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文 | 陈峰
5月3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承办,以“澎湃六十载 蓬勃新时代”为主题的“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始于上世纪1964年的汾酒试点,是当时轻工业部组织的建国以来中国名酒的第一次大型科研活动。通过系统、科学研究,解析了中国名酒汾酒的酿造内涵。对于指导全产业提升品质,提升效益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成果影响力至今依然存在。
可以说,1964年的“汾酒试点”是传统经典产业的创新典范。是首次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中国白酒传统酿造科学性的系统实践。正值我国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此次大会旨在回望汾酒试点60年,从“汾酒试点”的经验中学习,如何走中国酒业独特的高质量创新之路?
会议现场以图文展板形式展出了1964年“汾酒试点”启动以来,以汾酒为代表的中国酒业取得的科技成就。成果展以时间为轴,将1964年以来汾酒的历史大事件进行总结梳理,以图文并茂和实物展示的形式进行展出,为广大参会代表呈现了中国酒业守正创新发展一甲子的磅礴历程。
01
中国酒业创新的三个方向和三个要素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会上以《从“汾酒试点”60年看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为题发表了讲话,他表示:
中国酒业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并且进入充分市场化时代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常态。中国酒业的高质量创新,是从“总结的科学”向“科学的总结”发展的创新,是从供给侧创新转向需求侧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围绕需求侧去创新。这就需要认真研究需求侧的“变”与“不变”。
不变的,是消费者对更美的“美酒”的永恒需求,这种需求过去、现在、未来都不会改变。以1952年第一届评酒会的标准为代表性标准,可以归纳为:感官风味美、标准严苛、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产区独特、不可复制、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
那什么是变?那就是现在名为“智慧产业”的“第四产业”,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传统的一、二、三产业提供升级和赋能的。它可以为传统产业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通信互联、智慧物流、云计算等等多方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传统产业由生产方式向生活方式转变提供动力。
基于中国酒业供给侧的“变”与“不变”,宋书玉提出了对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的三个方向的判断。
一是产业链创新,宏观把握整个产业链,该坚守的坚守,该现代的现代,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率。
二是企业系统性创新,需要企业构建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体数字化能力。
三是科技文化交融式创新,科技文化交融发展是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的重要方向。
而要实现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需要的三个要素:
一是传承工匠精神,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地对待汾酒优秀传统工艺。1964“汾酒试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二是创新赋能传承,中国白酒“自然酿造的生态之秘、甑桶蒸馏的摘酒之秘、大曲培育的时令之秘、陶坛陈贮的时间之秘、勾调技艺的不可言传之秘”,还都在等待我们去揭示。60年前的“汾酒试点”,虽然没有人工智能技术,没有互联网对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感知和采集,但依然为我们提供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创新原则。
三是活态文化发展,活态文化。中国酒业的文化遗产具有独一无二的活态特性,其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价值之独特、礼仪之讲究,在全世界独一无二,要以新时代的技术手段将文化创意形成中国酒业的新质生产力。
宋书玉表示,朝着三个方向,坚持三个要素,就一定能实现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02
汇聚行业智慧,共探中国酒业创新发展之路
随后,与会的一众嘉宾也纷纷围绕汾酒60周年发表讲话。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在演讲中指出:生产技术一体化、极致酿造、标准化和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是“汾酒试点”给我们带来的四大启示。他强调,更加坚定践行“酿好酒、储老酒、售美酒”生产技术路线,更好实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更高标准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标准体系,更加牢固树立“品质+文化=汾酒”价值理念,将是我们对“汾酒试点”的最好继承和创新。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认为,“汾酒试点”引领中国白酒产业从立足“基层、基础、基本功”到突破“优智化、标准化、国际化”;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格局下,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导的传统酿造产业为代表的生物发酵产业现代化改造,已成为必然;企业力量、高校力量、科研院所力量、中国酒业协会联合起来,科学组织,合理分工,集群攻关,成果集成,将成为2024“汾酒试点”成功的组织基础、力量保证。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在讲话中对“汾酒试点”成果和经验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他表示,作为试点牵头单位,中国食品院将继续秉承老一辈专家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在白酒创新技术、标准化建设、智能消费者、人材培养等方面,助力中国酒业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质监总局原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在发言中指出,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其显著特征就是智能化。新时代的酒业高质量创新,就是要在继承传统酿造工艺与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5G等先进技术,以及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实现智能与绿色生产、控制与管理,并促进酿酒产业链的高级化和供应链的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在演讲中谈到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时,提醒我们: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可分,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是共生关系,彼此相互依赖,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
03
“2024汾酒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在今天的纪念活动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秦含章先生和熊子书先生的家属分别向大会捐赠了一系列十分珍贵的“汾酒试点”文物资料;“2024汾酒试点”项目专家团宣告成立,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和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共同向专家团成员颁发了聘书;大会还特聘周和平、纪正昆、阎晓宏、曹健林、王庚年、李文儒、石碧、李景虹、杨维才、路福平、郭新光、徐岩、张五九、高小林、白逢彦等领导和学者为“中国白酒产业链科创文创专家”。在本次盛大纪念活动现场,汾酒还发布了“汾酒试点”60周年纪念酒,“2024汾酒试点”项目也正式启动。
“汾酒试点”的再次启动,必将开启一条以‘传统工匠精神、智能科技创新、活态文化发展’为核心要素的高质量创新之路。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