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嚷嚷皆为利往。
西贝、贾国龙、罗永浩、于东来、华与华、李光斗、预制菜、新鲜度……这一周被这些毫无关联的人、词霸屏,各种热搜前几名。
事件起因并不复杂,却在各路大神参与后搞得乌烟瘴气,妖魔鬼怪各显神通。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看到了罗永浩发泄的是情绪,西贝贾国龙要的是脸面,华与华要的是收割,普通消费者要的是知情。
刘震云说过,影响我们生存的,从来不是弱小,而是无知和傲慢。
罗永浩的情绪
罗永浩的公开质疑。
9月10日下午,他在微博上直接“炮轰”西贝:指责其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吐槽“价格昂贵却未匹配相应品质”;让人“恶心”。
这一言论迅速发酵,如同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消费者对餐饮行业“预制菜”的关注度飙升,相关话题短时间内登上多个平台热搜,西贝被推至风口浪尖。
抛开罗永浩名人、网络名人这一身份不说,他是一个消费者,发表这样的情绪无可厚非,因为任何一个消费者出了钱,就有评论权和知情权。
西贝餐饮老板贾国龙,看到这样的评论,龙颜大怒:要起诉罗永浩,而且非常肯定“必须起诉,肯定起诉,一定起诉”。
三个肯定句惹毛罗永浩。
罗永浩随即反击,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是预制菜的相关证据,情绪开始高涨。
西贝老贾则宣布全国门店开放后厨,推出“罗永浩菜单”,各大媒体、达人纷纷入场,西贝后厨成为第一战场。
罗永浩开直播,展示了西贝隔夜菜,可以保质24个月、18个月的冷冻制品,以及只供应外卖的加热即食菜。罗永浩在直播间,情绪充分释放,消费者情绪也得到了调动,超过90%的网友一边倒支持罗永浩。
罗永浩呼吁,尽快出台预制菜标准等相关管理标准、法规;西贝应该学老乡鸡明明白白标注。
当晚直播,老乡鸡成为赢家,收获好评。
本来罗永浩已经宣布不在继续跟踪此事,占用网络资源,要忙“正事”。突然“华与华”参与进来,力挺贾国龙和罗永浩要干到底,不弄死网络黑嘴,誓不罢休。
放下的罗永浩,又拿起了砸西门子的勇气,不再接受任何朋友的劝,发誓要干到底!!!
情绪这个玩意儿,只要被点燃,不是一泡尿一盆水能够浇灭的。
事件还在发酵……
西贝的傲慢
整个事件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西贝老板贾国龙的傲慢。
当其连用三个“起诉”对线罗永浩,一来一回中,舆论的火力很快传导到线下。9月10日和11日,西贝所有门店的日营业额各减少100万元,西贝遇到成立以来“最大的外部危机”。
9月12日下午两点,在位于北京中粮祥云小镇的西贝店——就在罗永浩吃饭的那个包间里,贾国龙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表示“我们公司有法务部,具体什么程序我不太清楚,这事由公司法务部的人在做。我生意可以不做,但官司一定要打。”
“生意可以不做”,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心。
9月12日晚,西贝召开覆盖1.8万员工的“作战大会”,鼓舞士气、稳住顾客。
双方攻守之间,行业大佬与头部品牌集体发声。巴奴、吉祥馄饨、朱光玉火锅等企业高管连夜力挺西贝;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表态和删除更是掀起新的话题。
贾国龙认为自己的朋友不少,挺自己的人挺多。
然而,风波已经从西贝本身,蔓延至整个行业:什么是预制菜?要不要标注?透明的边界在哪里?
9月13日下午,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传来最新进展,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同时,《人民日报》预制菜讨论,在交锋中抵达共识;《新华社》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央视新闻》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三篇文章发布。
9月14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但他打醒了我,算变相的帮西贝进步。让大家担心了,谢谢大家的关爱。”
显然,贾国龙不承认西贝餐饮有问题,只承认自己应对方式有问题,还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
这是妥妥的死鸭子嘴,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傲慢。
华与华的蠢和坏
罗永浩和贾国龙正打得不可开交,拉架的军师华与华竟然火上浇油,深怕火不够大,不够旺。
先来看看,这个军师的言论——
9月14日,媒体爆出近期力挺西贝的华与华董事长华杉曾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为西贝服务了十年,拿了六千多万的咨询费,下个十年也不贪心,拿一两个亿就行了。
9月11日@华彬2009:西贝是拼了老命把菜做好的企业,贾国龙又是极其爱惜自己羽毛的人,罗永浩这样的污蔑,他绝对受不了。
9月12日@华彬2009:这不是危机公关,因为根本没有危机。是贾国龙怒了要硬杠网络黑嘴。以贾国龙为镜,我都感到鲁迅先生说的“榨出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来”。勇往直前,不苟且偷生,就是贾国龙!
9月13日@华彬2009:西贝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企业之一,遭到这种网络黑嘴的网暴,老板选择硬杠,一定要辩个清楚明白,这也给习惯于忍辱负重、苟且偷的好人做了一个示范。
看到这样的言论,在舆情面前,用这种方式支持自己的客户,与第三方乃至消费者硬抗,而不是采取高明的公关手段,更多和华与华合作的客户是何种想法?用这样的军师不后怕吗?
为了自己的几百万咨询费,看着西贝每日200万、300万的下滑,还鼓励伤痕累累、血流不止的客户站起来勇敢地战斗!?
这不是蠢,是坏。
正在华与华合作的酒类企业,不值得警惕吗?
留给酒业的警示
西贝事件并不复杂。
罗永浩起初发泄的是简单的情绪——在消费过程中买到、吃到不满意的发个朋友圈、发个微博吐槽一下,无可厚非。5个人吃了15个菜,是菜量小,还是这几个人太能吃?难道不值得西贝思考吗?
客观理性回复,解决不就行了吗!
贾国龙的愤怼,扬言要起诉,难道,京东、淘宝、拼多多,加起来估计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差评,卖家都要去起诉吗?
再者,华与华你是军师,是用脑子挣钱的。咨询公司、定位专家、企业顾问需要的是理性思考,不是情绪输出。
正在华与华合作的酒类企业,不知道思考吗?不值得警惕吗?
已经收了几千万,还想再收几千万,转过身就说“**酒 ****酒”人傻钱多。突然想起张默闻打造的“想平安,喝泰山”——这是泰山酒业花了1000万的定位,和董酒的“不喝董酒不懂酒”一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典型的“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酒行业同仁,我们不仅仅是围观此次论战的看客,而是要举一反三,防微杜渐。
消费者提出问题,我们就要理性分析、积极回应。比如,消费者质疑过度包装、质疑真假年份、质疑固态法和液态法、质疑勾调,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作为酒业人要耐心解释和说明。茅台再好也有人说不好喝,那是消费习惯和口感习惯的差异,不能粗暴地就要起诉。
这里也警示酒业,明码标价、货真价实的重要性。虚标年份、以次充好迟早是要吃亏的,转弯处会遇上王永浩、张永浩这样较真的人的。
尊重消费者,就是在尊重企业自身。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马斐九频道,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