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信息: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已升格为省管大一型国有企业,与茅台处同一层级省管企业。
习酒的升格,也可以体现出贵州省白酒产业格局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从茅台一枝独秀到茅习双强引领,贵州省白酒产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拉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习酒升格
贵州酒产业第二核心动力启动
解读习酒升格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之前,要弄明白省管大二型国有企业与省管大一型国有企业有哪些不同。简而言之,大二型企业是国有资本占比较低的企业,更注重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而大一型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占比较高,他们更注重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政府在其所有权和经营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一般来说,大一型国有企业普遍产值较高,且涉及国家经济的命脉。习酒此次由二升一,充分说明贵州省政府对习酒的要求从经济效益的增长转移到整个贵州省白酒产业公共利益的带动作用。因此,习酒的升格足以说明白酒产业在贵州省内的经济支柱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其实,我们在习酒入围“省大二”和“省大一”的两个时间点就可以发现贵州省政府此番布局的一些端倪。
2022年初的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并提出截至2027年贵州白酒产量将达60万千升,产值突破3000亿元的具体要求。同年7月,习酒脱茅,不难发现,在此阶段贵州省对当地白酒产业发展的中心还是放在规模的增长上。贵州习酒进入“省大二”可以认为是贵州省围绕国发2号文件在酒企发展的代表性部署之一。
而随着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行业步入调整期之后,贵州省政府也及时将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目标从“大”“快”“全”调整到“强”“新”“优”,长线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贵州省白酒产业的新目标,作为贵州省“酒烟煤电”四大支柱产业之首的白酒产业能否长期带动贵州省国民经济实现有生命力的高质量增长,也是省政府面临的一大考验。
在此情况下,贵州习酒由“二”升“一”,成为了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的第二核心。

茅习双核,如何影响贵州白酒?
习酒成为省管大一型国有企业这一事件对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首先,习酒跨入“省大一”,结束了贵州省只有茅台一棵大树的时代结束,转而形成了“一超一强,多级发展”的产业格局,茅台稳坐千亿,习酒固守百亿,珍酒、国台等企业进军准百亿,金沙、安酒、钓鱼台等企业定盘数十亿级企业,形成层次更加分明的阶梯状产业结构。
对贵州省绝大部分企业来说,万亿价值、千亿营收的贵州茅台对他们难以模仿,反而是百亿营收规模的习酒,他的企业发展路径对贵州省一些酒企具有参考价值。
其次,茅台和习酒分别坐镇贵州省两大核心产区仁怀和赤水,有助于实现双方的竞合发展,更能以双雄并立的姿态带动赤水、金沙、桐梓等子产区的共同发展。
最后,茅习双双成为“省大一”,有助于扭转大众对贵州省白酒产业的认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贵州省白酒的影响力几乎是只靠贵州茅台一家企业打造出来的,但近几年来习酒不断出圈,连续参加中国白酒T9峰会,稳坐行业前9的位置,目前为止,省属国资委直管的白酒企业只有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新疆伊犁特和贵州习酒,其中贵州就占据两席,且都是省管大一型国有企业,“贵州除了茅台,还有习酒”的大众认知也越发深入人心。
有业内人士表示,茅习双核的格局,提升了贵州白酒在全国消费者心中的产区首位度,也让贵州当地白酒上下游的相关产业拥有一个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贵州酒产业步入舰队时代
日前,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到遵义市仁怀市、习水县调研,其间他提出:“做好美酒、美景、美食融合发展文章,深入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全力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出贵州省政府对白酒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在产业面临周期性调整、产能过剩、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等多重压力下,贵州白酒产业需要找到更持续的新消费增长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炳军前往多家白酒企业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3月27日,贵州省工信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按照酱香白酒“四区多点”保护区布局,壮大以优强企业领航的贵州白酒企业舰队,打造世界一流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集群规模突破3000亿元。
据推算,2023年贵州酱酒产业的工业产值应当在1800亿元左右,销售收入大约为2000万元,但工业产值还是销售收入,3000亿元的产业规模对贵州来说都仍有不小的压力。他们需要茅台以外的另一大增长点为贵州省白酒产业提供第二个动力源,从能力上看,显然也是习酒的带动能力最强,从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上来看,习酒也是最适合成为贵州省第二面旗帜的企业。
除了为产业赋予第二个动力源之外,贵州省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给出了整改方案,此前,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仁怀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建议意见的公告》,就仁怀未来三年白酒产业发展的《仁怀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方案提出,计划从2024年起到2026年,通过三年努力,力争白酒生产企业数量控制在800家以内,全面完成白酒产业“三个一批”综合治理工作。照此计算,到2026年,仁怀还将清理退出至少142家酒企。方案还提出,仁怀将在前期兼并重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24个窖池及以上白酒生产企业兼并重组,新兼并重组项目产能不得低于3000吨,力争白酒生产企业总量控制在800家以内。
结合2022年习水将准入门槛提升到10000吨产能的要求来看,贵州省目前正在着力改变“作坊”式生产的产业格局,向规模化、工业化改变,将更多白酒生产作坊合并转型成为规模以上企业。
5月1日,由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酱香型白酒安全生产规范》正式实施,这是贵州酱酒首个生产规范文件,为酱酒生产提供了统一标准,对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发钱和发券中,贵州省政府选择了发文来促进产业提升,让规模化和标准化成为提升当地白酒企业价值力的关键。我们也看到省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产业塑形瘦身起到了显著成效,曾经是以茅台“一艘航母”来托起整个贵州白酒产业,而现在则是以茅台习酒两大旗舰领衔的高水平舰队,让白酒这一贵州支柱型产业以不竭动力驶向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