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法学会白酒产业法治研究会第二届“白酒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学术交流会”在泸州市召开,来自法学研究机构、政法机关、知名酒企及法律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1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旨在深化白酒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研究,提升行业现代化治理水平,凝聚理论界与实务界智慧,为川酒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会议指出,白酒产业是四川省的重要支柱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深刻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白酒产业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筑牢法治根基。一方面,要聚焦行业热点问题,加强涉外法治研究,助力中国白酒“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推动改革举措从“纸上”落到“地上”,破解地理标志保护、传统酿造技艺传承等难题,为擦亮川酒“金字招牌”贡献法治智慧。
会议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文化、保护未来。要清醒认识到,白酒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以法治思维凝聚共识,以创新机制破解难题,以协同合作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要深化理论研究,推动立法完善,深入研究酿造工艺专利保护、老字号品牌维权、地理标志标准化等前沿问题,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智力支持;要强化执法司法协同,筑牢保护屏障,探索惩罚性赔偿制度在白酒领域的精准适用;要提升企业法治意识,构建行业自律,通过技术加密、区块链存证等手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协调作用,形成“行业自治+法律他律”的双重防线。
会议要求,要紧扣市场需求,以更紧的链条优化法治服务,在助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上作贡献,努力在白酒地理标志保护、传统酿造技艺保护等方面多提好建议、多谋好思路,推动构建白酒产业法学理论研究、立法完善、司法协同的法治协同推进长效机制;要在助力提升执法效能上作贡献,在加强行刑衔接、密切警企合作、广泛发动群众等方面深化理论研究,提出务实管用举措;要在助力强化司法保护上作贡献,提高审判专业化水平;研究加大对恶意侵权行为惩罚性赔偿力度的可行性举措,围绕缩短审理周期、降低维权成本等问题开展研究,努力为完善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机制提供有效参考建议,推动提升白酒产业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还聚焦网络售假管辖权问题、地理标志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 END -
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