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为何能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丨酒器大观㊱
2024年1月30日
![图片]()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四羊方尊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中。四羊方尊长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达34.5公斤,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体型最大的一件。其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显得霸气十足。作为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实际上,羊在青铜器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善良知礼和外柔内刚,同时还象征“吉祥”,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宜侯王大吉羊(祥)”铭文,吉祥有时直接写成“吉羊”。![图片]()
四羊方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令人难以置信,被认为是传统泥范法铸制的巅峰之作。与此同时,四羊方尊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图片]()
四羊方尊沉睡三千年重见天日后,还有着一段曲折的经历:1938年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炭河里遗址),几经辗转,被保存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地库中。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兵临长沙,在战乱中四羊方尊被炸成20多块碎片。1952年才找到四羊方尊的碎片,经过修复恢复了原样,几乎看不出破损的痕迹。1959年国庆十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四羊方尊被上调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古老的祭祀文化、生动的羊头造型、高超的青铜工艺……四羊方尊见证了中国古代人民高超的雕刻工艺,也象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三千年后的今天,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后人的尊崇。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