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酿酒资源,正逐步成为贵州酱香白酒的重要产区。近年来,赤水市大力发展酱香白酒产业,吸引了众多知名酒企扎根于此。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品牌影响力,赤水市不仅推动了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致力于将文化旅游与美酒相结合,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实现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变。
赤水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酿酒资源,正逐步成为贵州酱香白酒的重要产区。近年来,赤水市大力发展酱香白酒产业,吸引了众多知名酒企扎根于此。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品牌影响力,赤水市不仅推动了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致力于将文化旅游与美酒相结合,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实现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变。
郑州百荣世贸商城,曾是中国最大的酒类批发市场之一,但在经历31年辉煌后,如今面临资产拍卖无人问津的困境。文章分析了百荣商城面临的挑战,包括线下低价批发模式失灵、交易量萎缩、经营困难等问题,并探讨了酒类批发市场在电商冲击下的未来出路。
自上市以来,青花郎凭借其卓越品质获得酒业专家和文学大咖的认可,并受到意见领袖的推介及消费者的青睐。文章还展示了消费者对青花郎的喜爱和支持,强调了品牌对酿造优质酒品的坚持与追求。
贵州省发布了《2025年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其中包含73个涉酒项目,总投资额超720亿元,有望新增产能40.33万吨。与往年相比,2025年的涉酒项目不仅在数量上有所调整,更在内容上呈现出新的亮点,如酒旅融合、智能化升级等。此次投资将进一步推动贵州白酒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为实现1600亿元的年度产值目标奠定基础。
3月1日,由中国白酒学术专著《老窖学》发布,该书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与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刘淼联合主编,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中国白酒老窖池的学术专著。《老窖学》通过融合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填补了白酒酿造科学中的空白,特别是对老窖池的研究,为“老窖出好酒”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泸州老窖作为行业代表,不仅传承了700多年的酿酒技艺,还通过现代科技如智能化生产和微生物检测技术,推动了白酒行业的现代化和标准化,展示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在三天的“高质量发展看川酒”活动中,媒体团走访了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郎酒庄园等多个知名酒企。文章详细介绍了泸州产区在传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同时,积极引入智能化生产,展示了从手工包装到智能化流水线的转变。此外,还介绍了其他腰部酒企如醉清风、玉蝉酒业、巴蜀液酒业等在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努力。文章强调了泸州产区在智能化生产和酒旅融合方面的成就,展现了其作为中国酒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在酒业面临深度调整和消费需求收缩的背景下,杜康、滨河和汾阳王三家企业通过不同的策略实现了逆势增长。杜康通过“百千万”营销工程和品牌传播战略,实现了业绩显著提升;滨河则通过内外兼修,加强终端布局和组织能力建设,实现了市场突破;汾阳王借助清香热加速全国化进程,实现了销售额和高端产品销售的双增长。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揭示了酒企在当前环境下实现增长的三大底层逻辑:以消费者为中心、组织力驱动和品类红利。
台源酒通过控量稳价、文化营销和厂商共生三大策略,成功应对行业价格倒挂和库存压力等问题。自2023年焕新上市以来,台源酒首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大众酱香领域的中坚力量。茅台保健酒业通过成立台源核心联盟商、强化终端动销和深化品牌文化赋能,助力经销商“去库存、保价格、稳盈利”。
华祥苑凭借其4300家门店构建的复合商业生态,以及在茶文化领域的深厚积淀,正积极探索茶酒融合的新模式。文章指出,茶酒融合不仅是简单的业态叠加,更需要双方在品牌、渠道、文化等多个维度的深度融合。华祥苑通过多维度消费场景的搭建和精准营销策略,展示了茶酒融合的潜力。未来,这种融合有望进一步推动消费粘性和市场扩展,为酒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月28日,汇通达网络举办了“自有品牌集群战略发布会”,总裁徐秀贤首次披露了供应链三大战略工程,并发布了涵盖家电、酒水、洗化、家居在内的4大品类,9个品牌集群和新品。此次发布的自有品牌旨在通过更专业的产业运营能力和更优质的产品质量,推动品牌、平台合作伙伴和会员店、消费者的三方共赢。此举不仅提升了汇通达在白酒、家居和洗化等快消领域的市场竞争力,还增强了与上游供应链的合作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整体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