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纳沿海工业企业内迁,到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宜投放49项重点建设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吹响国企改革号角到新世纪初奠定并持续保持“中国白酒之都”地位,再到近年来抢抓机遇推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重点产业集聚成势……
“长江首城”宜宾,在我国近现代工业大发展的诸多历史性关键节点,一次又一次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四川省首批制造强市试点市,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3个行业大类,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备比较优势。
四川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
动能强劲
产业体系进入“强筋健骨”新阶段
近年来,宜宾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以“一白一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优化转型,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辅助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4+4+4”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四梁八柱”基本夯实转入“强筋健骨”新阶段。
2024年宜宾规模以上工业营收近5000亿元、利润总额近600亿元,稳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四大主导产业方面,优质白酒产业已形成以五粮液集团为龙头的千亿级规模,占据了全国超四分之一的营收和近五分之一的利润,2024年宜宾产区白酒产业营收超2000亿元,成为我国首个规模以上酒企年营收超2000亿元的产区,正加快建设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动力电池产业建成产能180GWh,2024年实现产量128GWh,占全国动力电池销量的16%以上,产业营收连续两年超千亿元;晶硅光伏产业快速形成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积极构建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智能终端“一软一硬”生态布局,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640亿元。
目前,宜宾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农产品精深加工(以茶、竹为重点)被列为全省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人工智能、新能源(光伏、氢能)等8个重点产业链被列为协同发展地,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乐眉宜晶硅光伏产业集群等3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首批培育名单,固态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2个赛道成功入围省级新赛道产业。
建圈强链
汇“一流朋友圈”强“产业生态圈”
今年3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宜宾市2025长三角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宜宾共签约项目130个,签约总金额达493.3亿元。尤其是签约了一批高能级企业——合肥常青、福然德等10余家上市公司和上海西井科技等2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
宜宾深谙“一流朋友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更懂得“产业生态圈”的聚变效应,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产业为先导,推动形成产业生态、实现根植性发展,探索走出了以“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以“一流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的发展路径,近年来相继招引“三类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上百户。
其中,动力电池产业依托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持续建圈强链,已集聚120余个产业链项目,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环节,形成全国最完备的产业生态;晶硅光伏产业快速形成从硅料、硅棒、切片、电池片到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动力电池、晶硅光伏完成全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大力进军新型储能未来产业新赛道,已落户宜宾中车、中能建储能科技两大“链主”企业和新艾电气等18家配套企业,形成18GWh储能系统集成及配套产业规模,推动储能产业迈入“链式聚合、生态耦合”新阶段。今年宜宾储能产业产值预计将迈上百亿元台阶,有望在2027年突破300亿元。
园区提质
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产业园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主引擎。宜宾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县一园区”进行布局,开启园区规划建设征程,历经十多年的努力,全市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集聚区11个,其中:国家级经开区(临港)1个、省级经开区8个、省级高新区1个、县级工业园区1个。与此同时,各园区初步实现市县一体、分工协同发展,为宜宾构建“4+4+4”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支撑。
为激发活力,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宜宾市以改革优化园区体制机制,完善园区管理机构与县(区)工业、招商等部门领导兼任、人员统筹、工作融合机制,构建扁平高效、授权充分、权责清晰、平台有力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用人机制,推动懂规划建设、投融资、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资源向园区集聚,攥指成拳,形成“工业经济一盘棋、分工不分家”的高效运转体系,加速工业经济发展。
目前,宜宾市在园区承载能力上,7个县(区)实现工业、招商等部门与园区管理机构职能优化整合;累计新(改、扩)建标准化厂房105.54万平方米,投资超130亿元补齐电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江安阳春化工园区通过扩区认定,珙县余箐化工园区获批省级化工园区;新(改、扩)建中小微企业创业园20个,屏山县纺织材料产业、江安县动力电池材料循环产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宜宾,因发展态势良好而欣欣向荣,因战略机遇叠加而潜力无限、因绿色低碳产业兴盛而生机勃发,是充满活力的开放高地、投资洼地、发展宝地,未来,宜宾市将以“我住长江头,干事争一流”的担当,优化营商环境,携手投资者、企业家,共同迈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制造强市。
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纤维产业生产现场
(本文文字、图片由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