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梅瓶是我国古代经典的酒器形制之一,主要用于盛酒。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青花瓷酒器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之所以如此珍贵,一是因为元青花的作品传世极少,二是以人物故事为题材更是少之又少,让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显得弥足珍贵,不仅是国宝级文物,还被誉为“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这件梅瓶的图案创作灵感,源于我国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弃项羽投奔刘邦,在与韩信打交道的过程中,刘邦重臣萧何对韩信赏识有加,但韩信一直得不到重用,心生不满选择离去。萧何知道后连夜追赶,韩信最终回心转意,后来萧何向刘邦力荐韩信,刘邦封韩信为大将。

如何在一件梅瓶上描绘人物和故事呢?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的主题纹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表现萧何扬鞭策马欲出发追韩信的情景,第二部分刻画韩信踌躇不前、牵马驻足的场景,第三部分描绘一位艄公持桨待客的情景。不同场景以嶙峋的山石作为分隔,让整个画面层次、主次分明,将历史画卷完美呈现。

这件国宝级酒器由景德镇窑烧制,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呈色稳定,虽通体满绘各种纹样图案,但繁而不乱,具有强烈的层次感。无论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体现了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最高艺术成就。
现在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南京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的绝妙之处,在于成功地将水墨画技法运用到瓷器绘画当中。

工匠用苏泥勃青釉为墨,以白瓷胎为底,凭借娴熟的勾、皴、点、染的笔法,在干涩的瓷胎上尽情挥洒,巧妙地运用了青花所特有的清冷意境来表现月光如水的夜晚,浓淡晕染相宜,纹饰主次分明。
值得注意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的发现,与一件盗窃案有关。这件梅瓶是沐英的陪葬品之一,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同时是明初开国重臣,受封西平侯,然而在1950年沐英墓被盗,大量随葬品散落民间,这件梅瓶便是其中之一。

几经辗转,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看到有人在南京市新街口附近兜售这件梅瓶,看到梅瓶的第一眼,陈新民就认定该梅瓶是稀世珍宝,于是出5根金条将其买下。后来他将梅瓶无偿捐献给国家,让更多人有机会一睹国宝的真容。
无论是从元青花的稀有程度,还是自身的艺术性,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代表之作丝毫不为过,同时是中国酒器发展史的重要一笔。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南京,可以去南京市博物馆看看这件国宝级酒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