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说
白酒年轻化是伪命题吗?
白酒如何年轻化,白酒年轻化该怎样做,一直是白酒行业思考的问题。
16届、200亿+、450年:这是泸州老窖封藏大典的“数字密码”?
一周前,酒说发文《》,相对全面地将泸州老窖3月23日-24日两天时间6场活动进行行业预告,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茅台家族再添新成员,锚定百元酱香新赛道!
自“茅台家族”新品台源酒发布3月20日即将停止招商公告以来,酒说微信公众号的读者、渠道酒商以及许多行业人士都纷纷留言:什么时候才能正式上市发布,一尝这款百元酱香的风味……当然这种热情能说明两点:
名酒复兴大潮下,绵竹大曲(金标)如何重塑经典?
百里闻香绵竹酒,天下何人不识君。绵竹酿酒历史已有三、四千年。在唐代,绵竹所酿“剑南烧春”被定为宫廷御酒,并列为当时天下名酒。
即将停止招商,“茅台家族”百元酱香锁定了怎样的未来?
2022年12月31日,茅台保健酒业公司2023年度市场工作会,首次透露了将推出百元战略单品“台源”的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曾娜: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政府、企业、校园形成合力
全国关注的“两会”目前正在召开,每年这个时期,来自酒业的全国人大代表都是酒说关注与报道的重点。
从市场竞争态势,看懂2023年白酒四大方向丨酒业趋势前瞻⑤
编者按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品质消费升级、品类竞争加速……2023年酒业如何重启增长?酒业发展路向何方?
惊爆:墨水+咖啡官宣上市,魔水师再掀国潮咖啡新风向!喝点墨水涨知识…
魔水师,可真有你的!近日,魔水师重磅推新一款“知墨”咖啡,在饮品界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上任一周年,曾从钦的蓝图,五粮液的新路
2023年2月18日,是曾从钦担任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全面执掌五粮液集团一周年的日子。
强化核心产区稀缺价值!仁怀酱酒企业抱团成长,共商产区发展大计
2023年2月17日,一年一度的仁怀市酒业协会年会,在肆拾玖坊实业公司隆重举行。
酒说招聘 | 国窖、郎酒、酒悦优品、高沟、山庄、喜洋洋等企业招聘中!
泸州老窖国窖公司泸州老窖国窖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是国窖1573品牌的全国专营公司,为加速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2023年启动“菁英计划”第二期,面向社会专项引进各行精英,扩充公司人才梯队,进一步增强公司内生动力,助推公司市场精耕及领域创新。
实施配额制、上调结算价,泸州老窖1952节后亮剑丨酒说突发
酒说从市场获悉,今天,泸州老窖国窖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下发《关于调整泸州老窖1952价格体系的通知》。
源自京城,扎根茅台镇,紫禁城持文化IP加速前行
2022年,整个酱酒品类发展颇不平静,但紫禁城酒业却加速前行。
“三大”开门红,按下“文化迎驾”2023快进键!
“这是一个‘久违’的旺季”!伴随着兔年新春收官,白酒市场的复苏态势愈发明朗化,春节礼赠、宴请消费场景恢复强劲,品牌批价逐渐筑底,渠道再经历了大规模的消化库存后,整体信心向大流通的名优酒企集中……捷报具体到品牌,占位安徽头部名酒,打出“绵密”新春组合营销拳的迎驾,又拿下了怎样的“开门红”?
人工智能ChatGPT“看”中国白酒,我们聊到停不下来
最近一段时间,最“破圈”引起热议的话题,无疑要数“ChatGPT”,这个由OpenAI发布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仿佛颠覆了人们对于AI对话的认知:能回答连续性问题、逻辑完整语句通顺,还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假设甚至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ChatGPT的“多才多艺”可以赋能各行各业:写作业、写小说、写研报、写代码,甚至续写红楼梦,创作不同风格的诗歌。
郎酒兼香2-3年冲百亿,第二增长极加速布局
聚焦2023酒业开年大戏,2月8日,郎酒庄园,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发布郎酒兼香战略:走独具郎酒特色的兼香道路,形成酱香高端、兼香大众、两香双优的战略格局;2-3年内实现郎酒兼香100亿元年营销规模,成为浓酱兼香市场第一,成为大众喜爱产品。
酒说突发:泸州老窖特曲两大单品提价!
刚刚,酒说从市场层面获悉:2月8日,泸州老窖特曲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简称“特曲公司”)发文,对泸州老窖老字号特曲和晶彩特曲两款产品进行相关通知。
酒企C化转型,国窖1573、郎酒、内参的选择与突破
文|北京君度卓越咨询公司董事长林枫、北京君度卓越咨询公司合伙人祁昭近年来,以消费者为核心的C化转型已经是白酒行业的大势所趋,白酒企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培育工作,但是在具体的培育形式上,各家企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2张图,看清春节白酒消费真相 | 春节市调
作为疫情管控调整后的首个白酒销售旺季,2023年春节在节前就已经备受关注:三年疫情封锁,消费信心还在不在?
元春攻城略地,“茅台家族”创新“旺销样本”!
疫情放开,2023年经济逐渐回暖,迎来兔年“开门红”。7天春节假期,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891.98亿元,电影春节档营收近70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第二位,新春消费“热”力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