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编者按:


“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


对白酒人来说,《红高粱》是艺术化的白酒场景,更是酿酒人对生活对梦想的奔放表达。


贵州习酒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便是发生在2022年的9月9日。这一天上午,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习酒集团)正式挂牌揭幕。


一只鸡蛋,从外打破叫“破坏”,从内打破叫“新生”!对于一家有70年历史的酒企,从0到100亿,一波三折,多年蛰伏,一朝爆发,就出现10倍、20倍、30倍的倍增……这家企业,就是如今行业瞩目的新晋百亿俱乐部成员——习酒。


从2019-2020年,酱酒成了白酒中的明星品类,“全民染酱”的热潮让很多企业兴奋,甚至膨胀,全行业都想搭上这辆看似无比美好的“酱酒红利”快车。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836.39亿元,同比增长4.61%。具体到酱酒行业,“2020年,整个酱酒行业的增长约在15%左右。”长期研究酱酒的行业专家权图表示。很显然,酱酒的增速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



然而,支撑酱酒增速的主力军是谁?


除了茅台这家千亿营收的“巨无霸”之外,在它身后的无疑是习酒、郎酒、金沙、国台、珍酒等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家企业紧随习酒之后,在2021年纷纷提出了“百亿目标”战略目标。


决战百亿,这绝对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就能达成的事情,如果没有点“硬功夫”,那就是扯淡。然而,能够挤进“百亿阵营”,则需要考验品牌力、产能、酱酒储备量、全国营销队伍的执行力等几个硬指标。习酒是如何做到的呢?


酱酒迎来最好的时代


客观讲,从2017年在茅台的带动之下,高端酱香白酒呈现出傲人的发展趋势,习酒、郎酒、珍酒、钓鱼台酒的经销权可谓“一席难求”,这些品牌稍微大一点的企业,曾经大量的开发品牌被砍掉,酱酒的吨价也从30万/吨上升到50万/吨,行业中“100元以下无坤沙”几成共识。


同时,在2013年-2017年这几年市场低迷的时间,销量远远小于产量,卖不掉的酒怎么办?只能放到酒库,殊不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前几年的滞销,让这些企业有了大量储备的陈年酱酒,放在现在,就是高档产品的竞争硬核!


曾经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在与笔者沟通酱酒行业的发展后劲时,感慨到:2012年之后的行业调整对很多企业来说是灾难,对老酱酒企业来说却是幸事。正因为前几年的滞销,酒卖不出去,才让这些企业保持了比较高的老酒储备量。


然而,现在大家都疯狂卖货,实际上产能供应的瓶颈问题正在逐步爆发,如果没有大量的酱酒储备量,就不能保证稳定的产品品质,可想而知,酱酒行业又将遭遇重创!



从酱酒专家权图的数据研究也侧面应证了这位“人士”所说的情况。据权图酱酒工作室2020年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酱酒销售规模1350亿;2018年,酱酒销售规模为1100亿;2017年酱酒销售规模约为900亿;2016年酱酒销售规模约为800亿左右;2015年,酱酒销售规模不足800亿。而2020年,酱酒行业规模将在1500亿左右,这意味着,五年时间,酱酒行业规模将近翻了一番!而这五年酿的酒要5年后才能上市售卖,那么,现在这些增量从哪里来的呢?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在说,他们严格采用了“12987”工艺生产,是储存5年的好酒,但是,到底有多少企业是严格按照生产周期一年,储存三年,然后再用不同年份的酱酒进行勾调?这个数据不得而知。


然而,从2015年的800亿到现在的近2000亿市场规模,酱酒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追逐。可以说,茅台镇成了寸土寸金之地,不管是山边,路旁,都在大兴土木,建设厂房,茅台镇所有的铺面,都写着“出售优质酱酒”,那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一场全民掘金的捡钱运动。


准确地说,“现在迎来了酱酒最好的时代”并非人人有份,更多还是有品牌、有历史、有规模、有营销队伍的名优品牌的机会。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习酒抓住了机遇,业绩节节攀升。


抓住红利期,习酒做对了什么?


“理性是未来消费的必然趋势。随着消费者意识的觉醒,消费者主权时代逐渐到来,产品主义顺势崛起,因而讲好品质故事成为了当下名酒业的重要功课。”行业观察家铁犁如此说。


对于白酒行业而言,理性消费的选择不仅指选择质量上乘的优质酒,适量饮酒,少喝酒,喝好酒,而且依然追求价廉物美,酒的性价比要高。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对于酱香酒的消费需求已成潮流,此时,经过多年锤炼的习酒,在产品、市场、品牌与综合实力方面都长足发展,为习酒未来的崛起提供了必要条件。


回顾2012年到2022年,从低迷中走出来的习酒,到底做对了什么?



1

把好品质关,质量就是生命


产品品质是品牌的坚实基础,一个品牌若没有品质支撑,就是风中的稻草人,是没有根基的。所幸,习酒多年来,一直重视酿酒技术人才的培养,多位领导人也是从一线技术部门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管理者。坚持“质量第一,走品质发展之路。”是融入习酒血液中的铁律。


众所周知,名酒除了历史荣誉带来的光环外,产品品质确实有独到之处,简单说,就是产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征,并且这一特性是稳定的。


作为赤水河中下游习水产区代表品牌,习酒虽然同为酱香酒,也有其风格。多年来,这家企业一直将“质量视为生命”,通过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不断地发现和总结习酒的风味特色,才有了今天市场的认可。


在重视生产的同时,习酒更是重视酿酒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目前,习酒拥有白酒国家级评委9名,省级评委32名,更拥有一批如国家首席品酒师、中国白酒大师、中国白酒工艺大师、贵州酿酒大师、教授高工等高端技术人才。2021年10月,习酒公司举行了首席、特级、一级和二级技术职务人员的聘任仪式,其中有49名工匠获聘,这是习酒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行政以外的通道聘任专业技术人才,这在行业是率先而为的。


2

君品文化,引领发展


“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在坚持做好产品品质的同时,回顾十年间,习酒对“君品文化”的倡导,演绎,传播,并且融入到生产和工作中,起到了文化引领价值观,价值观引领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作用。


2010年5月,张德芹接任习酒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大胆提出了习酒“君品文化”的理念,并将“崇道、务本、敬商、爱人”确立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让转型中的习酒找到了方向和发展动力。


一直以来,习酒以“君品文化”为核心,并将这种文化体现在习酒的品牌、产品、营销、行动等方方面面。比如,坚持16年的“习酒.我的大学”公益活动,还是今年来“名酒进名企”的慰问与联动,都非常好地体现了君子之道,君子之风,这可能是习酒与其他酱酒品牌非常显著的品牌文化区隔。“君品文化”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芸芸众生对人生、人际关系、社会状态的一种美好追求。


3

没有产能的“百亿”就是耍流氓


酱香白酒的工艺决定了其投资大,生产周期长,这是行业共识。特别是经过酱酒热的这三五年,大量资本涌入贵州,但是酒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卖的,说穿了,做酱酒,必须坚持长期主义,投资酱酒也是一项长期投资。


分析目前奔向百亿或者实现百亿目标的几家企业,习酒、郎酒、国台、金沙等,产能基本上都在2-3万吨以上。


据了解,2020年习酒的酱酒产能已经达到4万吨的规模,而从2021年销售数据为年销售酱酒3.2万吨,也就是说习酒一直坚持产能大于销量,每年都有一些“余粮”。同时,在2019年,习酒投资了84.6亿元进行技改,除了包装物流园之外,大部分的投资用于扩建厂房和扩大产能。习酒在十三五期间的目标是产能达到5万吨/年,到“十四五”末,习酒的产能将扩大到10万吨/年!这样的战略投入和储备,多少有点让头部企业开始担心起来。



4

习酒拥有的两大超级“单”


近年来,打造“大单品”成为百亿企业的重中之重。没有大单品,凭什么横扫千军,让消费者一说那个品牌就知道是好酒?


大单品之于茅台就是“飞天”,之于五粮液就是“八代”五粮液,之于泸州老窖就是“国窖1573”,之于剑南春就是“水晶剑”……对于习酒来说,提到习酒,就想到“窖藏1988”和“君品习酒”。


习酒·窖藏1988,撑起半壁江山


在“浓香天下”的2010年,酱香酒除了茅台在高端市场独占鳌头之外,基本上没有第二个特别强势的品牌,酱香白酒占全国白酒消费的比重不到10%。酱香高端有茅台,次高端,中档酒呢?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以及对习酒产品结构的分析,胆大心细的张德芹决定做一个大胆的举动,开发出“窖藏系列”,主要针对酱酒高端市场,“习酒·窖藏1988”由此诞生。


同时,还针对不同的消费层次,开发了“金质系列”“五星系列”等满足市场需求,“大市场”“大客户”“大品牌”战略使得习酒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得到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7年,习酒的窖藏系列销售为14.81亿元,2020年,窖藏系列提升到56亿元,“习酒·窖藏1988”成了习酒绝对主流产品,它的价值还不仅仅在于对业绩的支撑,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习酒的吨价,提高了盈利能力,实现了产品体系高端化的跨越。



在2020年全国经销商大会上,时任董事长的钟方达强调,百亿后的目标是——聚高端、强品牌。习酒全面向中高端转型,对窖藏1988进行升级,推出了习酒·窖藏1988(2020)版,在大单品效应的助推下,该产品将持续为习酒冲刺更高的目标提供保障。


君品习酒:2年突破20亿


如今,在消费升级,行业调整的当下,“千元之争”成为行业热门话题。当茅台酒将价格定在1499元/瓶之后,“1499”成了众多后来者的参照物,这也是行业中一个有趣的现象。


纵观习酒的产品战略规划,从窖藏系列,到金质系列,基本都是300-800元的占位,习酒突破百亿之后,需要有一个更高端的形象产品,战略产品,谁来担此重任?


“君品习酒”由此而诞生。


2019年,君品习酒上市。有茅台酒的经销商打电话询问笔者,这个产品怎么样啊?能不能做?价格有点小贵,能推成功吗?最后,这些做茅台的经销商大部分接下了君品习酒,在第一个年头,借助习酒冲击百亿的迅猛势头,当年实现了超过8000万的销售收入,取得“开门红”。


2020年,君品习酒完成渠道布局之后,开始大力推广“君品·雅宴”高端品鉴会,通过当地经销商的关系,直接做高端酒的KOL,厂里提供方案、物料、费用……在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三力合一的情况下,君品习酒实现了品牌的第一次爆发,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助力习酒突破百亿。


2021年,君品习酒坚持做“君品·雅宴”高端品鉴会,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贵阳、成都、郑州等30多个大城市,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受益于品牌势能的持续释放,君品习酒向20亿发起进攻。



很显然,定位“千元之上”的君品习酒承担了习酒百亿之后的增量任务,是习酒取得更大业绩的新增长极。面对强敌环绕的高端市场,君品习酒的加入使得这个价格带的变数增加,在疫情之下,存量市场就这么多,君品习酒能否分得更大的馍馍,答案就在时间里。


习酒十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未来的习酒,在新的岁月如何上演更多传奇,我们将拭目以待!



...  end  ...

图片
图片



执 笔 | 麦   子

排 版 | 吴   雪

校 对 | 米   洛

美 编 | 天   瑜

监 制 | 萧   窕


本文由【长江酒道 ID:CJjiudao】原创,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改编,否则依法追责;文章部分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删除。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