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执笔 | 骆   言

编辑 | 萧   萧


“2025年将是中国白酒行业继1998年后的超级转折点。”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酒业发展大会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这番话语掷地有声。


宏观经济疲软与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之下,中国酒业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大变革。


周期性调整从静水流深到澎湃汹涌,消费端购买力与信心的双重危机、同质化与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渠道端资金压力与市场流通梗阻 ……这些挑战如一波波汹涌的浪潮,冲击着行业的根基。


这场跨越27年的周期轮回,正在倒逼全行业重新审视生存法则。


01

周期更迭:

从“产能红利”到“行业变革”


企业再大,大不过产业。产业再大,大不过周期。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长江风酝商学院院长铁犁表示,1992年名酒价格放开以来,行业经历三次重大变革:1992—2012年的渠道革命、2012—2022年的名酒复兴,以及2023年开启的消费者主权时代。


图片


回顾酒行业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轨迹始终与宏观经济周期深度绑定。2001年加入WTO后的全球化红利、2008年四万亿计划催生的基建狂潮、2016年供给侧改革引发的产能扩张,共同铸就了白酒行业的‘黄金时代’辉煌时期。


2016年,酒行业产量冲至1358万千升历史峰值,酒企年均增速超20%,渠道压货规模年增18%,缔造了繁荣盛景。


然而,白酒行业固有的五年周期性规律在2020-2021年却遭遇了转折点。房地产下行、基建投资收缩、消费指数波动三重冲击,动摇着白酒的政商消费根基。最为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便是产销的明显下滑。


中国酒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总产量629万千升,同比下降5.1%,较2016年暴跌53.7%,而库存周转天数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721.61天增长至2024年同期的868.03天。


2024年三季度财报更显行业寒冬:7家酒企营收负增长,其中3家跌幅超40%;19家上市酒企中12家增速低于5%。


图片


消费端的结构性断层也加剧了白酒消费疲软。君度咨询研究报告显示,人均白酒消费量自2017年峰值连续七年下滑,2023年已回落至峰值的51.2%,人均年饮酒量从2010—2019年的16.1升降至2020—2023年的9.52升,相当于每年减少25亿瓶(500ml)消费量。


同时,代际更替导致消费断层:60后逐渐淡出核心消费圈,70后接过主导权,而80后、90后的消费量则呈现阶梯式下滑30%,00后则因消费观念差异形成明显隔阂。消费场景从"政务商务主导"转向"个人悦己消费"。


供需失衡进一步影响价格体系。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白酒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高端白酒商务场景收缩27%,次高端产品流通价普遍跌破出厂价,行业价格倒挂率超60%,3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加速向T9品牌集中,区域酒企被迫退守百元价格带血战。


02

产业链变革:

从“渠道蓄水”到“全链淤塞”


去库存难题已成为近两年白酒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行业库存总值突破3800亿元,消化周期长达14—18个月。为清理库存,企业被迫降价促销,但此举进一步冲击价格体系,形成"降价-贬值-滞销"的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得是,经销商的毛利率也经历了从“渠道蓄水”到“全链淤塞”的显著下降,从过去的高点35%压缩至不足8%,这一趋势在山东和河南等地区尤为明显。据媒体公开报道,超过60%的终端陷入亏损,这反映了渠道端的撤退是行业变革的直接结果。


图片


北京太和金樽文化有限公司、山东酒优盟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金贵表示,2025年上半年的低迷走势仍是横亘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关,传统销售旺季的热度已然褪去,市场需求的持续萎缩导致白酒产品的动销速度显著放缓,企业库存积压问题日益凸显,资金回笼之路荆棘密布,整个白酒产业链的资金循环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购买力与消费信心的双重下滑、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的无休止循环、厂商关系的紧张态势、渠道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资金压力与市场流通不畅导致的库存积压,以及经济环境波动所带来的行业困境,正成为2025年行业发展的六大拦路虎。”杨金贵表示。


杨金贵认为,消费、竞争、厂商关系、渠道以及库存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如同一波波汹涌的浪潮,白酒企业在困境中不能坐以待毙,而应积极思变,与经销商携手同行,合力破局。


这一问题已引起众多头部企业的重视。今年开年以来,多家头部酒企降低"开门红"预期、将2025年增速目标调至10%以下,行业共识已然形成:2025年将是系统性重构的变革之年。


图片


50天内12家名酒企发布停货通知,多家头部打款比例普遍下调5%~15%等一系列措施,这一切都预示着行业正逐步从规模化扩张的模式转向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


03

《转折关口的中国酒业》报道启动

寻找行业破晓之光


中国酒业正站在历史性拐点。产能红利渐逝,库存压力骤增,行业的生存法则已从"规模为王"悄然转向"价值深耕"。这场变革如同疾风骤雨,既无缓冲之地,亦无中庸之道。


2025年的转折,既是旧模式的终章,更是新生态的起点。


正如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汾酒等中国白酒品牌荣获大奖,开启了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之路,1998年行业危机催生了现代经销体系,而当前的深度调整有望孕育出更具韧性的产业形态。那些真正敬畏周期、重构价值链的觉醒者,终将在洗牌中赢得未来。


图片


诚如铁犁所言,每一次产业调整都带来巨大冲击,但也蕴藏着市场先机。特别是当下白酒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对大多数酒企来说困难与挑战重重,如何寻找市场最大机会考验决策者智慧与战略抉择,企业要理性看待,既不粉饰太平,也不讳疾忌医,要理性看待周期,风险与机遇并存,调整战略,为未来做好准备。


当产能过剩的寒潮撞上消费断层的峭壁,当价格倒挂的暗流遭遇渠道淤塞的险滩,中国酒业正穿越改革开放以来最险峻的“三峡航道”。


面对行业大变局,酒业需要以更宏大的历史视野重构生存哲学——既需从头部酒企转型中汲取智慧,也要从某些区域酒企盲目扩产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教训里获得警示。


图片


行业将何去何从?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又有哪些失败教训要牢记以免重蹈复辙,还有没有可以弯道超车的方法论?


为反映转折中的中国酒业真实状况、探寻转折关口下的中国酒业破局之道,作为行业观察者,长江酒道将启动《转折关口的中国酒业》大型调研,以期用镜头记录车间里的智造革命,用笔触深入剖析企业的新蓝图、创新方法与战略方向,用数据丈量渠道毛细穿越周期的升级路线图,从而找到酱酒从大热到理性的蜕变基因、浓香军团的价值重估、清香品类的年轻化突围等行业发展的深层逻辑和实操方法论。


从贵州酱酒核心产区到淮黄名酒带,从华北老牌酒企到京城新消费实验室,本次调研将聚焦三大核心命题:


No.1


在消费主权时代,如何重构“品质表达+文化叙事+场景创新”的价值三角?

No.2


当传统渠道失速,怎样构建“数字中台+内容电商+圈层运营”的新基建?

No.3


面对国际酒饮势力的渗透,中国白酒需要怎样的文化解码器实现全球化破壁?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押韵。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地摔坛留香,成就了中国白酒的世纪传奇;2025年的转折关口,或许正孕育着新物种的破茧时刻。


《长江酒道》愿作时代浪潮中的瞭望者,以3000公里实地踏勘、50+企业深度访谈、100+渠道样本剖析,解码暗流下的产业脉动。


我们相信,那些在历经周期考验后,成功实现"组织升级、模式创新、价值重塑"的向上发展力量,终将在黎明破晓时,酿就属于这个时代的玉液琼浆。图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