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酒道

重阳下沙大典,开启郎酒在“历史经典产业”中的价值升维

◇
下沙启新程,时间见证价值
◇
非遗之魂:从酿造技艺到文化盛典
◇
产品矩阵:以“三品战略”打造市场穿透力
执笔 | 骆 言
编辑 | 扬 灵
重阳佳节,天高云淡、五谷丰登,一场恪守古法、顺应天时的酿造序曲 ——重阳下沙正在拉开帷幕。
10月29日,“2025郎酒重阳下沙大典”在郎酒庄园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天元广场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遵循时令、恪守古训的生产启动仪式,更是郎酒核心战略的一次集中展现。随着新一年酿造周期的开启,郎酒正式宣布其酱酒基酒贮存量已达30万吨。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与嘉宾一同在酿酒车间体验重阳下沙工艺
从“酿好酒、存新酒、卖老酒”的品质法则,到“存十卖一”的产销原则,再到“品质、品牌、品味”三品战略的深入实施,郎酒将“长期主义”的顶层设计,扎实贯穿于生产、贮存、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一个以“数一数二”品质为底气的百年郎酒,正开启在“历史经典产业”中的价值升维。
下沙启新程
时间见证价值
“白酒是一个关于时间价值的产业。” 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在现场的讲话,为郎酒的“长期主义”写下了核心注脚。

△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
在《百年郎酒》总纲领的指引下,郎酒如何做“时间的朋友”?汪博炜将其拆解为生产、贮存、品控和战略四个层面:
在生产上,一丝不苟“酿好酒”。 酱香郎酒严格遵循传统大曲坤沙“12987”工艺,端午制曲、重阳下沙。汪博炜指出,郎酒用整整一年的生产周期,换来糯高粱到63种原酒的蜕变,这是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也是品质的源头。

△2025郎酒重阳下沙大典现场
在品控上,将“品质第一”贯穿始终。 依据《郎酒酱香产品企业内控准则》,郎酒在“粮-曲-酿-贮-勾调”的全价值链上深耕,确保每一瓶郎酒都超越客户预期。
在贮存上,不惜时间“存新酒”。 汪博炜提到:“郎酒用满满7年的时间,托举一瓶郎味十足的青花郎。” 这种对时间的投入,集中体现在郎酒庄园上。郎酒耗时17年打造这座世界级酒庄,在赤水河左岸49公里布局六大生态酿酒区和“露、罐、坛、洞、瓶”五大贮存形态。
在战略上,坚定“卖老酒”。郎酒坚定遵循“存十卖一”的产销原则,用长达20余年的积累,站上了今天30万吨优质酱酒贮存量的新高。

△酱香郎酒酿酒车间
这份解读清晰地勾勒出郎酒的战略闭环,“郎酒庄园”是长期主义的物理载体,“30万吨贮存量”正是其长期主义的量化成果。郎酒正试图向行业和市场证明,真正的“高端”源自对时间的绝对投入和对品质的极致坚守。
值得注意的是。大典现场,天青色的「青花郎·2025九九重阳纪念酒」也同步完成生产,它将经过一年的瓶贮,等待来年重阳投放市场。这是郎酒“存新酒、卖老酒”理念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非遗之魂
从酿造技艺到文化盛典
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酿酒与丝绸、茶叶、瓷器、中药、文房四宝等共同列为“历史经典产业”。
这一归类不仅是对酿酒产业文化价值的国家层面认可,更预示着其在政策引导下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年来非遗正为中国白酒行业注入全新的活力与价值内涵。
作为扎根赤水河左岸的“历史经典产业”代表,郎酒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既守护千年酿造工艺的本源,更以创新思维赋予“历史经典产业”新的时代内涵。
在郎酒重阳下沙大典上,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郑晓幸指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遗的保护与利用正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当酿酒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酒业的价值评估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郑晓幸认为,在国家将酿酒与丝绸、茶叶、瓷器等一同列为历史经典产业的背景下,郎酒凭借其国家级非遗酿造技艺,正在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在汪俊林董事长的带领下,郎酒集团坚持以'三品战略'为导向,积极探索非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郑晓幸表示。
郑晓幸指出,郎酒连续多年举办的重阳下沙大典,已成为展示国家级非遗酿造技艺的重要文化盛事。"郎酒坚守的'12987'非遗酿造工艺,已经深度融合到生产流程、经营管理等方面。”郑晓幸表示,郎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体制机制、产品生产、功能定位、评价体系和销售模式,实现了与新业态、新消费趋势的有机衔接。

实际上,郎酒在非遗保护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08年"古蔺郎酒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郎酒老作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成就得益于四川深厚的非遗文化底蕴。
在长江酒道看来,非遗与郎酒,已然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深度联结。国家级非遗"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是郎酒的灵魂所在,为其注入了不可复制的文化基因与品质内核;而郎酒则通过现代化的生产体系与品牌实践,为这项古老技艺提供了活态传承的沃土。
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企业的完美融合,不仅让郎酒在白酒行业中独树一帜,更开创了非遗保护与商业价值相互赋能的新范式,开启郎酒在“历史经典产业”中的价值升维。
产品矩阵
以“三品战略”打造市场穿透力
时间的积累,最终要通过产品呈现给消费者。汪博炜在讲话中强调,郎酒坚定践行“极致品质、极致品牌、极致品味”的三品战略,打造有穿透力的产品。
此次大典,郎酒重磅发布了多款新品,清晰地展现了其在超高端、文化和大众品牌三个维度的布局。

△超高端年份纪念酒“郎酒·拼搏年代1990
为致敬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1990年)35周年,郎酒推出了这款超高端年份纪念酒。其主体基酒贮存长达35年,是对“时间价值”的极致表达。1L装,原产地首发收藏价79999元/瓶,全球限量90瓶,这款产品不仅是郎酒酱酒品质的“塔尖”,更是一款极度稀缺的收藏品,用以锚定郎酒的品牌高度和年份价值。

△郎酒庄园・建筑艺术系列酒
作为极致品味的文化载体,郎酒庄园·建筑系列酒丰富了郎酒庄园酱香的表达系统。这款产品以郎酒庄园的四大核心建筑——金樽堡、洞仙别院、地之阁、敬天台为设计灵感。它将郎酒庄园的建筑艺术与美酒相融合,是郎酒“庄园酱酒”独特品味的具象化表达,强化了郎酒庄园的IP属性和白酒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心智。

△红花郎·寿宴礼重阳”活动启动
红花郎的持续升温,展示了郎酒品牌大众触点的进一步紧扣时代。现场启动了由红花郎与《南方都市报》联合发起的「红花郎·寿宴礼重阳」活动,携手著名演员朱时茂,精准卡位“敬老孝亲”的温暖寿宴场景。

△2026红花郎春晚季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郎酒宣布再次牵手2026马年央视春晚,并与总台共创《开门迎春晚》节目。此举将率先拉开春节序幕,为全球华人送上“红火”祝福,持续巩固红花郎在国民宴席市场的领先地位。也标志着红花郎作为郎酒的“国民记忆”,持续发力宴席市场。
贮存量突破30万吨,是郎酒“长期主义”战略的坚实注脚,更是其非遗酿造技艺在时间中沉淀的价值彰显。从恪守“12987”传统工艺,到将重阳下沙升华为文化盛典,郎酒让国家级非遗——“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不再只是历史的遗存,而是活态传承、持续进化的产业灵魂。
在历史经典产业振兴的浪潮中,郎酒正以非遗为舟、以贮存为桨,航向一个更具文化厚度与市场韧性的未来。
排版:程 节 美编:付佳雪
编校:龚秦川 签审:刘 彬
✦ 好文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