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川酒国际化这场官方活动,17年前就预设了。



图片

白酒出海难在哪?难在固有的“出不了海思想”,难在标准,难在文化习惯……与其争论不休,且看川酒集体国际化这17年。 

11月14日,2025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国际会议在浙江丽水青田召开,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和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研究院组织了川酒“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以及川酒集团等企业联袂亮相,吸引了中外嘉宾的广泛关注。原来,川酒出海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行动,无一不走在行业前列。

图片

时间倒回到2020年9月,经过近十年的漫长谈判,中欧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简称《协定》),《协定》于2021年3月正式生效,川酒的五粮液、剑南春首批入选了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为川酒打开欧洲市场铺平了道路。这是政府层面对农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拉紧中欧利益纽带、深化中欧经贸合作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川酒头部品牌的入选更是得益于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川酒国际化的新通路:地理标志与知识产权

青田县,中国一个神奇的县城,外汇存款余额连续18年全国县级第一,全县58万人口其中有38万为华侨,青田华侨遍及全球146个国家,形成了全球性商业网络,尤以欧洲最多。近些年,青田县确立了“买全国,卖全球”的战略目标,依托华侨网络与资源优势,将各式“中国好物”运往世界各地。 

本次中欧地理标志合作会议选址青田,有借青田全球化商业网络推动“中国好物”出海的意图,而且大会宣传语之一就是“山海协作,青田出海”。川酒的集体亮相,既是川酒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川酒主动融入欧盟大市场的战略部署。

图片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欧盟协会会长刘奇葆在致辞时指出,中欧地理标志不仅是优质产品的“身份证”,也是文明的“金名片”、合作的“连心桥”,充分体现中欧伙伴关系互利共赢的内涵。中欧要凝聚更深入的共识,保持开放合作,坚定地标合作信心,同时在绿色、数字、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打造更多合作的新增长点。中欧地标企业要开展更务实的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推动中欧地标产业高质量发展。地标行业组织要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地标产品的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

图片

(欧洲联盟范围示意图) 

罗马尼亚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农业委员达奇奥·乔洛什表示,今年是签署《协定》的第五个年头,这份协定的意义远不止一份技术性的知识产权文书,它是两大文明的交汇点。在全球贸易可能带来隔阂的时代,地理标志提醒我们彼此相通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意味着对品质、地域传统和人民的尊重中欧地理标志合作深化,共筑文明交汇与贸易互信桥梁。

据了解,本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推动《协定》纳入的地理标志产品扩容增量。目前该《协定》下已经公布了批共计275个地理标志产品,四川28种产品入选,位居省级第一名,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都在其中。如果这次扩容增量,品牌众多、实力非凡的川酒必然是重中之重,像郎酒、舍得、水井坊等川酒名品都是有机会的;要是能够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整体产区品牌身份列入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产品互认清单,那对川酒国际化绝对是重磅的利好。

《协定》是中国与欧盟官方互相认可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协定》框架下的地理标志产品,相当于有政府背书、有官方认可,在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国际消费信任方面有了捷径,有望进一步提升川酒在欧盟乃至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川酒国际化的历史脉络

早在2008年1月,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就指出:“要进一步研究探索酒业发展的路子,做好整体包装,打造中国白酒产业的‘波尔多’。”同年8月,刘奇葆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打造“白酒金三角”,建设中国白酒的“波尔多”。 

从此刻开始,关于川酒品牌化与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就已经拉开序幕。 

2010年1月,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及郎酒二郎镇名酒-名镇建设工程在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正式启动。 

2011年2月,刘奇葆在四川省质监局报送的《关于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争创工作有关资料》上做出批示:“此项工作很有意义,将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奠定质量基础。” 

2012年5月,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成立,中共四川省委原常委王少雄出任创会理事长。此后,王少雄理事长多次在国际平台、国内政府间平台深刻剖析川酒的历史、文化与品质、品牌,积极推广川酒。

2012年7月,中国与欧盟开始《协定》谈判,彼时川酒申请“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地理标志获批,这项惠及四川约七千家酒企的行动将极大地提升了川酒的整体知名度,也惠及川酒上下游产业发展。 

2020年9月,中欧双方签订《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同期公布了首批100个地理标志产品,川酒品牌五粮液和剑南春入选。 

2022年,《协定》第二批175个地理标志产品名单公布,泸州老窖酒入选。

知酒君注意到,为推动《协定》的传播与落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欧盟协会2023年和2024年分别在苏州、郑州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发展论坛,中欧双方政要均有参与。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与川酒品牌都连续参会、参展。

2023年9月,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首席顾问、首任理事长王少雄在第一届中欧地理标志合作论坛上,作了题为《“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战略构想引领下的四川白酒地理标志产品创新发展之路》的主旨发言。 

王少雄表示,为全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切实做好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四川白酒产业通过强力推进品牌建设、加强原产地规划与保护、全面开展名酒名镇建设、高度重视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原料基地建设、合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酒类产业开发区等措施,在着力探索地理标志特色化产品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王少雄强调未来四川白酒将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全面落实和中欧绿色发展伙伴关系的纵深发展为重大契机,继续做好白酒地理标志的传承、创新与培育,并以其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载体,积极融入世界美酒之林。 

2024年9月,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组织川酒“六朵金花”等集体参加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论坛,创会理事长王少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大智、副秘书长周爱萍出席论坛。 

在圆桌对话环节,陈大智表示,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是业内唯一一个以地理标识命名的产区协会。成立之初就对标法国的波尔多产区,着力打造这一国家级、省级地理标志和原产地保护开发与利用产区,大力推动四川白酒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充分挖掘开发四川白酒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酒旅融合跨界发展。 

2025年9月,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组织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六朵金花”企业,川酒集团以及丰谷、文君、小角楼、叙府、江口醇、仙潭、广汉、玉蝉等“十朵小金花”企业联袂亮相,集中呈现川酒特色核心产品。

图片

当白酒还处在上升周期的时候,四川省委省政府

历届领导班子就着眼未来、着眼全球烈酒市场格局,进行了川酒国际化布局,选择了“地理标志”这一项既是川酒优势又具有国际认同的捷径,川酒全球化不仅起点高、规格高,还形成了持续的全球化势能与动能。


政、协、企共谱新版川酒“国际歌”

川酒国际化是一场持之以恒的运动,只有在政府、协会、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开花结果。“十四五”期间,川酒国际化在三方的合力推动下,采取了诸多行动,形成了国际化的认知。 

2021年1月,四川省经信厅、商务厅两大行业主管部门公布了川酒“十四五”发展蓝图,将实施“五大行动”,在国际化方面就提出“万企出国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等战略,还在《四川白酒“十朵小金花”及品牌企业三年培育计划》《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打造“川酒”品牌推动川酒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十四五规划”等文件里面提出了明确的奖励政策与帮扶措施。 

2025年9月,四川省经信厅等九部门印发《推动川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文件第六部分以“推动川酒出海取得突破”为题,从加强川酒国际化发展规划引导、强化国际化产品供给、加强国际市场开拓等角度予以指导。 

“川酒全球行”是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的川酒全球品牌推广活动,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四川省酒业协会组织协会酒企参与,“十四五”期间走进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塞舌尔、荷兰等国家,每到一个国家和城市,川酒企业做品鉴会、推介会、主题展,拜访经销商、签约经销商。 

从企业层面来看,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川酒头部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国际化业务。五粮液的“和美全球行”先后走进了美国、法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累计触达全球五大洲77亿人次,新开发海外市场20个;泸州老窖则以“让世界品味中国”开启全球文化之旅,已走进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持续扩大海外影响力。 

在政府、协会、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川酒全球化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据四川经信厅披露,2024年四川白酒出口同比增长80%,川酒全球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图片

川酒的国际化,从来都不是单一品牌的

“Solo”(独奏、独唱),而且全行业、全产业链的“Chorus”(合奏、合唱)。知酒君相信,在政府顶层化设计的引导下,在协会勠力同心的支持下,在企业不遗余力的推动下,三方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川酒国际化。


关于川酒国际化,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文末讨论、点赞、分享!


图片



图片