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又先人一步。
近日,在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理标志分技术委员会(SAC/TC554/SC1)第一届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国家标准审查会上,《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五粮液酒》国家标准(送审稿)审查通过。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五粮液酒新版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了五粮液在标准化基础研究方面的专业性和优势,建议尽快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颁布实施。
作为首批修订的地理标志产品,五粮液也为其他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修订提供有益借鉴。
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建立对应标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五粮液的品牌力,对于保持川酒的整体竞争力,也有重要意义。
地理标志是保护特定地区产品的特性、声誉和其他特征的重要知识产权。因其有着严格的产地范围和质量技术要求,也代表了更高层次的“品质认可”和“信用背书”。
川酒中,除五粮液(2001年被认定“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外,还有多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体现了四川深厚的酿酒传统和精湛的酿酒技艺。
*注:原产地名称这一说法在我国主要存在于2005年之前,随着2005年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同时废止,至此之后,我国普遍用地理标志代替了原产地名称这一概念。
▍泸州·泸州老窖
2006年1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泸州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泸州老窖由此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据记载,公元1324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一代传承人郭怀玉研制出“甘醇曲”,改变了中国只有小曲和散曲酒的历史,推动大曲酒成为主流。历经700年传承,泸州老窖不断革新技艺,引领浓香型白酒的发展,有白酒行业“黄埔军校”之称和“浓香正宗”美誉。
1952年,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泸州老窖被评为首届中国四大名酒,并蝉联历届中国名酒。泸州老窖的1619口百年老窖池、16个酿酒古作坊及三大天然藏酒洞,均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绵竹·剑南春
剑南春产自四川省绵竹市剑南镇,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卓越的品质闻名于世。“剑南春酒”于2002年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原产地保护产品。
剑南春始于南齐,兴于盛唐,其前身剑南烧春为唐代宫廷御酒,记载在《旧唐书·德宗本纪》中。在南齐时期就投入使用的“天益老号”酒坊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并且至今仍能生产美酒。
新中国成立以来,剑南春在1979年、1984年、1989年由轻工业部举办的全国评酒会上三届蝉联“全国名酒”称号,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剑南春古老的白酒酿造技艺,被一代又一代的酿酒传承下来,不断发扬光大,尽显中国名酒风采。
▍泸州·郎酒
郎酒产自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是中国白酒市场的一颗璀璨明珠。2004年10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郎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二郎镇自北宋起就开始生产凤曲法酒,清末的“惠川耙房”“集义糟房”开始生产“回沙郎酒”,1933年更名为郎酒。作为川派酱酒的代表,郎酒的酒液清澈透明、酱香浓郁、醇厚净爽、入口舒适、甜香满口,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
在第四和第五届全国评酒大会中,郎酒均获得中国名酒称号。其传统酿制方法拥有“两次投粮、九次蒸酿、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特点,在酒业独树一帜。2008年,《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现了中国名酒的深厚底蕴。
▍遂宁·沱牌舍得
遂宁射洪自古出美酒。据《华阳国志》及《射洪县志》记载,射洪酿酒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壮大于当代。杜甫曾至射洪,并写下“射洪春酒寒仍绿”的赞赏。
2008年,射洪出产的名酒沱牌、舍得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沱牌舍得的酿造技艺源于唐代“射洪春酒”和明代“谢酒”,具有1300余年历史,是我国酿酒技术和酒文化的宝贵财富。1989年,沱牌曲酒在第五届国家评酒会成为中国名酒。
这些历史和荣誉,都充分证明了沱牌舍得在白酒行业的卓越地位和影响力。“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系列”累计销售超过50亿瓶,成为一代人成长的记忆。“舍得”则诠释了当代中国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智慧,是中国以价值观和哲学智慧命名的高端白酒品牌。
▍成都·水井坊
水井坊所在的成都产区,冬暖夏热,全年无霜期长达三百天以上,水热条件良好,很适合酿酒微生物生长,有“自古蜀中出佳酿”的说法,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
2001年12月0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水井坊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水井坊遗址,被考古界、史学界、白酒界专家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坊”。2006年,水井街酒坊遗址被国家正式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08年,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水井坊拥有了“双国保”。
更可贵的水井坊从元末明初至今,从未间断生产。浓香白酒有“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的说法,水井坊延续的不仅仅是传承,还有酿酒的微生物。这些酒糟里的微生物,在600多年里不断进化演变,成为水井坊独特的好酒基因。
从五粮液到水井坊,这些地理标志产品不仅代表了川酒的高品质和独特风味,也体现了四川在酿酒技艺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卓越成就,让川酒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川酒和地理标志,是一场共赢的双向奔赴。
当下的白酒市场,已经到了产区竞争时代。川酒的地理标志产品分布在五个核心产区:宜宾、泸州、成都、德阳(绵竹)、川东北(遂宁),让川酒发生了更系统和复杂的升维,具有多重意义。
总体来看,白酒产区在土壤、气候、水源质量、微生物资源的多样性、酿造工艺的传承性等,对白酒的品质和口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地理标志要保护的核心要素。
地理标志正在和白酒产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一起,构成更具竞争力的品牌要素,赋能企业品牌和产品的价值提升,形成更强大的川酒合力。
从行业角度看,酒业近年来对地理的研究和推广越来越深入。很多酒企和产区把水源、种植、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与品宣结合,形成了强大品牌壁垒。比如茅台与茅台镇,五粮液和宜宾,汾酒与杏花村,都是其中典范。
除了和产区直接形成强联系,还有部分酒企依靠地理特质,在细分市场一路狂奔。比如迎驾、丹泉等企业依托当地的地理环境,发力洞藏酒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取得快速增长。
由此可以发现,对土壤、生态、文化等独特地理元素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塑造产品品质与品类差异性认知,以及打造企业和产区品牌的重要元素。
而现在川酒的五大产区均有地理标志产品,已经在这场竞争者中布下了关键棋。这也将可能成为川酒保持核心竞争力,持续引领白酒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文中配图来自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