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知酒团队


图片

当国际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答题,茅台率先发起了从“东方品味”到“世界语言”的探索。


在5月16日召开的中欧卓越绩效论坛上,贵州茅台以 “全球卓越绩效标杆” 的姿态亮相,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茅台酒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代总经理王莉以“以终为始,以行为知,全球视野下可持续发展的茅台实践”为题,分享了贵州茅台关于国际化、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

 “茅台酒虽然酿在河谷,但视野格局要站在山巅,只有站在山巅才能看得远、行得稳。”现场,王莉用一组鲜明的意向对比,解读着中国白酒龙头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生存智慧。



图片

四度创奖,映射茅台质管的国际范式


面在论坛上,王莉回顾了茅台四次创奖的历程,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一部中国企业质量管理的进化史。


图片

2003、2011、2023年茅台三创全国质量奖,几乎每十年一次,作为国内含金量最高的质量类奖项,茅台与全国质量奖的20年相守,也生动诠释着“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价值观。

当茅台的质量管理水平赢得国内权威机构的高度肯定之后,茅台把目光瞄准世界舞台,并于2024年成功斩获EFQM全球奖(七钻)暨“鼓舞人心的文化”杰出成就奖,作为全球三大质量奖之一的欧洲质量奖选择茅台,充分证明茅台的质量管理已经赢得了国际顶级标准的认可。

深入茅台创EFQM全球奖的历程,我们会发现,这不仅是“区域标杆”到“全球典范”的跨越,更是一场东方传统酿造文明与西方现代管理体系的深度对话。

在当前的文化表达语境下,质量的定义已经超越了工艺标准的范畴,成为文化表达与价值承诺的载体。茅台正通过不懈努力,将“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酿造哲学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质量管理语言。

茅台独有的“时空法”质量管理模式,与EFQM管理模型中提到的“定义可实现的结果(结果导向)”与“展开-评估-改进的过程(过程改进)”相呼应,形成了 “标准国际化、管理现代化、工艺科学化” 的质量体系。

图片

以质量奖为镜,照见的不仅是企业的管理高度,更是品牌的全球竞争力。茅台三获全国质量奖、首摘欧洲质量奖的历程,本质上是一场从“单点突破” 到 “系统升级” 的质量革命。茅台正在将 “工匠精神” 转化为可复制、可传播的全球质量语言,让质量成为链接消费者信任、产业链协同、国际话语权的核心纽带。



图片

三层生态筑质量根基,三量指标塑长期主义


EFQM 模型与茅台的共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而EFQM 模型对于茅台的启示,则体现在“三层生态系统”—— 以 “质量是生命之魂” 为内核,向外延伸至 “自然、人文、微生物” 的酿造核心生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生态,以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圈生态。


这种生态思维的本质,是将“酿在河谷” 的地域特性升华为 “站在山巅”的全球责任:通过绿色价值链建设守护赤水河生态,以 “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重构产业格局,用数字化转型打通传统工艺与新质生产力的任督二脉。

作为生态敏感型产业,白酒企业正经历着从“资源依赖” 到 “生态增值” 的范式革命。而茅台正在用实践证明,传统产业的变革创新,在于把握 “变” 与 “不变” 的辩证法——在守护微生物多样性、坚守工艺本真性的 “不变” 中筑牢根基,在生物经济拓展、产业链协同、ESG 治理的 “变” 中开拓新局。

图片

茅台将“长期主义”深度融入发展战略,以"含绿量""含文量""含新量"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第二维度指标,通过多维度实践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活动等项目,茅台以人文关怀提升企业“含文量”;通过建设绿色价值链、保护流域生态、打造“三生空间”等举措,不断厚植企业“含绿量”;在不断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中,茅台不断丰富作为一家现代化生产企业的“含新量”与“含金量”。



图片

茅台“蜜蜂” 启示:质量、ESG 与国际化破局


针对“有龙头、有龙尾、欠龙举,向前发力。在EFQM 的评价体系中,茅台被评价为“勤劳协作、酿造美好”的“蜜蜂”,这一意象,无疑是茅台品牌形象的拟物化呈现——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所有相关方的共赢。


面对消费者,构建情感联结,推动三个转型;面对股东与投资者,以长期价值传递信心;对员工做到“待遇留人”“价值留人”;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共创“共生、竞合、有韧性”的产业链。

图片

在知酒君看来,茅台的实践至少为行业带来三点启示。

首先是质量管理的话语权突围。茅台创奖,并非向国际标准的屈从,而是将东方智慧与国际标准相结合,构建东西方兼容的评价体系,用更具东方表达特色的“天人合一”理念,来诠释“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茅台精神;

其次是ESG的本土化创新。通过绿色价值链建设,让产业上下游和相关方实现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产业转译,在品牌溢价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溢价”;

最后是国际化品牌的破局之路。中国酒业的国际化,从来不是简单的“产品出海”,而是 “价值出海” 的系统工程。全球化不是市场的“插旗”,而是文化的“建桥”,茅台在全球价值链中确立 “中国酒业标准”时,同时也是在践行 “酒以载道” 的文化使命。

“可持续发展永远在路上,而茅台的坐标始终在山巅。”或许这句话正是茅台标准国际化、管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解。而站在山巅仰望星空的茅台,也让我们看见:卓越没有终点,真正的国际话语权永远生长在文化自信的沃土之上。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