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周显彬 文/图

8月19日,《低度多粮浓香型白酒》(T/CBJ 2117-2025)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团体标准由中国酒业协会团体标准审查委员会批准发布,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在产品定义、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等方面规定了“低度多粮浓香型白酒”的产品标准,填补了行业规范空白。

从8月到9月,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头部酒企集中推出26度-29度新品,瞄准年轻群体“轻饮酒”需求。行业人士直言“低度化将成白酒增量核心赛道”,低度白酒竞争有可能成为“浓香品类”发展的又一次战略机遇。

“上新”节奏加快 品牌多竞争大

老牌新酿纷纷入局“低度白酒”

进入2025年下半年,低度浓香白酒赛道“上新”节奏加快,头部酒企密集发布低度新品。

8月19日,古井贡酒正式推出26度年份原浆轻度古20——一款375ml小瓶装产品,同时启动“混饮体验计划”,直接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舍得酒业也将于8月30日上线29度“舍得自在”新品,并宣布通过技术实现“低酒度不淡味”。

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龙头酒企也不甘示弱,纷纷宣布低度新品的入市规划。泸州老窖方面透露,“28度国窖1573已研发完成,将适时投放市场”,并考虑推出6度、16度等更低度数的产品。

“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预计下半年投放市场”的消息也有了新进展。有消息称,该产品目前已完成全国消费者调研,有望在9月加入战局,预计定价500元左右。此外,洋河股份也完成对33.8度微分子酒的升级,新增5-6款低度潮饮,强化“轻包装、轻负担”的年轻定位。

短短一个多月,全行业“有名有姓”低度新品就已经超10款,“小瓶装+混饮适配”成为主流设计方向,明显瞄准20-35岁年轻消费群体。

8月19日,《低度多粮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的正式实施,更是为这场竞争添了“一把火”,在品类边界、量化品质、国际标准等方面明确了要求。

业界预测,《低度多粮浓香型白酒》团体标准将助推低度酒竞争逻辑从“价格内卷”转向“品质溢价”。

消费变革+工艺优势+团标护航

低度浓香白酒迎来新机遇

从消费端看,低度化已成为白酒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当前20-35岁群体中,仅19%偏好传统高度白酒,60%以上更倾向低度酒,“可控微醺”“轻负担”成为关键需求。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表示,低度酒的核心价值在于“低度数里保留白酒风味”,既满足社交场景需求,又避免过度饮酒的负担。

酒精度下降了,酒的品质会受到影响吗?有专家表示,本次浓香低度团标的出台,就是解决了“低酒度”与“高风味”平衡的技术标准,实现“降度不降质”的品质保证。

“降度后要保留风味,对基酒和工艺的要求比高度酒更高。”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解释,优质浓香型白酒凭借工艺特色,即便降度也能实现“低而不淡”,并且从基酒层面来说,低度化产品的要求比高度产品更高。

据了解,白酒的风味物质多溶解于酒精,酒精度降低时,酯类等关键风味成分溶解度下降,会出现析出、水解现象。而且,不同香型的白酒在低度化方面有着不同的“天赋”。

目前,无论是43度的茅台还是42度的汾酒,基本就已经是其降度的极限,再往下就可能出现酒体酸酯失衡,致使口感失去醇厚感,“水味”凸显,甚至风味断层。

作为“低度浓香团标”的起草成员之一,高洲酒业副总经理杨易成表示,团标的发布为行业统一了技术语言,降低创新成本。有消费需求拉动力、有工艺优势打底,再加上新团体标准规范市场,低度化的赛道上浓香将会迎来新的战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