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浓香文酿团队
3月28日,泸州老窖瓶储年份酒浓香出海110周年鉴赏会·泸州站成功举办,书籍《寻找岁月陈酿的酒》亦在当日荣耀发布。
▼点击观看视频了解更多
66年前,一位17岁的泸州少年进入泸州市曲酒厂帮工。在顺利完成酿酒任务后,少年在“庆功宴”上喝下了心心念念的美酒,第一次尝试到“醉酒”的滋味。
66年后,已是耄耋之年的贺正修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有诸多感怀。作为一名资深老酒收藏爱好者、泸州老窖忠实拥趸,五十余年的老酒收藏历程是他对老酒始终如一的热爱。他与老酒的故事,是时代光影下的另一杯“陈酿”,浓郁而悠长。
《寻找岁月陈酿的酒》正是这样一部记录老酒收藏爱好者故事、探寻老酒魅力的书。
包含贺正修在内,《寻找岁月陈酿的酒》一共采访了十三位全国知名老酒收藏者。在历经两年的筹备和跨越千里的实地走访后,他们的故事最终凝结成344页的图文、视频。
泸州市城市宣传官、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4代传承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也在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老酒与人生的感悟。
他提到,一滴新酒历经挥发、氧化、缩合、缔合、酯化老熟、美拉德反应等系列陈酿呈香的过程,和人生历经学习成长、少年叛逆、社会磨练、到人生高光、到不惑之年、到知天命……二者非常相似。
|泸州市城市宣传官、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4代传承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在活动中分享对老酒与人生的感悟。
“阅历即魅力,新酒辛辣如少年意气,陈酿绵长似世事洞明。”
因此,“真正的老酒,是封存往事岁月的琥珀,亦是照见朋友真心的明镜。”
而那些收藏老酒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又有哪些不同?
也许在看完此书后,你的心中会有自己的答案。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残片上,一个侧身而立、长发垂肩、手持拐杖的象形符号,揭开了汉字“老”最初的生命密码。
李宾介绍:“甲骨文中的‘老’字,像一个长发老人拄着拐杖。孔子云‘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以此表示对长者的尊重。
今天,与‘老’相关的词几乎都具有正面意义:老朋友、老辈子、老同学、老战友、老伙计,老当益壮、老而弥坚、老骥伏枥、老马识途、白头偕老、天长地老……这告诉我们要用时间酿好酒,好酒要三分酿,七分藏。”
|当人们品味老酒时,也是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例如,中国的白酒文化强调 “中庸之道”,饮酒要适量,不可过度,体现了中国人对适度、和谐的追求。这种文化内涵通过老酒代代相传,成为人们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老”字的演变,是华夏文明尊崇时间价值的微观镜像。正因如此,“老酒”成为了凝结时间、承载岁月的一种方式。
《诗经·豳风·七月》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记载,揭示了“老”与酒的原始关联。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长者的经验是族群存续的关键——何时播种、如何酿酒、怎样窖藏……
与此同时,发酵的过程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酒体在窖池中完成微生物群落的代际传承,让“窖越老酒越好”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泸州老窖的三大藏酒洞纯阳洞、龙泉洞、醉翁洞,洞内空气流动极为缓慢,常年温度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这种恒温恒湿的环境,为酒体老熟提供了理想的物理条件。温度稳定使酒体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能够在一个较为稳定的速率下进行,避免了因温度波动导致的反应速率不均,有利于酒中各种成分的缓慢而均匀的转化。
可以说,酒从诞生之初便与时光结缘,在春酿秋藏、冬酝夏熟的轮回中,酒液在陶坛中默数星辰,在窖池里吸纳地气,最终蜕变为承载岁月重量的“老酒”。
但并不是所有的酒都能成为“老酒”,这与酒的品质有关,只有真正的好酒才有陈年和收藏的价值。
衡量品质的标准,被归纳为“七度要素”——时间的长度、酒精的浓度、原料的纯度、瓶装的密度、窖藏的温度、环境的湿度、光照的强度。这七重维度,共同构成了老酒品质的“生命密码”。
|当一瓶老酒经过层层鉴定,泸州老窖会专门颁发鉴定证书,对老酒的生产年代、产品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予以记述。
七度法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是对匠心工艺的极致追求。而作为老酒标准的制定者,泸州老窖以科学数据为老酒赋予“可量化的诗意”,让每一瓶年份酒都成为时光的具象化表达。
“回首700余年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的活态传承史,一个‘老’字,既是过去深厚底蕴的积淀,也是面向未来蓄势待发的底气。”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李后强说。
所以,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之一的纪连海老师认为,收藏老酒的本质就是留住历史。
一瓶老酒,封存着特定年代的工艺密码、气候特征甚至人文风貌。透过酒液,人们触摸到先民“秋收粮、冬入窖”的劳作智慧,感受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坚守,更能在举杯时与历史对话,体悟“壶中日月长”的东方哲学。

以物鉴史,传承在人。老酒的存在,离不开那些收藏老酒的人。
2023年,泸州老窖《寻找岁月陈酿的酒》正式立项,以“老酒赞美生命”为主旨并设立“寻9”编委会,一场以老酒为媒,寻找真正爱酒之人、藏酒之人、懂酒之人的旅途由此开启。
|2024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环境保护总监张宿义(左)、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右)在胡义明(中)名酒品藏馆赠书并合影留念。
此书,是白酒行业第一本系统聚焦老酒藏家及其背后故事的人文访谈,亦是首次揭开藏家们个人白酒收藏心得与其人生感悟的岁月赞歌。
此书以寻找精彩的老酒人生为目标,泸州出发,周边环至成都、自贡、重庆,北至北京,南至潮州,东至上海,途经南京、无锡、南昌等地探访诸位藏家;从藏家个人成长经历,与泸州老窖老酒收藏结缘、相识、相知、相伴的故事徐徐展开,风云际会下时代与个人追求互为表里,并结合视频与各章延伸阅读,多面呈现藏家与泸州老窖相融共生、携手相伴的陈年岁月。
文章开头提到的贺正修,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泸州人。
|2023年7月16日,贺正修八十大寿现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右)为贺老(左)祝寿。
年轻时,贺正修参军支援国家建设,“工农牌”泸州老窖特曲就是他献给战友的家乡特产。在那个买酒还需要酒票的年代,贺正修让家人把酒票积攒在一起,只为给战友多买几瓶泸州老窖。
“因为泸州老窖,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酒、有朋友、有快乐,所以我很珍惜与泸州老窖的缘分。”
如今的贺正修虽然不再年轻,但依然充满活力。他喜欢广交朋友,更喜欢向朋友介绍自己收藏的诸多老酒。在餐桌上,他总是一边手握“工农牌”泸州老窖特曲酒,一边从饮用、收藏、投资等角度向朋友娓娓道来。
他将年少时的热爱化成了前行的动力,用一瓶瓶老酒,将自己与家乡深深连接在一起。
|2024年,胡义明在泸州老窖全国鉴评会活动上鉴评国窖1573
胡义明从事白酒酿造品评勾调已经40余年了,他是全国第五届白酒品评专家委员、酿造高级工程师,在1993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年仅23岁的胡义明受命在二峨山下创办酒厂,缺少经验的他决心学习酿造大曲酒。
于是,揣着一封四川省糖酒公司的介绍信,胡义明敲开了泸州老窖的大门。泸州老窖的赖高淮总工程师爽快地答应了他,并安排他到营沟头车间学习,车间主任是“酒城三成”之一的赵子成。
泸州老窖的倾囊相授,开启了胡义明漫漫的酿酒生涯,时至今日,胡义明仍然怀念着那段曲折而精彩的求学经历,他经常说自己是“泸州老窖的编外员工”,珍藏着在泸州老窖学习的资料、笔记、图片等。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成功举办之后,胡义明为了进一步学习,将参赛的360余个品种悉数买下,不远千里运回了成都。
那时候的胡义明想不到,这些藏品会在若干年后指引他走向老酒市场。退休后的胡义明成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主席,以自己的专业技能继续为白酒行业、老酒做出贡献。
他说,“我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老酒的价值是被严重低估的,老酒是讲好中国白酒故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021年8月20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左)带队参观“三开堂”并授予郑杰(右)收藏家顾问聘书。
中国陈年白酒著名藏家、老酒圈副会长郑杰是一位极致的老酒收藏大咖,他收藏的老酒品种近万,藏品遍及华夏名酒。而他不为争名逐利,只为收藏本意的纯粹,谱写了段段收藏界的佳话。
海派收藏传承者李耀强,自称是老酒圈里的一朵奇葩,滴酒不沾却收藏了几万瓶酒。2019年,他获得三项“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证书——收藏中国白酒品种之最、收藏白酒品牌之最、收藏上海酒品种之最。
|李耀强正在细致鉴赏不同时期、不同厂家的酒标。
除了他们,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兼职副秘书长、老酒文化操盘手张继斌;酒界大商、老酒收藏家陈连茂;老酒伉俪吴俊杰、罗逸丹;老酒圈先锋集结人史进财;老酒拍卖引领者杨振东;老酒新零售探寻者曾宇;著名酒类收藏鉴定专家、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兼职副秘书长焦健;场景化品饮设计师刘健;与微生物打交道的博导、四川大学先进酿造科技创新主任、教授许正宏也讲述了各自与老酒结缘的故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老酒藏家的故事,每章起始,可扫码观看藏家视频。
在书的扉页,印着受访者的签名。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因为对老酒的热爱,让他们的笔迹得以出现在同一页纸上,让他们的故事可以传递给同样热爱老酒的读者。
《寻找岁月陈酿的酒》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为每篇人物采访都配备了楔子、正文、延伸阅读、笔者札记和视频,让读者对每一位人物的故事都能拥有多个鉴赏角度,从中体会不同的滋味。
13个故事的徐徐展开,勾勒出不同时代的光影,也刻画出形形色色的人生路途,这是老酒带来的岁月之美。

在白酒行业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泸州老窖以“中国瓶储年份酒开拓者”之姿,为老酒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行业生态的持续建设贡献着不可替代的力量。
2016年,泸州老窖在行业内率先提出“瓶储年份酒”的概念,终结了市场对“老酒”定义的模糊认知。这是中国老酒市场的一大分水岭,自此之后,老酒以出厂日期、生产批次、包装生产日期等作为计算依据,确保产品足年储藏、真实可鉴。
2017年,泸州老窖再次全面下发《关于国窖1573经典装瓶储年份酒2017年度价格体系的通知》及《瓶储年份酒新零售价格的通知》,并携手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建立“名酒收藏交易平台”。
这一创举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为全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价值评估框架。
时间回到1959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泸州老窖大曲酒》,成为中国第一本酿造专业教科书,推动了中国白酒的产业化发展。
随着老酒市场兴起,凝聚泸州老窖国窖人智慧与心血,沉淀泸州老窖丰富老酒资源和厚重文化内涵的著作——《泸州老窖藏典》《国窖1573藏典》应运而生。
|《泸州老窖藏典》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001年间泸州老窖老窖产品200款,附以产品高清大图与背面大图、局部细节图及相关信息,且系统地梳理了厂名、瓶盖、商标、重要奖项给予佐证,并标注典型产品风味特征及详实的理化数据指标。《国窖1573藏典》全书共收录179款国窖1573产品,系统梳理了国窖1573的缘起以及孕育、诞生、发展各阶段的历史沿革。
从推动产业发展,到传承老酒文化。泸州老窖用实际行动证明——唯有时间方能见证价值。
作为中国瓶储年份酒的开拓者,泸州老窖坚持高品质、高标准和高价值的运作理念,致力于打造老酒的“四大标杆”,即:文化标杆、消费标杆、投资标杆和行业标杆。
|2025年3月28日下午,泸州老窖瓶储年份酒浓香出海110周年鉴赏会·泸州站成功举办,泸州老窖与社会各界的瓶储年份酒爱好者、与中国白酒专家齐聚一堂,共鉴瓶储年份酒的价值与魅力。
2018年开始,泸州老窖相继开展“寻找岁月酿的酒”“名酒70年,荣耀鉴新篇——‘家有老酒’泸州老窖专场鉴评会”“品味450年,名酒荣耀鉴新篇”“浓香700年,岁月鉴真味”“中国名酒·瓶储真藏”等系列瓶储年份酒全国巡展活动。
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重点城市,泸州老窖还建立起老酒博物馆、老酒体验店,以及泸州老窖官方形象店。
通过线下活动,泸州老窖编织出一张覆盖时空的瓶储年份酒价值传播网络,使得老酒的价值认知从专业藏家扩散至寻常百姓,真正实现了“破圈”效应。
从文化传承到市场革新,从品质标杆到价值引领,泸州老窖的每一步都浸润着对时间的敬畏与对匠艺的执着。
站在2025年的时空坐标回望,从1999年首开中国白酒收藏先河至今,泸州老窖的老酒之路,恰似一场跨越二十年的匠心长跑。
泸州老窖将老酒的价值叙事从单一的物质层面,拓展至文化传承、投资逻辑、消费升级的多重维度。这份坚守与创新,不仅让“泸州老窖瓶储年份酒”成为高端生活的象征,更推动中国老酒领域完成了从经验传承到标准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泸州老窖瓶储年份酒数字化智慧平台”的正式推出,文化传承与数字创新并驾齐驱,亦将拉近藏家与美酒的距离。
未来,当名酒收藏爱好者举杯品味时光的陈酿时,也将记起这家企业如何以一瓶酒的温度、一本书的厚度来唤醒整个行业对时间价值的敬畏与追寻。
1.泸州老窖通过《寻找岁月陈酿的酒》和瓶储年份酒体系,将老酒定义为“封存往事的琥珀”,强调其承载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从甲骨文“老”字的哲学解读到农耕时代“春酿秋藏”的智慧,老酒成为连接古今的媒介,体现华夏文明对时间的敬畏。泸州老窖以“七度要素”科学量化老酒品质,赋予其“可量化的诗意”,推动行业从经验传承迈向标准化,彰显文化标杆意义。
2.老酒的价值通过收藏者的故事得以升华。书中13位藏家如贺正修、胡义明等,以人生轨迹诠释老酒如何成为情感纽带(如战友情、家乡情)与专业追求(如酿酒技艺传承)。藏家们从品鉴、投资到文化研究的多维实践,印证了“阅历即魅力”的深层关联——老酒的陈酿过程与人生成长相互映照,形成“新酒如少年,陈酿似洞明”的生命哲学。
3.作为中国瓶储年份酒开拓者,泸州老窖自2016年起定义“真实年份”,建立交易平台与数字化体系,推动老酒从小众收藏走向大众消费。通过全国巡展、老酒博物馆及“藏典”系列书籍,构建“文化-消费-投资-行业”四大标杆,实现老酒价值的全维度释放。其创新实践不仅重塑市场规则,更以“一瓶一故事”的传播策略,让老酒成为高端生活与历史对话的象征。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北纬28度的浓香,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