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五粮液集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司法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要求,学习宣传贯彻新版《文物保护法》,指引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与时俱进是文物保护法的重要特征。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既坚持了实践中长期行之有效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指导方针,同时将党中央近年来提出的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写入法律。

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

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建设性破坏和开发性破坏。这是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原则性规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值得注意的是,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分别新增了修缮、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和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的保护前置机制,明确因考古调查、勘探发现文物导致建设单位损失的处理程序。

明确加强挖掘文物价值,推动有效利用

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支持和规范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促进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国家鼓励开展文物利用研究,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有效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明确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

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创新传播方式,增强全民文物保护的意识,营造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报道,并依法对危害文物安全、破坏文物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明确强化文物保护科技和人才支撑

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文物保护技术,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国家加大考古、修缮、修复等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加大对文物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针对违反文物保护行政许可规定、破坏文物本体及周边历史风貌等严重违法行为存在过罚不相当的情况,大幅度提高罚款额度,从原先最高处50万元调整为对单位最高可以处以1000万元罚款,同时责令承担相关费用,辅以降低直至吊销资质证书,增强法律对严重违法行为的震慑。新增对违反不可移动文物原址保护规定、违反建设工程考古调查勘探规定、损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标志等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图片

1950年,长发升、利川永、听月楼、天锡福、刘鼎兴、钟三和、张万和、全恒昌八家宜宾最著名的古传酒坊,组建成立联营社,成为五粮液酒厂的前身并于1959年正式更名。八家古传酒坊均保存有完整的窖池、炉灶、晾堂、水沟等酿酒设施,现属五粮液501车间,始终坚持生产性保护措施,持续活态酿造传承,为五粮液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称”的口感作出重大贡献。

图片

20世纪六十年代,受益于国家拨款,五粮液首次在宜宾城区金沙江南岸扩建酿酒车间(今五粮液503车间)。酿酒工匠们运用科学方法,将隔江对岸501车间古窖池群中对酿酒有益的微生物“接种”到新的窖池中,经过不断尝试,最终成功培育并保护了大量珍稀的活态微生物群落。503车间的诞生,是五粮液从传统小型手工作坊向工业化转型,走向中国白酒产业现代化生产模式的雏形,其所属的几处酿酒窖房及窖池群、发酵室、曲药库等生产设施合并五粮液其他文物点于2018年被公布为国家工业遗产。

1998年,由利川永、长发升组成的“五粮液老窖池遗址”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宜宾老城区,北临岷江,酒坊建筑基本构架保存完好,体现出“前店后坊”经营方式的平面布局,存续有几百年不间断活态发酵的古窖池,是中国保存完好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之一,是中国名酒五粮液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历史酿酒工艺和传统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2005年,取自长发升14号古窖池的明代古窖泥,作为唯一“活文物”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图片

2007年,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涵盖东大门、奋进塔、鹏程广场、安乐泉、酒圣山、酒文化博览馆等多处代表性建筑的五粮液酒厂被公布为宜宾市翠屏区文物点。2017年,五粮液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图片

2020年,五粮液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开展“考古五粮液”项目。通过对五粮液老窖池群及周边区域考古发掘,发现有上限为元代的东鑫和遗址、叶家院子遗址等重要文化遗存,在五粮液窖池底部发现有明代早期酿造谷物并进行了成分、年代分析。项目运用综合考古手段,从酒业考古延伸至城市考古,将宜宾老城区人类聚居、生产和生活年代追溯至商代早中期,丰富了汉以来宜宾城市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同时为以“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为主要特征的宜宾多粮大曲酿酒技术和五粮液古窖池群历史年代提前至元代提供了实证,为溯源宜宾乃至中国南方白酒酿造历史提供了线索。

新版《文物保护法》的正式实施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与创新空间。五粮液集团将持续学习宣传新版《文物保护法》,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指引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健康开展,坚守文物保护安全红线,同时通过系统性、创新性举措推动文物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树立行业标杆,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