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明
现任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国家级白酒评委、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大师

荣誉称号
四川省科技系统先进个人、四川企业技术创新突出贡献人物、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企业家、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奖先进科技工作者、绵州工匠、泸州市第十批拔尖人才、崇州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等。
1潜心专研二十载
大学刚毕业的卢中明,带着一身专业知识走进酿酒车间,开始跟师傅学习酿酒。刚开始,车间工作繁重而辛苦,白天认真实践,晚上总结分析。为了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他经常主动申请加班,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为了养护好酿酒窖池,让窖池“吃得健康”“长得健康”,仅窖池温度监测一项工作,在十年时间里,卢中明就记录下了厚厚的50多本研究笔记,并组织开展技术培训50多次,培训学员5000多人次,为窖池养护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二十多年来,为了深入探索浓香白酒中的奥秘,从单粮酿造转战到多粮酿造,从制曲、酿造、储存、酒体设计单个科研项目到生产、质量、技术、生态、环保、品饮大系统的全面研究,卢中明立足行业高度,高瞻科研前沿,下沉到生产一线,钻坚研微,论证检验,转化科研成果:先后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3项,省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6项,主持开发新产品50余个,在《酿酒》《酿酒科技》《食品与发酵科技》《中国酿造》等行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内容涉及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科技管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白酒市场分析等;参与《白酒分析方法》《白酒工业术语》《地理标志产品·国窖1573酒》等国家标准及地理标志产品的地方标准制定;涵盖白酒酿造、生产工艺改进、检测方法等多方面。
他提出的加浆水、白酒后处理等技改项目,成功解决了酒体浑浊沉淀的行业难点问题,并提升了酒质;先后参与主研的3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经费资助。其中,《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曲药及制曲环境、糟醅及酿造环境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其对酒质的影响,揭示了糟醅在高温堆积和窖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趋势,该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个奖项。在传承传统酿造技艺的基础上,长期致力于白酒感官质量研究,成功解析出影响浓香型白酒醉酒度的醉酒因子、醒酒因子,并深度融入白酒传统生产工艺,助推了中国白酒感官质量和健康化的深度发展。在新产品研发方面,致力于将市场需求与技术研发、基酒酿造与酒体设计有机结合,先后主持或参与开发优化“国窖1573”“泸州老窖系列酒”“全兴井藏”“全兴青花”“熊猫” “丰谷壹号”“丰谷酒王”等知名产品,多次获得行业技术奖项并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和热捧。
2醉美科研领路人
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敏锐的嗅觉、味觉、触觉感官能力,通过长年一线生产上的科研实践,卢中明很快掌握了酿酒技艺精髓,并在尝评和酒体设计方面脱颖而出,成为泸州老窖第23代酿造技艺传承人,首席质量官和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
上任丰谷酒业总经理后,卢中明做的第一件事是以企业党委名义,召集党员干部、技术骨干开展低·醉酒度生产技术研讨会。卢中明认为,低·醉酒度,是一个可以数量化,又是一个可以人体感官体验到的感性消费属性产品,要进一步推广低·醉酒度白酒生产技术,提升低·醉酒度产品感性消费的满意度。
在找到技术突破口后,卢中明带领科研队伍,摒弃业内固有的发展思维,立足“消费4.0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持续以“人体饮酒学”为科研方向,以低·醉酒度技术项目饮后之“体感”为科研抓手,开始深入醒酒因子、醉酒因子、健康因子对白酒饮后之“体感”的研究与探索,并着力这些核心要素和研究过程,最终目的是做到真正“懂消费者”。即让生产工匠、科研人员懂消费者,也让销售团队、经销商懂消费者。
自上任以来,在卢中明的带领下,丰谷科研团队在持续建设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将“卢中明酿酒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了“绵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创建了“绵阳市低醉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泸州老窖等单位共建 “四川省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并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与西南科技大学共建“省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同时,“丰谷酒业低醉酒度白酒产业技术团队”入选“科技城人才计划”项目,开展了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0余项,承担起省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获得绵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四川省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酒业协会等优秀论文奖6项。申请国家专利28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件。
自调任丰谷酒业以来,科学统筹谋划、精准规范布局,带领企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营业收入从2018年5.6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21亿元,销售额增幅达133.81%,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品牌塑造方面,提出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同频共振的双品牌塑造战略,创立了独有品牌IP的品牌推广策略,在第16届华樽杯酒类品牌价值名单中,丰谷酒业以品牌价值598.48亿元位居四川省白酒第5名、中国白酒第21名。
在企业管理方面,导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思维,结合科学管理手段,通过“管理重构、流程再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全面构建新体制下的财务、行政、人力资源、安全、风控等管理体系,助推丰谷酒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3醉美科研人才培养者
在丰谷酒业,卢中明带领的科研团队,探索研究形成的人体饮酒研究、窖泥微生物研究、白酒生产工艺研究等科技成果,不仅为丰谷酒业的产品生产销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在多个领域都已经具有了行业领先优势。
近年来,为了加快公司相关科研项目的推进和企业人才培养,卢中明率领科研团队,积极与四川大学、江南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科研院校展开长期产、学、研、用合作,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合作建立了“教学学习基地”,为酿酒和科研人才培养创建起了良好的平台。
不仅如此,近5年来,丰谷酒业公司每年都会从销售总额中提取近4%的科研经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6,100万元,完全投入到科技研究、产品开发、质量提升工作中。
在卢中明的领导下,目前,丰谷酒业已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卢中明酿酒技能大师工作室、冯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省级)、由中国科技城人才计划“卓越计划”资金支持的低醉酒度白酒产业技术团队,是科研人才成长的摇篮。先后培养了十余名国家级白酒评委、数十名省级白酒评委。多次为国家、省、市组织的酿酒生产技能培训授课,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同时,担任四川轻化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先后指导研究生20余名。所指导的技术人员和学生多数已成为各个企业的技术骨干。调任丰谷酒业以来,已培养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国家白酒评委4名,四川省“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二、三等奖各1名。
4所获奖项
2023年主持的《浓香大曲产乙酸能力关键调控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荣获四川省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1年主持的《智能控制蒸馏系统对浓香型基酒量质摘酒影响的研究》项目,荣获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020年主研“丰谷特曲(透明装)”荣获年度“青酌奖”酒类新品;
2020年主持的《低醉白酒风味大曲发酵过程中环境微生物调控方法的研究》项目,荣获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9年主持的《提高浓香型白酒复合香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主研《泸州老窖古酿酒作坊微生物生态分布规律研究》项目荣获“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主研《浓香白酒提质控耗系统工程及产业化研究》项目荣获“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主研《功能性微生物种群优势培养技术》项目荣获“泸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1年主研《生物发酵底物浓度调控技术》项目荣获“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年主研《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10年主研《白酒酒体指纹图谱与身份证参数体系研究》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0年主研《国窖1573定制酒》项目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2010年主研《酒源数字化控制管理集成系统》项目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主研《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研究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9年主研《酒库智能化信息化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8年主研《国家名酒高效低耗固态发酵工程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2003年主研《生物功能性调味液的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荣获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