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非遗小镇正式拉开帷幕。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于杰,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杨光杰,丹寨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登利在开幕式上致辞。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蓝皮书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对2024年非遗传播工作以及非遗与旅游融合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度剖析,特别是2024年“特别致敬非遗活动”“最具传播影响力非遗活动”和优秀案例的发布,引发全场关注。
其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报送的《泸州老窖景区:一场穿越700余年的“活态双国宝”之旅》案例成功入选全国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优秀案例,是所有入选案例中唯一酒类非遗案例。作为中国白酒非遗坚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泸州老窖再次以浓香之名书写“活态”传承新注脚。

△《泸州老窖景区:一场穿越700余年的“活态双国宝”之旅》案例成功入选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优秀案例奖牌
泸州老窖景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地处长江与沱江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不仅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起源地,更承载着700余年赓续传承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和拥有450余年不间断生产的1573国宝窖池群。
景区拥有最完整的代表性传承人序列。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元代1324年郭怀玉起就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承,至今已历经700余年24代传承人口传心授,从未间断。目前,泸州老窖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50余年“活窖池”从未易址,700余年“活技艺”从未断代,泸州老窖24代人酿酒人始终与时间为友,只为酿造这一杯“浓”香至味

泸州老窖景区:
一场穿越700余年的“活态双国宝”之旅
泸州老窖景区以“活态双国宝”为核心,通过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拓展旅游线路,开发多样化非遗文创产品等,新增“酒旅融合”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美好生活新模式的同时,也让白酒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一、强化酒旅融合多场景布局,构建非遗空间
泸州老窖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基地的建设和推广,与中国最大的旅游央企——中国旅游集团达成共识、强强联合,成立中旅泸州老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非遗+文旅”模式,构建多场景酒旅融合版图,为游客打造出丰富的文化体验盛宴。
泸州老窖以非遗资源为依托,已建成包括1573国宝窖池群、泸州老窖博物馆、三大天然藏酒洞、乾坤酒堡、黄舣酿酒生态园、泸州老窖科技馆等一大批旅游基地,将非遗项目成果融入旅游服务场景中来,让旅客开启酒香四溢的非遗新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20世纪80年代起,泸州老窖在行业内率先开展工业旅游,近五年泸州老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2023年,“中国白酒博物馆”落户泸州,选址定于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旁。泸州老窖正全力打造以“窖洞园坊,江舟山港”为主要特色的世界白酒朝圣之地,形成全域酒旅融合游览矩阵,实现从传统酿造到智慧生产的全产业链文化消费体验。
二、打造文旅融合活动IP,实现“跨圈”传播
以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为核心,泸州老窖创新性打造多个文旅融合活动IP。2008年,泸州老窖率先在行业恢复举办封藏大典,至今已连续举办18届。2023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入选第六批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泸州老窖持续举办“春江酒月夜——中国酒城·非遗之夜”,“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浓香文酿杯”知识竞赛、“国宝遇见国宝”、“窖主节”、“流动的博物馆”全国巡展等众多文旅融合活动,以场景体验、非遗集市、文艺表演的形式,让非遗“活”在群众身边,实现非遗的“跨圈层”传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泸州老窖以非遗技艺为核心,创新打造多个文旅融合活动IP
三、开展非遗科普教育,激发传承热情
作为四川省科普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泸州老窖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科普教育和研学活动,邀请高校、商会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泸州老窖,让参与者亲身体会白酒非遗酿造的乐趣,立体化、沉浸式地深入了解白酒酿造过程及技艺传承背后的匠心精神,激发参与者对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热情,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同时,泸州老窖还与各大高校联动,开展非遗进校园、白酒文化宣讲、白酒知识科普等活动,积极推动中国白酒文化的发展。

△泸州老窖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白酒文化宣讲、白酒知识科普等活动,积极推动中国白酒文化的发展
四、开发系列旅游商品,激活消费动能
一是打造多款畅销非遗文创产品。泸州老窖围绕非遗资源,创新开发“麒麟麟”IP相关文创、茶具礼盒、车载香薰、艺术折扇、国潮扑克牌、香水等系列创新产品,在景区进行销售,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

△“麒麟麟”系列文创产品
二是创新文创商品销售模式。泸州老窖景区连续三年开展春节、端午节、国庆节三大节假日“浓香会”主题游园活动,设置了丰富的非遗沉浸式互动场景,如美酒品鉴、趣味酒令、浓香问答、印章收集等,让旅客在交互游戏中探秘传承700余年的中国浓香;开展“明市荟之‘一城一味酒肴市集’”,将非遗美食、非遗美酒与非遗体验项目融合,让游客拥有绝妙的非遗体验。

△泸州老窖景区连续三年在春节、端午节、国庆节开展“浓香会”主题活动,打造创意非遗沉浸式互动场景,仅2024年三大节假日活动期间景区游览总人数3.6万余人,促进景区营收超200万元
五、建设新型传播矩阵平台,助力非遗传播
泸州老窖打造了包括报纸、官网、电视台、自媒体等在内的全媒体矩阵传播,通过建设新式社会化传播体系,推动非遗创新表达和输出。“非遗守艺人—曾娜”“泸州老窖蓝V号”“窖小二”“泸九九的小酒窝”“寻找岁月陈酿的酒”“馆长.老杨”等新媒体账号全网播放量达10亿+,白酒非遗正以更快、更广、更令人喜闻乐见的信息传递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此外CCTV、光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人民网、新华网等知名电视媒体、报刊媒体、网络媒体均对泸州老窖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广泛宣传,极大地提升了泸州老窖知名度。

△泸州老窖创新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建设新社交化传播体系
近年来,泸州老窖在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成绩斐然、收获满满,在行业内起到良好示范作用。泸州老窖景区先后荣获行业首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第二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浓香型白酒起源地等称号,成为川南必打卡TOP10,2024年关键词百度指数稳居川南文旅类目首位,是酒城泸州一张特殊的城市文化名片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2024年,泸州老窖作为传统技艺类代表,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是浓香型白酒企业中唯一、川酒企业中唯一入选单位
七百余载匠心守护,泸州老窖初心不变。站在新的起点,泸州老窖将继续心怀敬畏,守好“活态双国宝”文化根基;以创新为羽翼,积极探索“非遗+文旅”发展新路径,加强在“科技+文化+产业”上的深度融合,助推白酒非遗更好拥抱现代生活,让传统的走向更远未来,让世界品味中国。
编辑&文 | 汤小琴
责编 | 牟雪莹
抖音号:1573lzl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