有重要地位,与赤水河对岸的茅台各有特色,共同做大高端酱酒市场,并把郎酒庄园打造成白酒爱好者的圣地、世界级庄园。

 

 

作为我省白酒主要产区,宜宾市将坚定不移推进白酒品质提升工程,围绕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过程,抓好种好粮、酿好酒、扩好能。泸州市将完善白酒质量监管和服务体系,积极助推各类酒企品质提升、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做优、做强、做大泸州千亿白酒产业。“这将推动白酒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助推四川省白酒产业培植新动力、构筑新优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站在行业前沿,不断创新突破,这仅是四川白酒产业提升品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未来四川省将突破白酒品质提升的关键性技术难关和前沿引领科技,筑牢“川酒振兴”品质“压舱石”,携手书写好“川酒振兴”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