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尼   奥

编辑 | 扬   灵
步入2024年,一切仍处于不确定的变数之中。面对大环境变迁下的新时代,作为白酒产业重要一环的包装设计又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

图片
2月28日,“消费新潮流,创意新生代”首届白酒文创设计专家研讨会在长江酒道会议室举行,怀揣着对白酒行业未来前景的思考与责任,成都白酒文创设计圈打响“第一枪”。

在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长江风酝商学院院长铁犁的主持下,围绕竞争需要新思路新工具、如何适应新零售内容电商和直播业务新需求、如何理解AI对酒类传统文创影响、新消费对白酒产品设计的新要求等内容展开交流。

图片

十余位设计专家和数位咨询专家、独立文化学者、高校教师、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分会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进入酒业下半场

酒类设计要寻找突破口

在白酒行业的产品设计圈,“成都帮”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独具诗意与惬意的天府之国孕育了万宇、许燎源、陈小林等第一代白酒包装设计大师,他们见证并创造了白酒“上半场”的黄金岁月。随着白酒产业历经多轮次调整,如今的酒类设计行当在传统基础上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化。

图片

“目前中国白酒确实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大家的存在是有价值意义的,行业发展、社会进步更多是企业、民间力量推动。而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集中体现,需要把传统文化传下来,讲好中国白酒故事。”成都天地润禾设计机构创始人任利波认为,在当前环境下信心比黄金珍贵,白酒包装设计需要重新审视和创新。


在任利波看来,优秀的白酒产品设计应该具备“三气三力”。“三气”为大气、贵气、和气;“三力”分别是表现力、感染力、作用力。


具体来说,产品落落大方、经典耐看为大气;高贵优雅、端庄自得的仪态,让消费者过目不忘、心生欢喜为贵气;同时要充满祥和之气,也就是和气。产品表现力在于精准度,要聚焦,要准确,视觉呈现要得体,往往消费者喜欢简单讨厌复杂的产品;消费者与产品之间要有共鸣、共情,产品要具备感染力;白酒消费者更多关注面子,严格来说包装设计就是配角,为消费者提供购买产品的理由,比如礼赠等功能作用。

图片

“大家要抱团发展,找到抱团的方法,找到突破的方式方法。现在行业在变化,消费在下降,我们设计市场更要扣紧,接下来会出现内卷,因为大家没有找到突破口。”成都物界智创品牌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易夫直言。


白酒行业经历了产品时代、品牌时代、文化时代,未来文化高度将会持续性输入,面对酒业下半场,设计公司研发逻辑将扭转从企业到设计、营销的甲方思维,将会是从消费者到供应链、价格段的思维方式。


白酒设计该如何应对?文易夫表示:“对当下行情寒冬,要勇敢面对,修炼自己内功,向同行跨纬度的设计朋友多学习。”

图片

“我们总说大环境不好,但是总有做得好的、过得好的。”成都九谷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继谢反思道,他认为所有的商业设计都应该建立在营销战略的基础上。


同时,张继谢提出四大探讨观点:第一,我们新生代,也是“造反派”,少高谈阔论,多点方法论,包装设计一定是以消费者为核心来设计产品;第二,能赚钱的设计才是好设计;第三,设计公司如何活下去且活得更好,要打通产业供应链,从单品到全案设计是方法之一;第四,把设计做得简单才是最难的事情。

图片

四川酒类流通协会文创分会会长、成都知与行定位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仇丽娜认为:“案例与过往决定身价。只有服务过一线品牌身价才会提高,但是服务一二线品牌都有困难,建议只有通过一二线品牌才能提升设计品牌的价值。”她希望四川酒类流通协会文创分会组织的活动,能为白酒行业、酒类设计带来更多的探讨和思考。

AI强势来袭

是设计的一种辅助工具

20233ChatGPT问世到今年首个AI视频发布,OpenAI的前沿科技在全球掀起巨浪。而对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白酒行业而言,AI的影响同样随着时代前进而深入,尤其是对设计圈。面对AI的来袭,酒类包装设计圈的大师们又如何看待?

图片

“我尝试做了AI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觉得AI还是越来越牛,比如说数据分析。”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设计总监付黎明谈及个人对AI的感受。

图片

AI对设计而言是设计工具,再强大的工具达不到人类思维的高度。但AI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都在使用AI,那就没有差异化。AI也是设计上的辅助,无法解决创造力,对设计领域的创意冲击力相对有限。”成都时代风尚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小虎认为。

图片

半隐零界(成都)品牌结构设计总监王建军对此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AI其实是一种工具,核心是底层算法。对设计师而言,形式上的东西都可以学,但是内心价值的心法无法表现。以传统为根基,但更多需要设计师去感悟,神采的内容很关键,加强传统文化的修养,时尚与传统结合才是应该思考的内容。”

图片

“我也一直以为AI是一种工具,但对新生的东西,绝对不会排斥而是去包容接受。”成都麟川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谢麟谈道。在他看来,酒是文化、情感的载体,不可能有外国设计师比中国设计师更懂中国白酒。同理,AI基于底层逻辑、大数据呈现的结果,并不会像中国设计师一样与客户沟通,最终将客户需求具象化,而这是AI做不到的。

图片

独立文化学者江树也从另一个角度带来对AI的思考,“大家对AI比较乐观,认为是工具化的产物。实际上我们当前讨论的是去年的、今年的AI,而不是未来的AI。我们在技术面前都很渺小,但我们还是以人为本。”

酒业智囊的新思考

下半场的机会在哪里?

随着房地产、基建等产业的下滑,这类重社交场景的骤减对白酒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过去高速增长、高利润的酒业上半场落下帷幕。新时代、新消费地到来,营销咨询专家又带来怎样的思考和见地?

图片

“设计与营销是一家人。”长江风酝商学院营销分院酒类营销实战专家李学一针见血地剖析道。他认为,企业方不仅仅是要求包装设计公司将产品设计出来,更是提出了增长的诉求,而这就要求包装设计公司一专多能,充当产品项目经理的角色。


李学谈道:“产品的背后要有规范的逻辑。我们靠艺术设计的逻辑做设计,但更要考虑品牌营销的逻辑,理清品牌与产品的关系,选择能否成功的产品非常重要。”

图片

叶茂中冲突战略成都商学院院长何景平带来三个方面的思考分享:第一,现在是消费降级的情况,白酒行业应该回归到合理的毛利润,不合理的都会被压缩,而下一个白酒核心价格带将是100-200元;第二,白酒品牌集中度比较高,品牌核心价值上并不是很到位,在升级变化过程中,注意品牌核心价值的变化;第三,关于年轻化的问题,消费场景变了,年轻人在喝酒方面新的冲突变了,要去研究年轻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发现白酒在年轻化上的冲突。


何景平还认为:“市场一定会往大众化、小众化两极走,两者都有机会,中小企业在定制化、个性化上一定有很多的机会。”

图片

过去白酒行业按照厂家、商家、供应商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但是面对未来的环境不一定会适用。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顾问、长江风酝商学院执行院长李春霖认为,白酒需要面对变化,让品牌创意得到足够尊重,让商权得到足够尊重,让靠近消费者的群体得到收益。

图片

如今,世界来到一个大的十字路口,诸多不确定性发展待解开。面对当前大环境,酒业又该如何直面,或许正如石阳所言:“让真诚连接真诚。”

成都物界智创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席创意官郑邦、成都知与行定位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何壮、四川搏道品牌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雪琴、品牌文化专家冯云飞、绵阳城市学院艺术设计系老师冯瑛亭参与讨论。


-- The End --

图片


本文创作团队

执笔:尼   奥     编辑:扬   灵

排版:大   维     美编:陈施宇

校对:米   洛     签发:萧   窕



本文由【长江酒道 ID:CJjiudao】原创,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或添加微信:cjjd8866),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改编,否则依法追责。


好 文 推 荐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