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酒团队
兔年春节,是三年来最受关注也最具年味儿的一年。据国新办介绍,春节期间的客流总量约20.95亿人次,同比增幅高达99.5%,也将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在春运热起来的背后,是浓起来的年味:思乡心切的游子踏上归途,久未相见的家人亲朋,终于可以团聚吃上热腾腾的年夜饭。
因此,兔年春节成为白酒营销大显身手的重要节点。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在随处可见的白酒广告中,一则《有中华就有年味》贺岁短片在多家媒体、各大门户网站上线,营造起浓烈的春节氛围,更激起消费者对于新年的最深处的记忆。
既有年俗展现。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再经过一双巧手的雕琢。起起落落间,一张张红纸变成了灵动精巧的窗花。喜庆的窗花,印证着对家人团聚、生活富足的喜悦之情。
更有文化内涵。挂灯笼是春节喜庆团圆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每一个工艺,每一个步骤,体现的不仅仅是仪式感,更是一代代手艺人匠心和智慧的文化价值。“灯笼如人,都得有副好骨架子,这才能撑得住,立得住。”民俗的背后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为人处世的道理。
知酒君认为,中华酒业的这则春节短片,通过窗花、灯笼、锦绣、中国酒四个触点再现春节的喜气氛围,挖掘消费者心目中对于春节的“独家记忆”,或团聚,或喜庆,与受众共情互动、深度触达消费者,将中华酒的品牌符号融入到春节氛围。
通过文化短片进行贺岁,本质上时中华酒深挖品牌内涵,回答春节为什么喝酒、喝什么酒、为什么喝中华酒等问题。物质层面上,中华酒所代表的高品质酱酒,满足过年团聚更高的味觉需求。但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层面,喝酒、喝美酒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是思想与文化的深层需求。
站位高端品质与高位文化的中华酒,显然迎合了来自物质与思想上的双重需求。毫无疑问,中华酒与贺岁短片,蕴含了中华品牌献礼中华,每一个中华人过一个团圆、红火、锦绣吉祥年的美好祝愿。
农历癸卯兔年是疫情后时代的首个春节,人流涌动,消费复苏,消费旺季已然来临。各大酒企摩拳擦掌,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营销良机。通过各种线下与线上营销活动,抢占消费者。但知酒君认为:最能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只有兼具温度与情感的营销,才能像年味一样走心,让人记住。
从《有中华就有年味》的贺岁短片可以看出,中华酒除了其品牌触点广、文化影响深的优势外,也在于其很好的结合春节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在情感、文化和场景三大维度,传递品牌内涵和中华酒的价值。
首先是情感爆点。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巍巍中华,生生不息。“中华”二字,是15亿全球华人的共同信仰纽带,更饱含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和辉煌历史。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春节,寄托着人们对于阖家美满,国泰民安的美好期许,在新时代下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父母准备的年夜饭,亲人期盼的唠家常,发小久违的欢聚......这滴滴点点,驱使着异乡的游子踏上了归家的旅途。随着贺岁短片的全面发布,在举杯中华酒的同时,年味在传递、情感在传递、文化在传递,也将“中国年,喝中华酒”的情感营销深植消费者心智。
其次是文化高点。诞生于1959伟大时刻的中华酒,更见证了新中国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舞台,目睹了中华民族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诞生之日起,连续成为建国10、20、30、40周年庆典用酒,见证了诸多重要历史时刻。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名片,中华酒跟随多位国家领导出访各地,见证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深厚情谊,见证了新中国昂首阔步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华品牌推出的中华酒无疑站上了更为高度的文化极点。
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繁荣和中华民族世界地位的提高。“中华”二字,代表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国家实力,在世界民族之林持续绽放光彩。对于全球华人而言,“中华”不仅仅是彼此的身份与血脉象征,更是来自全球华人突破地域限制的情感纽带。
随着大国崛起,中华酒背后的家国情怀。更容易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以此类推,无论是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团圆节日,中华酒都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诉求,实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社交。
最后是场景营销。春节正是走亲访友、家庭聚会的时刻,“无酒不成席,有酒才是年”,传递和烘托年味文化,中华酒十分契和春节这一场景。从品牌来看,“中华”二字自带流量,彰显华夏文化气度与风度,与春节这佳节遥相呼应,更为鲜明的诠释品牌内涵,传递品牌文化。从设计来看,中华酒”采用代表喜庆、吉祥的中华红作为瓶身和外包装主色调,采用方瓶造型设计,象征中国文化的光芒绽放。最为吸睛的红色,更符合春节这个喜庆团圆的氛围。
知酒君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喝酒不再是因为匮乏和上瘾,而是尽可能愉悦地感受人生况味。高端美酒,就要符合这种时代需求,高品位中华酒的推出,就是对消费升级趋势的把握和反馈。基于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中华酒2022上市首发纪念装仅限量生产50吨,更具稀缺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