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景一期25GW拉棒25GW切片项目

回眸2024

2024年以来,宜宾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具有宜宾特色和优势的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四大未来产业为核心的“4+4+4”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根基。

宜宾秉持建圈强链思维,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生态理念,推动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韧链强群,推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推动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产业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

主导产业方面,2024年,宜宾规上白酒企业产量、营收、利润全面增长,全年营收总量有望突破2000亿元,利润突破480亿元。动力电池产业预计实现年销量120GWh、占全国15%以上,产值1100亿元。签约光伏产业链项目30余个、协议投资超1300亿元,其中投资超百亿元项目7个,预计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围绕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智能终端“一软一硬”生态布局,引进字节跳动、腾讯、网易等龙头企业,预计2024年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100亿元;年产智能终端产品7600万部、占全省的50%以上,入选国家级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重点支撑市,预计2024年宜宾智能终端产业实现产值530亿元,成功入选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

传统产业方面,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和设备更新改造,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布局一批制造业 “智改数转”赋能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完成线上数字化诊断884户、线下数字化诊断325户,实施设备更新项目236个,成为全省第二个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未来产业方面,加快建设宜宾储能产业园,2个项目被列入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示范电站,与奇瑞汽车深入合作全面赋能凯翼汽车发展,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虚拟电厂”,全球首列氢能智轨在宜宾组装下线并运营,固态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2个赛道成功入围省级新赛道产业。

宜宾坚定市县一体化发展机制,狠抓招引促落地,紧盯建设促投产,聚力培育促成长,做好项目招引、孵化、培育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引进达索等“三类500强”企业超10户,重庆西部智联等行业领军企业超50户,新签约工业项目170余个,协议总投资超1000亿元;按月开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竞进拉练,全市30个省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实现投资超250亿元。持续实施制造业“双百工程”,新招引投资额超百亿产业项目10个,新培育营收超百亿企业6户,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75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7户,打造屏山县生物基纺织材料产业、江安县动力电池材料循环产业等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同时,宜宾坚持锻长板、补短板,强化科技、金融、园区等要素保障,获批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延续试点城市。五粮液集团公司等13个企业被列为省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创建四川省生物基纤维制造业创新中心、四川省白酒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搭建“氯—钛—锂电”循环经济等6个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新创建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项目获得省级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积极探索推动优秀专业干部人才资源向园区集聚,临港经开区在2022年度国开区综评中排名第22位、居西部第一,连续4年实现进位;江安阳春化工园区完成扩区,珙县余箐化工园区成功获批,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制定《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一业一策”推动重点产业回升上行;积极兑现市级单项冠军企业、制造业“双百工程”、用电用气补贴等激励政策,近2亿元真金白银鼓励支持企业满产增产、升规入统,县(区)全力冲刺、多做贡献。

展望2025

下一步,宜宾市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创新现代化产业发展机制,优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等招引举措,完善初创公司、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梯度培育体系,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入融合制度,构建更加均衡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