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由衡水老白干历时四年精心打造,于2022年5月10日正式开馆,是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研究、展陈地缸发酵历史、文化和技术的博物馆,同时是一座融文化与酿造工艺为一体的沉浸式博物馆。


凭借约6.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666口地缸数量、10156吨年出酒量,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最大的白酒地缸发酵车间”,创造了世界年产量规模最大的白酒生产车间纪录。

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博物馆,了解地缸发酵的渊源,感受衡水老白干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价值。


站在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面前,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荣耀的完美融合,一首映入眼帘的《衡水老白干赋》,短短374个字,将衡水老白干的历史娓娓道来。


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由“大河之酝”“缸生百香”“万缸成宗”三个篇章组成,全方位展现地缸发酵的“秘密”。

图片

来到“大河之酝”展厅,就可以看到“黄河文明,中华先声,陶中酒酝,原始天成”几个大字非常醒目,瞬间让人穿越回古代,该展厅运用陶罐造型,展示黄河地域陶酒、其他陶酒和世界酒历史、酒字探源等内容,4个中心展柜,对早期人类标志性的器型实物进行了陈列。


这个篇章的特色是对磁州馒头窑进行场景复原,磁州窑是北宋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也是大型陶缸最早烧制的地方,为衡水地缸酿造烧酒提供了条件,该场景复原让参观者全面了解地缸的生产过程。


接下来是“缸生百香”篇章,通过白酒发酵容器演变路线图,展示地缸发酵工艺成熟并形成规模的过程,两侧的木质缸柜,给人一种古朴感。

图片

在这个展厅内还设置有永丰酒坊复原场景,永丰酒坊遗址被发现,为衡水老白干古法酿造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此外,还有一个制酒环境氛围场景,还原地缸发酵的制作工艺和酒坊设施。


最后来到“万缸成宗”展厅,用多媒体场景展示地缸发酵的过程,非常自然真实,也展现出衡水老白干作为地缸发酵的代表性酒企,对地缸酿酒的坚守和传承。

图片

整个博物馆最震撼的是47666个地缸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不仅被衡水老白干的坚守精神感动,更被中国白酒的历史和文化折服,漫步走在地缸发酵车间,被酒香包围,近距离地观摩中国传统酿造技艺老五甑、地缸发酵的独特魅力。


中国白酒地缸发酵博物馆不仅是衡水老白干文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同时了解白酒文化又多了一处新地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