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团购遇冷,经销商如何破局?
文 | 成仲轩
“今年团购生意太难做了,我们基本已经放弃了,接下来主要核心是想办法去库存”,在谈到自己深耕多年的酒水团购时,经销商李简明无比惆怅。
进入7月,白酒行业的渠道重构正在加速进行中,在产业深度调整和政策的叠加影响下,作为白酒重要销售渠道的团购模式正面临新的挑战。
01
6月下滑九成,团购做不下去了?
01
6月下滑九成,团购做不下去了?
团购生意越来越难做,是此次受访经销商们的普遍感受。
以今年的“端午节”为例,河南酒商赵刚向微酒透露,今年端午的团购客户消费力特别弱,他的团购客户大概下滑了60%-70%。
西安的经销商周建也坦言,端午节后的一个月,他店里8个业务员一共才做了6万的营业额,相当于以前的1/10。“这都斩到脚后跟了”。谈及于此,周建显得颇为无奈。
刚刚给员工开完半年总结会的经销商沈中阳则表示,今年上半年他公司的团购业务非常惨淡,整体销量下滑40%左右,利润下滑则远超60%。尤其是5-6两个月,回款不到100万。
在沈中阳看来,当前团购业务无论是客户数量、单次购买量、购买频次还是购买品种等,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贵州的团购商朱建民也印证了这一情况,据他反馈,他的一家客户,以前每季度能采购300万-500万的酒水,可今年上半年这家客户用酒不过20万,而且选的都是中低价格带的主线产品,这也导致他的毛利率骤降到20%以内,如果把其他成本算进去,甚至卖一瓶亏一瓶。
值得关注的是,需求受损的团购商们还面临酒价下滑带来的“信任危机”。河南经销商王胜对此就十分无奈,“某国内名酒在电商平台才卖850元/瓶左右,自己拿货都要超过900元/瓶,特别是即时零售平台加入今年大促后,客户比价更为方便,导致市场酒价、门店销售都在下滑。”
而一些老客户的“追责”,让同样身为名酒经销商的张新鑫压力山大,“一些老客户拿着酒价平台的同行找上门,责问过去买酒太贵,搞得我里外不是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张新鑫预测将有大量同行无法度过此劫,“未来,至少有60%的经销商将被淘汰出局。”
02
是谁,让团购越做越难?
02
是谁,让团购越做越难?
从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生意越做越小也是很多团购经销商目前的生存状态之一,曾经依赖大宗消费的团购经销商,现如今生意都下滑不少。
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曾经风光无限的团购生意越做越难?
对此,有行业专家认为,这背后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行业内部调整的必然。
其一是以“禁酒令”为代表的制度约束。正如经销商方女士所说:“白酒对政务等非市场性消费的依赖,可能比想象的更严重。”虽然在最近十多年的政策导向下,国内白酒市场的消费场景逐渐从政务转向商务与家庭,但转型的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其二是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渠道变革。《2025年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数据显示,在2025年白酒企业的新渠道拓展方向中,即时零售以34.9%的占比位居榜首。加之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的转化率持续走高,这种区别于传统经销商模式的全域营销体系,正将白酒消费剥离淡旺叙事、推向日常化。
其三是白酒对年轻群体的弱吸引力。经销商孙总坦言:“虽然很多厂商都在想办法吸引年轻人喝白酒,但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搭茬,这个很恐怖。”事实也是如此,2025年,中年商务及管理人群依旧是白酒的消费主力,占比高达85.1%。
其四是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信心缺失。我们常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在白酒行业深耕多年的经销商刘总对此深以为然,“其实大家都有感受,可以预见未来会越来越差。一旦大家对未来的信心出现下滑,消费力也跟着直线下滑,整个过程很难扭转。”
03
团购溃败背后的新契机
03
团购溃败背后的新契机
团购是白酒产品销售重要渠道和对接政商消费核心通道,但受经济动能转换、消费分级、禁酒令及宴席管控影响,该渠道受冲击明显,同时也倒逼团购商转型。
成都经销商王祈福就透露,早在白酒线下动销显现颓势的2024年,自己就积极拥抱电商,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虽然每单赚不了不少钱,但总比积压在仓库里好”。
同样对电商等新零售模式持积极态度的经销商韩兵也坦言,自己正在积极拥抱即时零售。“你像最近十分火热的即时零售,就提供了一个高频次、小批量、快速周转的出货渠道,特别是消化一些非核心单品或促销品,效果十分显著。”韩兵如是说道。
针对部分同行对即时零售的抵触,韩兵则认为,“即时零售当然不是‘万能药’,但我相信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在团购、餐饮、商超等传统渠道式微的今天,即时零售将作为强有力的补充,共同推动行业的更健康发展。”
除了在渠道端的探索,上海酒商宋峰则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走“小而美”的下沉路线。
这条思路的关键,依旧是年轻人。
宋峰表示,“虽说大酒不好卖,但小酒在年轻人中间非常有市场。”尤其在白酒行业的底层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今天,年轻人对个性化消费与悦己/微醺体验的关注,正成为白酒打入年轻人市场的绝佳契机。
在宋峰看来,结合大品牌对下沉市场的“降维打击”,他相信“大品牌+小容量+做下沉”的打法,将为自己与同行们赢得更多生机。
不过,宋峰也坦言,相比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当下最大、最现实的问题还是如何活下去,用他的话说,当下卖酒虽然难熬,坚持下去的过程也很痛苦,但只要苟住,就一定能等到柳暗花明的那天。
- END -
来源于公众号-微酒,本文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