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徐广生

品牌生态研究学者,长期跟踪大消费板块,重点关注酒类产业经济。


6月18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23-2024年白酒行业强集中、强分化的发展态势愈发显著,产业结构持续向更优化的方向迈进,酒类消费进入理性时代,消费增长动力减弱,市场进入转型期。


由企业端和市场面看,“白酒+年份酒”正在成为白酒板块产品转型升级的一种主流趋势:“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图片

▲资料来源:洋河股份


4月18日,洋河股份第十一届封藏大典上,梦之蓝手工班系列新品隆重上市,洋河“绵柔年份老酒战略”正式对外发布。梦之蓝手工班目前共分为10、15、20三个等级,分别以主体基础酒辅以陈年调味酒勾调。


“+年份酒”的背后是雄厚的基础老酒储备。洋河股份年报显示,目前洋河储有60多万吨不同年份的原浆陈酒,储酒能力最高可达100万吨,其中陶坛存储高端年份酒已经达到23万吨,绵柔老酒储能世界领先。


6月18日,2024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期间,剑南春高端核心战略产品皇家剑南春闪耀推出,定价1888元/瓶,其采用剑南春的陈年老酒勾调而成。


6月27日,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魁盛号·北京礼遇”新品发布会举行。“魁盛号·北京礼遇”酒体也是以特级陈年清香老酒为基础依托,采用牛栏山二锅头风味轮技术勾调而成。


——“+年份酒”再添行业新样本。


众说纷纭话老酒


年份酒概念、话题和现象的升温,是近年来企业产能扩容释放与市场分级互动的具体表现。然而,“白酒+年份酒”、真实年份酒和瓶贮年份酒?哪一种才算真老酒?是含老酒成分?还是实际本身就是陈年酒的瓶贮年份酒?


图片

▲资料来源: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对年份酒概念做过这样的说明:“以粮谷为材料,选用传统工艺酿造,通过长期贮存、按照年份酒酒龄及质量等级要求,将不同酒龄的基酒、调味酒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白酒。”这是继2014年7月19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首次定义“瓶贮年份酒”概念后,对年份酒更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解读。


图片

▲资料来源:四川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


2018年3月19日,四川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上对“瓶贮年份酒”的定义是:瓶贮年份酒,是指以产品灌装时生产喷码标注的批次日期作为产品年份的计算依据,自生产喷码标注的批次年份作为起算年份,至该产品在中国酒交中心上线交易之日的当下年份止,5年以上的,称之为“瓶贮年份酒”。


对于年份酒的时间认定,中国酒业协会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给出了年份酒最低标准的年限是3年。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标准定义是5年。目前国内白酒收藏市场大部分藏家较认同的观点是:真正的年份老酒,需要有10-15年以上的酒龄,酒龄不足10年的酒称为“次新酒”。尽管各方就年份酒时间标准尚未统一,但是可以看出,3年以上是年份酒行业公认最低年限。


由于识别的直观性和便捷性,而酒体究竟含有多少基础老酒成分相对更加专业性知识,从当前市场对陈年老酒的认知阶段来看,消费者对于外观酒龄的侧重优于对内在酒体老酒参数的关注。


“+年份酒”已经成为行业价值共识


新酿造的白酒,因为合有较多的硫化氢、硫醇、二甲基硫挥发性硫化物,入口辛辣,刺激较强。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后,新酿造的白酒中的邪杂味才能逐渐消失,酒体变得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回味悠长。无疑贮存是保证蒸馏酒品质至关重要的生产工序之一。把新酒经历的消除新酒味、增加陈酒感的贮存过程称为陈化 (也叫老熟)。从技术层面上普及,新酒到年份酒的老熟阶段,就是酒体缔合、酯化、溶出和挥发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图片

▲资料来源:白酒陈化机理及陈化技术研究进展


老酒价值是复合的,除直观的饮用价值外,陈年老酒还具有投资理财、收藏鉴赏、情感和文化等价值。这是陈年老酒独有的、优于常规商品的价值表达属性。


白酒板块特别是酱香型白酒在2023年至今一直处于价格震荡。年份酒市场并未降温,且还在不断演进过程中。



除像茅台陈年系列的概念老酒、复刻酒、瓶贮老酒、个性化封坛和类似洋河、牛栏山的“+年份酒”外,“真实年份酒”板块也是在不断进行产品优化、触探市场。


图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信息显示,当前,已有国台、酒鬼酒、潭酒、金沙酱酒、劲酒、景芝、花冠等企业完成了中国酒业协会的年份酒认证工作,并着手开启了企业的年份酒市场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年份酒都是好酒!


被市场认可的优质年份酒至少具备四个方面的要素:首先是遵循纯粮固态发酵酿造工艺;其次经过发酵蒸馏出高酒精度酒;再次成品酒体本身就是优质基础酒和调味老酒按照科学配比勾调而成;最后在特定储存环境下陈年坛存贮藏。符合这些基本条件和因素,这样的酒才能够真正实现年份酒特有的“时光知味,愈久弥香”。


“+年份酒”表现是以产品升级为抓手的高端延伸


酒体年份作为产品价值的清晰刻度,对高端产品价格定位具备有力支撑,近年来国内酒企做高端布局也都纷纷以“白酒+年份酒”作为突破方向。


图片
图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份酒”的市场面上,五粮液于2020年下半年推出超高端产品“经典五粮液”,相较其核心产品八代五粮液,酒体年份从3年提升至10年,定价价格也从1499元提升至2899元;山西汾酒继2020年推出青花30复兴版(酒体年份10年以上、定价1199元),又于2021年升级青花40 (酒体年份20年以上、定价2980元)进入2000+价格带。


“+年份酒”现象是白酒产能扩张下的价值转型


“白酒+年份酒”前提是企业具有陈年老酒储备。


图片

▲资料来源:酿酒工业年鉴、中国酒业协会


1978年以来,尽管白酒产能起伏跌宕,但也为企业储备了雄厚的基础酒、调味酒库存。随着酒类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以及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需求的持续释放,酒类企业都在积极地进行产能与储能扩张,通过提高产品的年份价值与稀缺性,配合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产能竞赛的后果传导是大量原酒囤积,形成了产能的堰塞湖。这些海量库存,也为酒企“+年份酒”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一方面是白酒产能趋势性走低,一方面是名酒板块集体扩产。白酒业已走过“产能增量时代”,迈入高端转型的“价值提升周期”。


从产品与市场层面洞察,“量”和“价”的战略平衡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逻辑。海量的基础酒储备,势必要通过商品形式转化为市场价值,而年份酒则是现阶段实现酒类企业“量”转“价”的首要选项。


“+年份酒”集体井喷逻辑是白酒产业协同升级


图片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1月17日,京东超市联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陈年老酒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陈年老酒市场交易规模已破千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突破1500亿元。随着酱香型白酒周期调整,为陈年老酒带来向上间隙。陈年老酒市场的消费端的需求推拉,或将引发新一轮企业产品升级潮,协同推动酒类产业不断演化。


白酒企业的年份酒案例


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年份酒

图片

▲资料来源: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酒年份酒活动

▲资料来源:贵州茅台


五粮液

五粮液年份酒

图片

▲资料来源:五粮液


五粮液年份酒活动

▲资料来源:五粮液


郎酒

郎酒年份酒

图片

▲资料来源:郎酒集团


郎酒年份老酒活动

▲资料来源:郎酒集团


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年份酒

图片

▲资料来源:泸州老窖


泸州老窖年份老酒活动

图片

▲资料来源:泸州老窖


“白酒+年份酒”带来的行业思考


从价格上来看,2000元以上白酒价格带只有飞天茅台一个选择,2023年茅台酒(含普茅以上)营收约1266亿元,一个单品销售金额就占据了中国白酒销量的1/6,相当于其它所有酱香型白酒销量的总和,在2000元以上价格带也形成了绝对垄断。所以,从竞争的另一维度来判断,白酒市场具备2000元以上超高端消费力。


▲资料来源:贵州茅台年报2023


当前,百元价格带已经成为全国性光瓶和地方白酒厮杀的红海,300元价格带是剑南春与众多茅台镇酱香酒产品的防区,往下探未必轻而易举,往上行似乎还有一搏,或许这是众多酒企纷纷采取“+年份酒”的策略衡量。


诚然,“+年份酒”并非所有白酒企业的机遇。品牌、品质、工艺、历史等诸多要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年份”提出了进入门槛,足以使部分行业介入者望而却步。


每一次产业政策变化,都是一次行业分水岭和划时代。


——1988年,国家放开白酒管控价格,湖南酒鬼酒横空出世。


——2000年,从量税征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四川水井坊华丽登场。


图片


2019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为白酒产业奠定长效发展的基石,叠加经济、消费和名酒产能释放等综合因素,本轮的“白酒+年份酒”则更反映出年份老酒市场战略选择的全员共识和价值认同。


目前,17大名酒中,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洋河和山西汾酒等头部酒企已经在年份老酒战略上进入全面布局。


从1997年茅台推出年份酒至今,近30年的行业演化,“年份酒”由概念、脉络模糊到今天的龙头企业密集动作,清晰凸显出中国白酒在价值探索与市场发展的进阶历程。


图片

资料来源:2024年陈年老酒消费趋势报告


2024年1月17日,京东超市联合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陈年老酒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对年份老酒认同度上,茅台占比43%,泸州老窖占比16%,郎酒占比13%,五粮液占比12%,这些数据,更是充分佐证了当前市场对行业头部品牌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白酒+年份酒”是穿越周期、势不可挡还是跌落周期、终止成长?


2021年,笔者曾就老酒产业进行过系统分析,并以此提出老酒市场发展“短期看龙头、中期看市场、长期看消费”的行业观点。3年过去,2024年,老酒并未降温和止步,而是整个头部企业势能集聚、品类加推驱动年份酒加快分化。从当前国内老酒市场表现来看,符合笔者2021年对于年份老酒“短期看龙头”的推演预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