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2月18日,2021·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正式开幕,“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为主题,打破时间的屏障,让李杜风骨叩响时代文学精神,延续成都诗歌文化底蕴。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诗歌在成都这座城市中从未断流。作为成都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成都国际诗歌周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70位杰出诗人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共同参与。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水井坊已与成都国际诗歌周达成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本次以一场“诗与酒美学之旅”,让中外诗人与天府诗歌文化和酒中美学共鸣。

 

图片

 

 

图片

 

大手笔布局,气势恢宏的开幕式足见本次盛典干货满满。

 

“盛世李杜”“诗润千年”“时间永恒”三个篇章,拉开了极具盛唐气象的第五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序幕。中外诗人现场共同演绎几十首经典作品,展开一幅壮丽的诗歌画卷。

 

图片

 

中国作协副主席、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成都市作协主席、《草堂》诗刊执行主编熊焱,诗人、小说家甫跃辉,三峡大学教授、诗歌评论家刘波,诗人余庆,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车延高等国内外杰出诗人出席开幕式,并就“世界时间上的李白与杜甫”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

 

图片

 

吉狄马加认为,“李白和杜甫等众多诗人所创造的中国唐诗的光辉成就是划时代的,诗歌从此作为一种不朽的精神遗产构建出中华民族心灵世界的美学标准,穿越千年,李杜诗歌仍是留给当今诗坛和时代的重要财富。”

 

 

图片

 

诗酒悠扬,渊源流长。诗歌之城之外,四川更是一个“名酒之乡”,从古蜀文明到现代发展,成都酿酒文化经久不衰。“李白斗酒诗百篇”,有诗人说过,酒是作诗灵感的源泉。作为中国高端白酒品牌的代表,水井坊以传承和创新诗酒文化为愿景,用美酒激扬诗兴。不仅特邀数十位中外诗人到拥有600年古窖池的水井坊博物馆采风,让诗人们通过酒中美学汲取灵感,创造更多佳句;更以一场水井坊沉浸式戏剧《千年后的重遇》表演,将大家拉回大唐的盛世风华,古今诗人跨越600年对话,传递百年的诗韵与酒香。诗人嘉宾在现场品鉴美酒、畅谈李杜诗歌精神的传承与当代诗作创新。

 

图片

 

对此,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朱镇豪认为,“好诗常伴好酒,诗人珍惜好酒,用好诗升华酒的精神内涵。希望通过与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合作,让诗人们在天府风土情怀与美学积淀之中不断汲取灵感,创造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更好的推广中国美学。同时也希望让诗歌真正走入人民大众,让世界一起感知成都的诗意生活,助力成都诗歌之城和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

 

图片

 

 

图片

 

提到水井坊合作成都国际诗歌周的初衷,朱镇豪表示,“诗酒是一对自古以来的‘天作之合’。”李白和杜甫在成都留下绚烂的篇章,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诗歌传承。当代诗作从李杜文学中不断获得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诞生在成都这片诗意土地上的水井坊也在坚守传承的同时,以创新指引前行

 

图片

 

凭借水井街酒坊600年不间断生产的古窖池,以“1号菌”为代表的古老菌群600年来不断繁衍生香,水井坊九代大师匠心造好不断用创新提升传承价值,酿造出的水井坊·井台不仅成为水井坊开创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的经典之作,更以“一独双香”的创新工艺融合醇香醇甜两种典型酒体,爽净柔顺,酒体更加丰满、层次更为丰富,成就了以600 年时光淬炼的酒中美学。而蕴藏“135工艺密码”的水井坊·典藏更是充分挖掘了水井坊的品质优势并进行了创新突破,升华出更好的“陈香圆润”。

 

图片

 

与酿酒本质上都是为生活创造美好。水井坊以自身底蕴为基础,坚持守护文化和艺术,积极展开文化传承活动。成立业内首支非遗基金、与成都非遗节合作守护非遗文化;三度联手央视《国家宝藏》,开启“守护国宝之旅”;与中国互联网艺术大会合作推出“第一坊金逸奖”,推动艺术创作的创新和繁荣发展。此次合作成都国际诗歌周,是继水井坊创立“第一坊金逸奖”之后,守护中国美学、做文化和艺术的传承者和推动者的重要一步。

 

图片

 

诗酒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李杜”诗篇所代表的开放包容,已成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作为中国美学、文化和艺术的传承者和推动者,水井坊未来将继续与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展合作,通过深度共创和多元融合,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贡献水井坊力量。

 

 

温馨提示:
理性饮酒,杜绝酗酒

请勿将此文内容分享给未满18岁的未成年群体

 

 内容来源:水井坊 高端浓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