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月 | 来自青藏高原的天佑德青稞酒
2022年9月10日
白酒,中华民族的国酒,茫茫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华民族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在首个“中国酒文化月”来临之际,来自青藏高原的天佑德青稞酒积极响应,通过内部、外部培训、成立“企业文化中心”、非遗技艺传播规划 、“我与我的青稞酒故事”征文等一系列活动,传播青藏青稞酒文化,挖掘中国白酒文化魅力。
天佑德青稞酒公司办公大楼李白酣饮后,写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千古名句,陶渊明酒后创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可以说,古今不少文豪、大家都与酒结缘,因酒而灵感迸发,下笔如有神。早在4000多年前,青海省的互助地区就已开始了青稞酒酿造史,去年6月,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更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天佑德青稞酒更加明白将中华白酒文化传承、弘扬下去的重要性,也在积极践行青稞酒文化挖掘与传播工作,为中国白酒画卷献上青藏高原的一块宝贵拼图。文化兴,则产业兴。一个企业如何获得丰收,“文化土壤”就必须播种的好。在首个“中国酒文化月”中,天佑德青稞酒首先开展内部培训、宣传,永葆“敬天崇德,创造未来”的精神品质。2022年,天佑德青稞酒走过70年岁月,在一代代天佑德人的拼搏奉献下,天佑德青稞酒已成为青海省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8月下旬,公司员工积极响应,纷纷撰写与天佑德青稞酒厂的故事、上传老照片……不仅内部征文,天佑德青稞酒还将开展以“天佑德青稞酒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用及发扬”、“中国酒业新文化建设及工作规划”为主题的讲座。该讲座将邀请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喇录忠、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志宏主讲。
天佑德酒作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然而,一坛好酒不仅仅代表着它的酿造手法,更是对酒文化的一种宣传。在当今融媒体时代,如果不能对“新媒体平台”加以利用,那么“酒香也会怕巷子深”。在首个“中国酒文化月”,天佑德青稞酒仔细梳理,将非遗酿造技艺、天佑德品牌史、一粒粮如何变化为一滴酒等内容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进行刊发。同时,通过线下邀约的形式,将组织“百名媒体工厂游”,通过媒体的视角对天佑德青稞酒进行深刻的诠释。
天佑德青稞酒安定厂区酿造车间众所周知,我国的白酒普遍采用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糯米等作为酿酒原粮,尤以高粱为主,而青稞酒却是个例外。正是因为天佑德独特的原料差异,使得青稞酒成为了中国白酒中独特的品类,近几年,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天佑德青稞酒走出青藏,被越来越多的内地消费者所了解,青稞酒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平均海拔 2600米,这里三面环山,北依祁连山支脉的达板山,达板山脉的青石岭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生态平衡,形成了独特的酿酒微生物圈,为青稞酒独特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是酿造青稞酒的绝佳环境,也是能够一年四季不间断酿酒少有的产区。天佑德青稞酒,是青海互助的标志性产物,以“种酿合一、曲粮合一、岩木合一”和“清蒸清烧四次清”工艺合为一体的酿造技艺,在此基础上,天佑德青稞酒提出“天酿工艺”,就是一年365天不间断酿酒,覆盖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24个节气,一年一个周期,4次投料,16次馏酒,实现天、时、人、酒合而为一,不同季节的酒也呈现不同的口感,其中“春酿”柔顺协调,“夏酿”醇厚馥郁,“秋酿”爽净淡雅,“冬酿”绵甜怡畅。更加丰富的酒体,促使天佑德青稞酒的口感风味更加多样,酒体口感更加丰富,所以说,好酒是酿出来的。早在1373年,天佑德的创始人三木德继承祖业,在创立“天佑德”酒坊的时候,其实是怀着一种朴素的信念,就是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天佑有德之人。时至今日,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天佑德董事长李银会先生铭记祖训,通过对先哲智慧的不断研习,总结提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企业管理哲学,和“顺天应时、四季酿酒、好酒自然”的酿酒哲学,即是对天佑德品牌创始的思想传承,也是对天佑德品牌思想的完美诠释。青稞酒是青藏高原的文化代表,是根基于青藏人民生命中的文化基因。是青藏高原自然、人文、历史的浓缩;是多民族文化交融、记忆传承、民族融合的产物,是青藏高原乃至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青稞种植基地文化传统是创业之基,健康持续是立身之本。天佑德青稞酒一直致力于保护、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以“青稞酒信仰”、“青稞信仰”、“青藏文化信仰”、“天佑德青稞酒信仰”为主的四大信仰,把青稞酒文化的种子播入精神土壤。健康持续地发展,让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力争实现“健康持续,全球品牌”的宏伟目标!责编 / 蒿凤
美编 / 艾浩
×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