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国酒业非遗传承步入崭新阶段。这不仅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简单保护和延续,更是一场关乎文化自信、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变革。从政府高屋建瓴的政策引导,到企业深耕细作的实践探索,再到行业风起云涌的消费升级,酒业非遗传承正以多元姿态,编织着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图片


政策之舵:为非遗传承保驾护航




近年来,政府对酒业非遗传承的重视,已不再局限于口头的倡导,而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非遗保护这艘巨轮掌舵定向。

国家层面,对非遗保护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2025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12家酒企的14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列,这一举措彰显了国家对传统酿造技艺的重视。此外,文旅部提出修订《非遗法》,为非遗保护筑牢法律基础。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超113.8亿元,支持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并针对白酒行业活态遗产的特性,细化了工业遗产保护法规,为传统技艺的延续提供制度保障。

图片

与此同时,文化自信的觉醒,也为酒业非遗传承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025年春节期间,首个非遗版本的春节晚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非遗元素成为春节文化的亮点,展现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这种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消费行为上,也体现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上。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关注和报道酒业非遗传承的故事,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开始举办非遗文化的展览和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到非遗传承的行列中来。这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为酒业非遗传承提供了肥沃土壤。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酒文化也将走向世界,非遗技艺将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将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多可能性,例如利用数字技术对非遗技艺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利用生物技术对酿造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应用等等。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为酒业非遗传承带来无限可能。

图片


企业之翼:创新实践,焕发非遗新生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酒企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正积极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商业的融合之道。它们以非遗为根基,以创新为翅膀,在传承中求变,在创新中求存。

图片

以茅台为例,2025年茅台通过师带徒”“茅台工匠日”“QC小组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巧妙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既坚守传统精髓,又勇于开拓创新,不断绽放茅台工艺之花。茅台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酿造技艺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记录和保存,为非遗传承提供现代化的解决方案。

古井贡酒则通过解锁非遗密码的实践,将传统酿造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申遗工作。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自2018年起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尽快开展白酒酿造技艺申遗,推动中国酒文化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传承。这些倡议,彰显了中国酒文化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泸州老窖作为另一家龙头企业,也在非遗保护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泸州老窖的老窖池已有452年不间断使用历史,堪称中国传统制造业不断演变的真实现存案例。泸州老窖还牵头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构建系统性守护力量,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全新阶段。

五粮液更将非遗传承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五粮液酒文化景区,通过实景演绎、互动体验等方式,让游客亲身感受传统酿造技艺的独特魅力,2025年景区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成为酒文化旅游的新标杆。

这些企业的实践,不仅保护了传统技艺,更将其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实现了非遗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图片

可以说,企业在非遗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的推动者。通过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文化旅游等元素相结合,企业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这些成功案例表明,非遗传承并非一成不变的坚守,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

图片


行业之潮:消费升级,非遗走向世界




在政策和企业的双重推动下,酒业非遗传承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消费升级和国际化趋势,为非遗技艺提供了更广阔舞台。

图片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多个场合对酒业非遗传承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深刻见解。他指出,酒业非遗传承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和文化表达。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企业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技艺进行研究和应用,提升非遗技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文化表达也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面,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酿造技艺。

宋书玉理事长还指出,跨越山海走向国际,是中国酒业共同的追求;文化走出去是中国酒走出去的前提,也是中国酒业的共识。文化是中国酒企生存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在中国酒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他强调,中国酒业需要高品质,也需要做好价值与文化表达。酒企要不断提升品质,用更好的原料、更生态、更绿色、更精细化的酿造工艺,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储存;在品牌层面,要不断丰富和提升品牌内涵;在社会责任层面上,要更有责任与担当。

图片

2025年以来,酒业非遗传承在政策、企业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是一场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旅程,也是一场文化与经济融合的盛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酒业非遗传承将为中国文化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酒业非遗传承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唯有坚守传承之魂,勇拓创新之路,方能续写酒业发展的新篇章,让中国酒香飘向更广阔的世界。

编审 / 李林

撰稿 / 钰鸿

美编 / 林钰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