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加深,酒企、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凸显。酒企因电商平台低价销售而面临价格体系崩盘的风险,经销商则因客户流失和利润下降陷入困境,而消费者则因低价和保障服务更倾向于线上购买。这种缩量竞争下的市场格局促使各方重新审视量、价、利的动态平衡。业内人士指出,酒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未来将有大量酒企、经销商和终端店面临关停并转,而酒企和经销商需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
随着电商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加深,酒企、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凸显。酒企因电商平台低价销售而面临价格体系崩盘的风险,经销商则因客户流失和利润下降陷入困境,而消费者则因低价和保障服务更倾向于线上购买。这种缩量竞争下的市场格局促使各方重新审视量、价、利的动态平衡。业内人士指出,酒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未来将有大量酒企、经销商和终端店面临关停并转,而酒企和经销商需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
2025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成功举办。论坛以“保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为主题,吸引了300余位国内外嘉宾参与。作为中国白酒行业唯一拥有“活态双国宝”的企业,泸州老窖受邀出席并分享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论坛期间,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被列为参观考察点,受到联合国及多国学者的高度评价。通过“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泸州老窖持续推动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展现了传统技艺在当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2025年,中国酒业进入调整深水区,低度化、新酒饮趋势与缩量竞争并行,行业竞争加剧。福建中润玖通酒业董事长牟磊作为一线酒商代表,在多个行业会议中倡导理性发展路径,反对短期投机,主张回归厂商共赢本质。他指出低度酒虽为潮流,但盲目追求低度是陷阱,强调品牌差异化与独立品牌策略的重要性;同时呼吁重构厂商关系,从博弈对立转向命运共同体,推动本地化运营转型;面对新酒饮市场的繁荣与风险,他提出品牌化与联盟共建是破局关键,倡导通过创新与场景重构实现可持续增长。牟磊的观点为行业提供了理性思考与实践方向,成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声音。
2025年10月18日,在第二十三届酒博会期间,2025(首届)威士忌指南·威士忌星级年鉴正式发布,标志着CWSA首次进军威士忌领域,为中国威士忌市场注入科学、精准的发展动能。该年鉴通过线下盲品与线上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汇聚超过一万名消费者、媒体及专业评委的智慧,构建了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立体评价体系,推出星级与特色两大推荐目录。榜单涵盖单一麦芽、调和、谷物等主要类别,并设立创新桶艺、佐餐搭配、性价比等特色奖项,全面展示威士忌产业的多样性与创新潜力。同时,年鉴还首次为所有参评产品生成感官盲测反馈报告,推动从“结果评选”到“过程赋能”的转变。数据显示,中国威士忌在参评酒款中占比达42%,与苏格兰并驾齐驱,反映出本土品牌实力的提升。消费者对中式风味元素的偏好以及对威士忌文化认同的追求,正重塑产品研发逻辑。此外,威士忌与中餐的适配性探索展现出巨大潜力,价格带的细分也反映了消费升级与场景切换的需求。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提升,酒企的创新方向更加注重风味提升,推动威士忌市场向成熟、多元且充满文化自信的方向发展。
在第五届“问酒”论坛上,专家指出真正的好葡萄酒应具备“平衡、无缺陷、香气浓郁、回味悠长”的核心标准。同时强调消费者应建立消费自信,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酒款。此外,专家还呼吁消费者关注国产葡萄酒的品质与风味,认为其更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口感,无需盲目迷信国外产品。
2025年,中国酒业面临深度调整,多数上市酒企出现营收与净利双降,白酒产量连续第八年下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增长模式失效,渠道与消费端均面临挑战。为应对困境,AIIC2025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将于11月18日至20日在厦门举行,以“新·万物生长”为主题,汇聚行业领袖、专家及创新企业,探讨转型路径、品类未来、渠道变革与品牌创新,并发起5亿元的“AIIC新·万物生长酒饮消费基金”,助力行业寻找可持续增长的新秩序。
当前中国酒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受房地产爆雷、疫情影响及“禁酒令”2.0版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面临需求萎缩、库存高企、消费场景收缩等挑战。多位行业智业机构负责人认为,本轮调整可能持续至2026年春节,届时或迎来触底节点。短期内,行业将进入缩量竞争阶段,集中度提升成为趋势。中长期来看,2027年或将开始复苏,2030年前存在一次显著放量行情。
10月16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酿酒与丝绸、茶叶、瓷器等并列为“历史经典产业”。这一政策定位标志着酿酒产业从普通消费品向承载中华文化的传统行业跃升。李后强指出,该政策将为酒企提供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推动工艺传承、品牌重塑、文旅融合和品质提升,助力中国酒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政策也将加速市场整合,促使酒企在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寻求平衡,迎接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在酒类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吴勇提出酒类营销的核心在于情绪价值的打造。他系统拆解了酒类情绪价值的六大维度,并提出场景构建、故事叙事、视觉设计、体验深化和圈层聚焦五大落地策略,为行业提供了从“卖酒”到“贩卖情绪”的转型路径。他认为,酒不仅是乙醇和水的混合物,更是情绪载体,只有通过有效的情绪传递,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10月29日,绵竹东圣酒业集团举办第三届美酒封藏文化节,以“东方道酿,圣者之礼”为主题,融合传统非遗与现代商业逻辑,展现川酒文化魅力。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共话产区发展,强调文化为锚,推动产区价值共同体建设。大典通过汉服礼仪、沙画演绎、祭祀仪式等沉浸式体验,呈现非遗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同时,东圣发布三大产品矩阵,并布局新零售,推动品牌年轻化与市场渗透,为川酒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