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的诞生,并非孤立事件,它是习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个缩影,深深嵌入其发展的肌理之中。

    这部开放共享的图鉴向世界讲述的,不仅是一杯酒的故事,更是一种中国式的发展哲学: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共赢,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追求卓越。

文|宋玥



秋分时节,天地间的生灵开始敛藏锋芒、蓄养内息,赤水河畔的习酒酒谷,却选择在此时敞开一个更为深邃、热烈的宇宙——那是由无数微生物构成的、肉眼无法窥见的酿造秘境。


在2025年的秋收论坛上,习酒集团发布的《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如同一封寄自酿造秘境的温暖邀约,让人们得以温柔俯身,结识那些在杯盏背后辛勤劳作、却始终默默无名的“微醺诗人”。


图片


173张菌落照片、123张光学显微照片、43张电镜显微照片......照亮了那片孕育传奇酱香的微观沃土,也在无声诉说:每一缕袭人的酱香,都是一场宏大的生命叙事;每一滴醇厚的习酒,都是风土与时间、人力与天工合奏的交响。


而习酒人,则以这曲交响的知音与守护者姿态,秉持“君子之道”,与这万千渺小而又伟大的生命,共守一个关于时间、关于品质的约定。


一杯习酒中的微观宇宙


习酒酒谷,北纬28°的传奇之地。这里群山合抱,河谷深切,形成了独特的高温河谷微气候。古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这片风土所孕育的,不仅是高耸的山、葱郁的林,更有一支庞大而精妙的“天然酿酒师”军团——那些肉眼无法窥见的微生物群落。


习酒通过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这片酿造环境中发现了超过1600种酿造微生物。认识和研究这一微生物群落,无疑是一场对习酒酿造生态复杂性的深刻探察。


图片


因此,习酒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合作,对产区内酿造样品及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构建了含129属325种微生物的共5808株习酒酿造微生物菌库,并建立了习酒菌种资源库在线管理系统。


《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中,对习酒微生物菌库中62属123种微生物(含细菌13属29种、酵母37属64种、霉菌12属30种)的分类学地位、菌落形态、显微形态及微生物功能进行了描述,共采集并展示了173张菌落照片、123张光学显微照片和43张电镜显微照片,相当于对核心微生物进行了细致的“身份登记”与“功能画像”。


当《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首次系统公开展示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形态各异的菌株,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生命图谱,在显微镜下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自然之美。


这片微观宇宙,是酱香奥秘的源头活水,是习酒风土灵魂不可复制的生命印记。守护好这片微观宇宙,是习酒的责任;而理解它、诠释它,并将其悉心解码,编纂成一部详尽的《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慷慨分享,则是习酒的君子情怀。


“开放共享”的发展智慧


在白酒酿造的传统长河里,每一处酒坊都曾将微生物群落视若珍宝,深深珍藏。那些活跃在窖池中的微小生命,是时光馈赠的秘语,是风土凝结的精魂。人们守护它们,如同守护家族最深的秘密。


然而,在赤水河畔的习酒人,却选择了另一条动人的路,他们轻轻推开实验室的大门,将这部“酿造天书”温柔地呈现于世人面前。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公开,更像是一次真诚的邀约,一次跨越企业边界的握手。它让古老的酿造技艺,从依赖经验的传承,走向了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学对话。


图片


当行业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习酒选择以开放代替封闭,以共享回应挑战。这份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却是一份深植于“君子文化”的温暖情怀。正如古语所云“君子成人之美”,行业的未来,也不在于筑起更高的围墙,而在于打开更宽的窗,让知识的清风吹拂每一片渴望生长的土壤。


君子喻于义,习酒以这番"破壁"的实践,诠释了新时代的"君子之义"——不是闭门造车、独享其成,而是开诚布公、成人成己。这份共享的智慧,正是对"君子之品"最生动的当代注解,也让传承千年的君子精神,在酿造的科学与艺术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习酒的科技进化路径


在习酒,《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的诞生,并非孤立事件,它是习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个缩影,深深嵌入其发展的肌理之中。


在秋收论坛上,习酒展示了一条清晰的科技进化路径:从构建原料端的小麦品质表达体系、大曲“五维”评价体系,到生产端的集约式智能酿造系统、酱酒生产预测大模型,再到贯通全链路的“习酒数磐”数据底座。


图片


这一切,并非要取代传统的165个工艺环节,而是以科技为舟,载着古老的酿造智慧穿越时代的波涛。智能酿造系统实现单位土地产能翻倍、人工成本减半,生产预测大模型推动从“结果检验”到“过程预测”……


这是对“务本”之中追求卓越品质的科技赋能。就如同一场古今的对话与交响,传统工艺的“灵魂”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焕发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习酒杯”全国微生物绘画艺术大赛部分获奖作品


更令人动容的是,习酒并未让科技停留在冰冷的实验室。当严肃的《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与充满想象的“习酒杯”全国微生物绘画艺术大赛及科普活动并行不悖,我们看到的是一家企业如何将硬核的科研数据,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化语言。它让年轻一代深切感受到,白酒产业从未固步自封,而是充满探索的激情与创造的活力。


这正是“崇道”在新时代的延伸——崇创新之道,崇与年轻一代共鸣之道。


时代考题的习酒作答


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面对“变”与“不变”的时代考题,习酒的答案清晰而坚定:变的是方法与工具,不变的是内核与精神


《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的发布,恰是这种“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守正,是坚守对自然微生态的敬畏,坚守传统的工匠精神;创新,是以最前沿的科技手段去解码、优化和传承这份宝贵的遗产


从曾前德等习酒先辈白手起家的坚守,到今天一万五千余名习酒员工以数据与智能驱动的开拓,其精神内核一以贯之——那便是“崇道、务本、敬商、爱人”的“君品文化”。


图片


《鰼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2025年版),也因此超越了其本身的科学价值。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赤水河的过去与未来,连接着微观生命与宏观产业,连接着习酒与更广阔的世界。它向世界讲述的,不仅是一杯酒的故事,更是一种中国式的发展哲学: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共赢,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追求卓越


在这部开放共享的图鉴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习酒醇香的秘籍,更是一个企业如何以君子之风,与自然对话,与时代同行,最终将一滴水、一粒粮,淬炼成飘香肆意的东方佳酿。


· END ·
你怎么看习酒共享部酒谷酿造微生物图鉴

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文中配图来自企业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于#云酒头条 首发,欢迎授权转载

转载/合作/投稿/咨询可回复关键词

欢迎提供线索,采用1000元起

13296381611(手机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