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贵州省投资促进局主办、广东省贵州商会(联盟)承办的首届“黔人贵友”大湾区商协会会长峰会暨“醉美贵州”文旅与投资洽谈会及“风从山中来,酱酒天下行”——中山站在广东中山隆重举行。
作为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酒业公益品牌酉贤创始人、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发起人、酒业观察贾和培训专家、遵义白酒商会特聘顾问吴勇做了《大湾区酱酒市场乘势而起》的主题演讲。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程度之高、经济活力之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酱香型白酒作为近些年的突出表现代表着酒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广东省各地市的发展都非常耀眼,此次选择在珠江入海口的中山召开酱酒市场发展论坛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酱酒的工艺复杂,综合要素要求非常高,所以酱酒处于稀缺性状态。加之风味特征突出,需求多元化的白酒市场消费者更倾向酱酒的消费。回顾改开四十余年白酒的发展历程时,除了不同阶段的产能、渠道、品牌等助推力量,还有一条隐性的力量在改变白酒类消费趋势的发展,那就是技术的进步——即科技之美。酱酒的崛起,更准确地说是白酒科技的一次进步和升华,这于消费升级中的白酒爱好者们而言,不啻为雪中送炭;
其次,白酒总体的高水平盈利能力,头部企业在资本领域的备受青睐,品牌效应突出,从而形成坚固的产业壁垒,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而这些优点又在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酒品类表现的更为突明显,从而导致在全国范围内,酱酒扩容快速。2022年,中国酱酒产能约70万千升,同比增长16.7%,约占我国白酒总产量671.2万千升的10.43%。实现销售收入2100亿元,同比增长10.5%,约占我国白酒总销售收入6626.5亿元的31.69%;实现利润约870亿元,同比增长11.5%,约占我国白酒总利润2201.7亿元的39.51%。近5年来收入/产能/利润 CAGR 分别达 19.9%/14%/19.3%,呈现高收入、低产量、高盈利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白酒产量仅为209.7万千升,同比减少14.8%。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已成事实。与此同时,酱酒生产型企业却在全国各地稳步增长,今年酱酒总体产能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销售额和利润占比将继续保持优势。
第三,尽管当下白酒处于周期中的深度调整阶段,以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为代表的全球蒸馏酒也亟待在国内市场渗透布局。但庞大的国内酒类消费市场正在经历国潮、家国民族记忆符号的回归,消费情绪更多的是凝聚在对我们故土质朴无华的热爱和礼赞。白酒作为这种情绪中最为特殊的生活载体,在革故鼎新的实践历程中,历久弥香。而酱酒,将进一步释放其强大的文化基因、精湛匠艺和推陈出新。
最后,活动的本身也很能说明问题。全国各地很多省区都在推进本地的酒类复兴、振兴、转型升级等,但贵州在这方面做的最扎实有效,省地县(贵州、遵义、仁怀)三级联动,全球布局,全国落地,其行动力、凝聚力、创变力等都走在了同业者的前面,长期主义的实践力和科学力,是酱酒崛起最大的底气。也正基于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贵州酱酒将持续引领其他省区的酱酒市场渐趋繁荣。各地产的酱酒风格将日渐多元化、属地化、亲民化,甚至国际化,这种创新将赋能酱酒新的生命力。
风从山中来,云从龙,风从虎,到十五五末期,也即2030年左右,白酒总量将稳定在500万千升左右,届时酱酒市场规模将占白酒总量的30%,酱酒市场未来定然是“气吞万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