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粥粥
两天前(6月10日),北京首家茅台文化体验馆正式揭牌,一种集合了“看、听、品、吃、礼”之妙的体验方式,自此在北京中轴线上亮相。
从上月首批10家茅台文化体验馆集中授牌,到此次北京首家茅台文化体验馆的正式亮相,茅台在持续构建文化传播新高地过程中,让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有了更新的体验,也让茅台文化的高品质生活再一次得以进阶。
在揭牌仪式之后,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茅台文化交流的全新平台,感受其与北京文化的巧妙融合。
京味之“妙”,茅台点睛
北京茅台文化体验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林奥购物中心,总占地面积1200余平米,由“俯察生息、仰观星汉、北斗一觞、品酿思源、诗酒年华、空山新雨”六大空间组成,涵盖茅台的历史、文化、工艺和全系列茅台产品。
增强与消费者的文化互动体验,是这座茅台文化体验馆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在“看、听、品、吃、礼”五字要义上。
具体而言,“看”是充分利用动态画卷、AR、VR、MR等新技术、新设备,增强消费者互动观感体验。
“听”是通过讲解员、沿途语音、智能机器人讲解,让消费者沉浸式、交互式了解茅台文化。
“品”即科学设置产品展示区和品评体验区,满足消费者参观、体验方面的需求,在茅台酒专业品饮师的介绍下,引导消费者现场品鉴茅台酒,深入了解茅台酒的香型特点和酿造工艺。
“吃”即在品饮期间为消费者提供贵州、当地特产小吃,以更优的餐饮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美的服务。
“礼”即充分展示茅台人热情好客的礼数,尽善尽美接待服务好每一位消费者,充分体现消费者的“主角”地位,凸显茅台待客之礼。
有“茅粉”如此称赞:“走进茅台文化体验馆,让我真正走近了茅台和茅台酒,更深入地了解了茅台文化理念、茅台酒品鉴知识等,进一步拉近了与茅台的距离。”
自2021年首次提出建设茅台文化体验馆以来,茅台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山东等25个地区73家经销商的申请,建馆理念和方案设计不断优化,形成了如今集文化展示店、品牌形象店、品饮体验店和客户服务店“四店一体”的茅台文化交流新平台。
而在此基础上,每一间体验馆皆能在选址和风格打造都能做到各美其美、各具特色,并且实现茅台文化在与各地文化的深度融合。
如今亮相的北京茅台文化体验馆同样亦是如此,如新华社原副社长严文斌所言,北京茅台文化体验馆将茅台文化与北京文化结合得很“妙”,既“妙”在北京中轴线上点睛之笔的茅台宴,又“妙”在古为今用的二十四节气体验和北斗一觞敬古人。
打造茅台文化传播“美”阵地
除了形象展示与文化交流等显性功用,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理解,茅台文化体验馆亦有着助力“美生活”实现的重要意义。
福州茅台文化体验馆负责人焦振此前曾表示:“茅台文化体验馆于我们,不仅是探索茅台之美,也是寄托一份根植于心底对茅台的热爱,对传承茅台文化、传承茅台事业的初心,以及追随茅台追求高品质酿造的匠心。作为展示茅台形象的窗口、传播茅台文化的阵地,我们将不断创新文化场景,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体验,为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共同努力。”
2022年,茅台提出构建营销“美时代”,这意味着在发展的过程中,茅台将更加注重美与品质。通过美的产品、美的品质、美的文化、美的体验、美的服务,助力“美生活”的实现。
从全国范围遍地开花的茅粉节到“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茅台文化相结合,从i茅台到巽风,从茅台文创到茅台冰淇淋,回顾过去一年,茅台掀起了一股关于“美”的热浪,一系列服务于“美时代”的创新产品被推出。
一方面,茅台用茅台文化赋能品牌与营销,不断加大力度和创新形式传播茅台文化;另一方面,茅台不断丰富茅台文化的内涵,拓展茅台文化的边沿,增强茅台文化的影响力,借势文化赋能,打造文化营销。
在此过程中,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对于“茅粉”“茅粉节”“传承人”“茅台酒专卖店”“i茅台”等还进行了系统的定义,“文化”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茅粉是钟爱茅台文化的传播者,茅粉节是茅台文化的传播平台,茅台传承人是茅台文化的传承人,“i茅台”是茅台文化的传播者等。
近期,茅台文化体验馆迎来了密集的揭牌潮。兼顾文化传播、互动展示、品鉴体验、文化培训等属性的茅台文化体验馆,同样也在为“美时代”释放强音。
正如丁雄军表示,茅台文化体验馆要围绕文化展示店、品牌形象店、品饮体验店和客户服务店“四店一体”,着力搭建茅台文化交流新平台;要聚焦“五字要义”,在“看、听、品、吃、礼”上下功夫,增强与消费者文化互动体验的核心功能,打造茅台文化互动新体验;要按照统一标准体系、彰显产品内涵、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和做大流量规模“五项要求”,构筑茅台文化传播新高地。
未来,茅台文化体验馆还将陆续覆盖到全国34个省区市,以贵州为起点,翻山越岭、跨江跃海,从齐鲁大地到江南竹林,从世界之窗到南海之滨,茅台将逐步绘就一幅幅茅台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共生的生动图景,形成独特鲜明的茅台文化新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